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星泉佩劍名為“冢中枯骨”,和其弟李星淵的佩劍“飄丘血河”并稱為“雙李血骨”,當(dāng)然這已經(jīng)是在數(shù)年之前了。
兩兄弟相隔四歲,卻是自小便一同練劍,一同闖蕩,一同登樓。
作為長兄的李星泉因為年長,練劍更早,在李星淵的成長過程中不僅僅是兄長,更是師父一般的存在。
但在李星淵登樓成功后,便不再認同他的劍道,兩人在鄱陽湖上決斗一場,勝負未知,可此后李星淵便離開其兄長的身邊,獨自離開,沉寂數(shù)年,再次出現(xiàn)在江湖上時,就成了赤蓮堂主。
兩兄弟的劍術(shù)自幼便在一起磨練,劍招高度相似,都是以劍搏命的兇猛招式,不過李星泉在成為守樓人后,漸漸將這損人一千自損八百的劍術(shù)改動,雖然仍是兇猛,卻收斂了不少殺意。
倒是李星淵在此路之上越陷越深,成為了如今江湖上,令人聞風(fēng)喪膽的瘋子。
何為自然是不知道這些,此時他擺好了架勢,時刻防備著李星泉的進攻。
果不其然,何為剛做好準備,那李星泉便提劍殺了過來,長達四尺的長劍直直的刺向何為的胸膛。
這招劍勢之迅猛,何為從未見過,可細細看來,這李星泉的攻勢中處處都有破綻!
何為雖疑惑,但卻不愿放棄這個機會,當(dāng)即抽刀式出,直直斬向了李星泉的脖頸。
可何為的劍招在砍到李星泉的前一秒,卻發(fā)現(xiàn)李星泉的長劍必然會在自己斬到他之前刺中自己!
他這破綻,是故意賣的!
此時躲閃早已來不及了,何為情急之下,學(xué)著夏霸,豎刀便橫刀,直接斬向李星泉握劍的手。
李星泉自然是不會讓其得逞,右手竟是松開了長劍,避過了何為的這一刀,隨后左手拍在劍尾,長劍竟是被他拍出,直直射向何為。
何為趕忙抽出刀鞘,揮向長劍,這才將這危機的一劍化解,李星泉一個飛身,便將長劍重新握在了手中。
兩人隨即齊齊拉開。
兩人重新審視對手,何為算是將這人的劍路大致摸清了。
此人的出招,渾身破綻便是在誘導(dǎo)你與其換招,但此人出劍,卻是可以變速,讓人誤判這劍招攻擊到自己的時間。
剛剛?cè)羰呛螢闆]有劍鞘的一擋,怕是已經(jīng)失去了今日的登樓機會。
正如何為所想,這李星泉的劍術(shù)名為“血骨償”,劍術(shù)開創(chuàng)的伊始,便是以自損八百而傷敵一千的理念。
只要能將敵人斬于馬下,自己受到多少傷都是筆劃算的買賣,畢竟自己的命還在,而敵人卻是歸了西。
如今此劍法在李星泉手上已經(jīng)變得保守了許多,在誘導(dǎo)敵人攻擊自己破綻之時,力求換招便要奪人性命,講究一個圍魏救趙。
至于李星淵的血骨償,早已極致到以傷換傷,等價交換的地步。
僅僅是眨眼的功夫,李星泉便再次攻來,其長劍右挑而至,這次卻是瞄著何為的下腹。
此刻何為當(dāng)然不會再中此招,斷刀抽出,卻是迎向?qū)Ψ降拈L劍,又是兩兵相交,發(fā)出巨響。
何為本以為此招就此化解,正想抽身撤離,卻不曾想那冢中枯骨竟是壓著他的刀柄,如毒蛇過徑一般刺來,而李星泉本人也是壓了過來,仿佛要用血肉之軀夾住何為的斷刀一般。
何為趕忙用出繳械術(shù),將斷刀一轉(zhuǎn),李星泉為了不讓劍離手,被迫撤回了此劍。
“這小子的手段,估計比孔雅妃登樓時還要強上幾分!
看到這一連數(shù)招竟都是被何為一一化解,李星泉不禁心中感慨。
兩人就此來回拉扯,比那一至四樓叮當(dāng)作響的熱鬧的打斗景象,這兩人的交戰(zhàn)在外人看來,著實讓人有些犯困,可其中的兇險只有參與其中的兩個主角才知道。
“這何為第一次與劍主交手,竟然就可以達到這樣的地步,孔雅妃也是在數(shù)次登樓之后,才融入這種節(jié)奏,這何為真是不得可!”
看著兩人的身影在場中上下騰挪,翠兒如此感嘆道。
李星泉感到此子的難纏,在兩人交手數(shù)十招都未分勝負之后,當(dāng)即變招。
“此招劍骨寒,是我在此守樓數(shù)載所創(chuàng),我且看你如何應(yīng)對!”
李星泉眼光一凜,手中之劍卻是不急不慢的點出,一道劍芒破開了空氣。
何為一驚,第一反應(yīng)是這招動用了內(nèi)力,可無論怎么聽怎么看,卻是未發(fā)現(xiàn)此招帶有半點的內(nèi)功跡象。
“這是,純粹的劍勢!”
何為大驚,收刀退后,將刀勢收回鞘中,隨著那劍的到來,用那拔刀術(shù),以最快的速度抽出,斬向的卻不是那驚人一劍,而是李星泉本身!
李星泉怎么也想不到,何為竟敢用他最為擅長的領(lǐng)域來攻擊他。
兩招最后皆是停在兩人的身前,斷刀還有一寸長的距離才能斬到李星泉,可李星泉的長劍劍刃卻已經(jīng)緊緊的貼在了何為的脖頸之處。
“唉,是我輸了。”
何為微微一嘆,將斷刀收鞘。
“承讓。”
兩人相互抱拳行禮。
“作為第一次來說,你已經(jīng)相當(dāng)不錯了!
“多謝!
何為一愣,向著李星泉點了點頭,這次的夸獎與剛開始不同,多少帶著些真誠在其中。
隨后何為轉(zhuǎn)身下樓,似乎并不因為沒一次性突破第五層而失落。
“翠兒,你還記得孔雅妃第一次登樓,堅持了多少回合嗎?”
“記得,是十六個回合!
“剛剛的何為呢?”
“三十個回合!
看著何為下樓的背影,李星泉伸了個懶腰。
“看來此子過此層,最多一個月便可,真是可惜,若能和他多打幾場,就再好不過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