不然不放下過往,她都不愿意往村里來,免得遇見那些人,勾起那些不好的回憶。
這幾天孫鳳琴在家,得空就抱著山娃子來村里轉(zhuǎn)悠,這孩子很明顯是走野了。
第一批醬菜還沒拉走,今天孫鳳琴同志留在家里沒啥事,想想就跟著大家去上工了。
按理大家的零花錢就指望她那個加工點了,她去不去上工都行,在家摘野菜,那不也是活嗎。
可這人就愛熱鬧,按李如歌的說法,她娘這是找到感覺了,每當瞧見一大群包著頭巾的婦女,扛著鋤頭從他們家門前一過去,你看把孫老師給急的,恨不得放下手里的野菜就跟著一起下地去。
原本她還想蔬菜供應站設在他們家這個加工點,掙不掙錢都不是最重要的,只要能讓她娘不用天天下地就行。
沒瞧那些婦女即使大夏天都包著頭巾,一個個也都曬的黑紅黑紅的,唉反正這種苦,她是吃不了。
可孫鳳琴同志還非要去找找當一個農(nóng)民的感覺,還勸李富斌同志,要盡快忘了過去。
自打來到這個時代,孫老師是幾口人適應最快的一個,如果不是李如歌偶爾的提起,她估計真都忘了一家三口是穿越來的。
今天姥姥不在家,沒人推他出來玩了,山娃子在家都憋一小天了,這一出來,可著勁兒的撒歡,這大嗓門,老遠坐在大楊樹底下嘮嗑的幾個老人就聽見了,這是李大隊長家外孫又出來溜達了。
而且人家孩子一出來,那可不是背著抱著,而是還有小車坐哩。
這個用木頭打的嬰兒車,是李如歌和江大虎一起設計的,實際主要是李如歌設計,有哪里木匠師傅整不明白的地方,江大虎就在旁邊幫著指點指點。
所以李如歌才說她大姐夫不簡單,感覺自己就是在魯班面前班門弄斧,她家大姐夫很明顯是在有意藏拙。
總之別管這車是誰設計的,如今江繼云小盆友可是李家莊,啊不,應該是整個青山公社,頭一個有私家車的……小人兒。
然后這小人兒可能也覺得這東西稀奇,也想出來顯擺,這幾天必須得坐上自己的專車,來大楊樹底下,用誰都聽不懂的嬰語,和大家白話一會兒,才肯回去睡午覺。
孫鳳琴同志就說,這孩子也不知隨了誰,長大肯定是個能說的。
然后一家人就齊刷刷的看向孩子他二姨,都說隨他二姨了。
突然有一天,小繼云因為不喜歡靠近自己那個嬸子,一巴掌拍過去還不算,還薅著人家頭發(fā)不松口,大家又一致認為,這孩子這個狠勁,可能更隨他小姨多一些。
總之隨誰都不可能隨他娘,因為他娘那可是附近十里八鄉(xiāng)出了名的好姑娘,現(xiàn)在應該說是好媳婦了。
顯然李如歌和李如意這人設在鄉(xiāng)親們眼里,已經(jīng)是徹底崩塌了,和賢惠兩個字是不沾邊了。
鄉(xiāng)下老太太喜歡的好媳婦人選,那必須得是李如蘭這樣的,說話從不大聲,干起活來男人都不服,還從不挑吃挑穿,從小到大十幾年都沒變過,一直都是一副任勞任怨的樣子。
李如蘭留給大家的印象太深入人心了,即使她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不是當年那個受氣包了,大家還是會感嘆一句,這姑娘多虧沒有婆婆,不然指不定咋被婆婆搓磨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