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著頭,江辰又在王府內(nèi)琢磨了兩日的時間。
還讓人特地從弄了幾大缸的海水來。
火爐架設起來。
燒水,然后又專門幾個水池,曬太陽。
還不讓人打擾。
看著他這么全身心的投入其中,眾人都很意外。
完全不知道他干什么。
幾女也不敢打擾。
終于,到了第三日的時候,江辰熬得雙眼通紅,終于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剎那間,整個人都樂得不行。
“哈哈,真的成了!。
“可以有!”
聽到動靜,王府眾人都趕了過來。
“你這又琢磨出啥了?”
“不就是點海水嗎?能有個啥?”楊嵐不解。
江辰大笑,將手上剛凝練出來的雪白小晶體呈現(xiàn)在三女眼前。
“看看這是啥?”
眾人好奇,紛紛仔細打量,第一眼之下,很多人不解,疑惑。
“這是什么?”
也有人眉頭微皺,有點不大確信的模樣。
“難道是鹽?”
聽到這話,江辰直接開懷大笑。
“哈哈,不錯,就是鹽!”
“確切的說,這是海鹽!”
“海鹽?”一群人皺眉。
“你弄這東西干什么,海鹽有毒的!
大乾帝國現(xiàn)在的食鹽都是內(nèi)陸鹽湖產(chǎn)出的,海邊之前也有人搞出過海鹽。
但海鹽有毒,這是無數(shù)人都知道的事情。
不能食用。
“誰告訴你們海鹽不能食用的?”江辰輕笑。
說笑著,江辰將手上的海鹽示意給眾人。
“嘗嘗味道!”
“我親手提煉的,絕對差不了!”
眾人半信半疑,紛紛嘗試。
很快,一個個眼中大亮,很是意外。
“不錯!”
“竟然和咱們吃的精鹽差不多!”聶玲瓏大贊。
“你怎么做到的?”
“不是說海鹽不能吃嗎?”
江辰笑著搖頭,之前人們印象中有毒的海鹽其實并非是他手中的這種。
而是那種粗加工的海鹽。
里面有海水中的不少微生物,雜質(zhì)等。
這可是他琢磨好幾日才有的勞動成果。
相比普通食鹽,處理好的食鹽實際上更加不錯。
為了這點東西,他是絞盡腦汁,忙碌了三日之久。
“不是有毒,而是沒有處理好罷了!”
“一旦處理好,便能產(chǎn)出大量的精美海鹽!”
“味道比內(nèi)陸的鹽湖出產(chǎn)的精細鹽更好!”江辰笑著介紹。
眾人好奇,紛紛湊了過來。
詢問江辰的制鹽之法。
江辰給他們展示院子里的東西,其實并不多。
原材料也簡單,就是海水!
用的也是最為簡單,但特別費時費力的蒸發(fā)法。
這是一種古老的制鹽之法。
蒸發(fā)掉純凈的水,從曬鹽開始,一步步的得到鹽晶。
最后再進行特殊提純。
歸納起來,整個制程包括納潮,制鹵,結(jié)晶,采鹽,提純這幾步。
之前的大乾帝國百姓覺得海鹽有毒,欠缺的就是這個提純。
只要提純到位,制出來的鹽味道更好。
聽到他這么說,眾人眼中大亮。
“這么說,咱們豈不是可以大規(guī)模制鹽了?”聶玲瓏驚喜說道。
“很多百姓都吃不起精細鹽,朝廷和鹽商完全掌控了食鹽,價格很高!”
“咱們一旦完全掌握了這種制鹽之法,豈不是……”
剩下的話她沒說,但意思很明顯了。
能大賺!
江辰笑著點頭,他也是這個意思。
靠海吃海,嶺南一帶本就適合制海鹽。
鹽田曬鹽,完全可以大規(guī)模進行。
除此之外,他們這里不缺煤炭,用煤炭輔助,可以讓制鹽速度提升很多。
到時候,精細的海鹽將源源不斷。
不但他們的海產(chǎn)品可以腌制曬干販賣,這種精細鹽同樣可以販賣。
又是一個產(chǎn)業(yè)的形成。
江辰很滿意。
紡織產(chǎn)業(yè),海產(chǎn)品加工產(chǎn)業(yè),制鹽產(chǎn)業(yè)……
嶺南城三大產(chǎn)業(yè)要有了。
完美!
沒有耽擱,說干就干,很快王府發(fā)下通告。
招募嶺南城有制鹽經(jīng)驗的百姓。
月薪,五兩銀子!
只要是干過的,都可以報名。
招募一出,很多嶺南城百姓疑惑不解。
他們嶺南還沒有鹽湖,上哪制鹽?
難道是想制海鹽?
不過那東西能吃嗎?
以前倒不是沒有人嘗試過,但得到的食鹽沒法吃,很容易生病,據(jù)說有毒的。
慢慢的,也就沒人再制鹽了。
眼看著沒人報名,江辰再度讓人將招募的事情解釋了一遍。
就是要制海鹽!
而且?guī)X南王有秘法,可以讓有毒的海鹽變成美味的精細鹽!
這個消息一出,頓時引來不少人的報名。
當年貧苦時,不少人悄悄制海鹽。
雖然有毒,但偶爾也能救命。
而且,還能販賣給一些不識貨的大乾腹地百姓騙取點錢財。
以至于出過不少的事故,朝廷下令嚴禁制海鹽,這才讓無數(shù)人不敢再私自制鹽。
沒多久,二三十人報名。
都有制海鹽的經(jīng)驗。
甚至還有兩人在大乾西部的鹽湖干過活,后來因為斷了只手,這才返回嶺南。
但經(jīng)驗很豐富。
對制鹽過程門清。
江辰大喜,立刻讓他們各自準備,用自己的辦法制鹽。
制鹽越多越好。
而且他還要去檢查這些人的制鹽之法。
眾人雖然疑惑,但還是各自返回家中,準備好工具便忙碌起來。
大體上都是江辰用的蒸發(fā)法,但這個過程太慢。
沒有煤炭的支持,效率很低下。
而且在家中產(chǎn)量有限,根本沒辦法大規(guī)模生產(chǎn),是個大麻煩。
接連幾天,江辰又都在忙碌這件事。
不少人雖然會制海鹽,但根本不行。
終于,在江辰趕往另一地查看時,讓他眼中驟然一亮。
竟然搞了幾塊規(guī)模不大的鹽田!
雖然看上去有些簡陋,但卻足以讓江辰暗暗點頭。
這方式,正是最正規(guī)的方式。
看似笨拙,而且時間更長久,但出產(chǎn)量大。
“不錯,這是誰想出來的?”江辰開口詢問。
很快,一名小伙子攙扶著一位老人迎了上來,正是那位在鹽湖干過活的斷手老人。
相比其他人,他的經(jīng)驗是最足的。
雖然條件有限,但他還是選擇用這種方式。
蒸發(fā)法!
嶺南的天氣,也很適合用這種方式來進行。
江辰之前雖然制出了海鹽,但方法其實更笨,更原始。
他只是知道理論,完全沒有實踐過。
此刻在這里看到了最正規(guī)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