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姑聽言,笑了笑:“我們家姨娘是崔姨娘!
崔姨娘?
許六月心中微顫,朝側后身的蓮花看了一眼。
蓮花見此,忙笑著問:“崔姨娘?府中有幾個崔姨娘?”
“就一個!
秀姑也不隱瞞,有問必答:“只是我們姨娘喜靜,好吃齋念佛,平時不常出門,夫人和姑娘恐怕沒聽說過!
說話之間,秀姑已經帶著許六月和蓮花來到了靈蝶軒門口。
‘靈蝶軒’的牌匾掛在院門上頭,用的是楷書。
看著既秀氣又規(guī)矩,與段雅珍的字跡,竟有七八分的相似。
因此,許六月不免駐足,多看了幾眼。
秀姑見此,忙笑道:“這牌匾是我們姨娘所書!
“姨娘真是個妙人!
許六月收回目光,夸了句,便隨秀姑進去。
這是一個很小很別致的院子,還飄著一股子檀香。
從院門進去,一眼就能看完整間院子的全貌。
院子里的花草不多,唯有一棵合歡樹,生長得很是茂盛,已經開始長滿花苞。
許六月抬頭看了那合歡樹一眼,有些挪不動腳。
印象中,段雅珍曾說過。她什么花都種不活,唯獨小時候種過一棵合歡花樹,勉強活了下來。
那還是以前住在萬福村的時候說的。
有一年,許六月在露臺上種植了不少的花草。段雅珍在一旁看了高興,躍躍欲試,又有些不敢動手。
許六月說:“娘親?快來幫幫我!現下把花苗種下,來年春天這露臺上就能長滿花兒了!
段雅珍擺擺手,道:‘還是你和香兒種吧!花草這東西,娘親從來就沒種活過。也就小時候種過一棵合歡花樹,勉勉強強活了下來!
“那不也種活了嗎?”
許六月笑著把花苗往段雅珍手里塞,道:“再說了,前些年娘親也沒少種莊稼種菜,不都是好豐收?”
“你這孩子!”
段雅珍寵溺應了句:“種莊稼跟種花兒,哪里能一樣?”
合歡樹?
想來,大抵是這一棵吧?
秀姑在前頭帶路,走了幾步發(fā)現許六月并沒有跟上。
回頭一看,發(fā)現客人正盯著合歡花出神,不免也有些難受:“夫人?里邊請吧!
“好!
許六月應了一聲,但依舊沒有挪步,只道:“這棵合歡樹長得真好,花苞格外多。”
“那是我女兒種下的!
突然,一道溫柔的聲音傳來。
許六月循聲望去,只見一個身著米黃長裙,妝容淡雅的婦人,正站立在回廊之下。
這婦人面目慈祥,氣質脫俗。
縱使兩鬢已經染上銀霜,可身板卻依舊挺立。
只是那雙漂亮的眸子里,多了一些說不出口的哀傷。特別是看向那棵合歡樹時,總像是透著樹,看著人。
“這是我們家崔姨娘!
秀姑在一旁介紹道。
許六月點了點頭,盈盈行禮,喊了句:“崔奶奶好。”
崔姨娘身子一震,看向許六月的眼神,多了幾分疑惑。
就連秀姑,也頗為意外。
“晚輩下個月年滿十六,母親今年三十五,外祖母五十三!
許六月笑看著崔姨娘,道:“瞧著崔奶奶的年紀,跟晚輩的外祖母應當不相上下。故而,喚您一聲崔奶奶,還望崔奶奶莫要見怪!
“不……不見怪!
崔姨娘聽著許六月這番話,眼眶頓時就紅了。
她朝著許六月招手,道:“來,孩子,你過來,讓我看看你!
言畢,又說:“若我女兒有了孩子,應當也像你這般大了。”
許六月緩緩朝崔姨娘走去。
走得越近,這心里頭就越是堵得慌。
特別是瞧見那張跟段雅珍有著五六分相似的臉,此時已布上了歲月的痕跡。許六月便難受得很,覺得崔姨娘和段雅珍母女,已經錯過太多太多的時間。
而隨著許六月的靠近,崔姨娘的神色也漸漸變了。
她直愣愣盯著許六月的眼睛,終是落下淚來。
“崔奶奶?您怎么哭了?”
許六月明知故問:“可是晚輩方才說了什么話不得體……”
“不!與你無關!
崔姨娘連忙轉過身去,將眼淚抹干凈,才又道:“小姑娘?你就是……最近京都城中人人都傳的‘廚神’?看著你年紀輕輕,倒沒想到有這本事兒。”
“崔奶奶謬贊了,都是晚輩的母親教導得好。”
許六月和崔姨娘說話時,聲音也放得很輕。
雖然不能現在就帶段雅珍來見她,但言語之間,還是不免提起了她這位女兒。
“你母親?”
崔姨娘含淚笑了笑,問:“我瞧著你是個得體的,年輕輕又如此能干。想來,你母親也是一個極好的人了!
說罷,又問:“你方才說……你母親今年三十五歲?外祖母今年五十三?這倒是巧了。”
崔姨娘的目光,再次放到合歡樹上:“我與你外祖母同歲,我的女兒,今年也三十五了。”
若她還活著的話……
“那可真是巧。”
許六月應了一句,便順著崔姨娘的目光望去,再次道:“這棵合歡樹種得真好,晚輩鮮少瞧見有這么多花苞的合歡樹,都快把這棵樹給壓彎了。”
“是啊,是種得好!
崔姨娘點了點頭,笑得很幸福:“這是我女兒種的……你不知道,她從小就不會種花兒。不管種什么花兒,都種不活。
唯有這棵合歡樹,種下的時候,正是雨季,勉強能活下來。后來又經過我們的悉心照料,它總算越長越好。每年到了季節(jié),都能開很多很多的花兒。”
說罷,又拉長了聲音,道:“花兒很美……很美……”
“是啊,真美!
許六月點了點頭,又道:“晚輩聽說,樹的生命力頑固,一旦種活了,那么不管什么地方,什么天氣,都能狠狠扎根。
這棵合歡樹長得這樣好,想必種樹的人,如今也過得很幸福吧?”
說罷,轉頭看向崔姨娘,目光堅定:“合歡花,合歡花。顧名思義,便是闔家歡樂,家庭和睦。
晚輩方才進院子時,聞到院中飄著檀香。又聽秀姑說,崔奶奶是個喜好吃齋念佛的人?
心中敬佛之人,必得神明庇佑。崔奶奶多年的夙愿,怕是要了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