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唉!倒是可惜了。”
人群中,不知是誰先嘆了一口氣兒,言語里皆是惋惜。
緊接著,大家伙兒便紛紛開始搖頭,說什么的都有。
“六月這丫頭啊,命是真苦。以前弱懦得像小雞崽子一樣,天天挨打受罵。
后來好不容易硬氣兒了,我還以為她能過得好點呢。誰知道,竟還是這般慘!”
“可不是嗎?要我說啊,那許天寶真不是東西!
你說這閨女就算要賣,也該賣到別處去,賣到這座山里,算幾個意思嘛?”
“誰說不是呢?就算賣到勾欄院里,也總比賣到獨角山強!至少,勾欄院里能活命啊!
“啞娘也是慘啊!被賣到許家十幾年,任勞任怨的,最后竟落得這個下場?”
“誰知道啞娘上輩子造了什么孽?自己被賣,閨女也被賣!
“可憐的六月喲,沒人疼沒人愛的小聾子,才活了十二年,就……唉……”
“算了算了,都是人家的命數!我們在這里說再多,也幫不上什么忙。
要我看啊,許家老大的心思,恐怕都在那個狐貍精身上呢。
以后每逢清明,咱們就給她們娘仨上柱香,燒點紙錢吧!也算相識一場!
“就這么辦吧!”
大家伙兒都認定了,許六月沒有活路可走。
就連以后過清明時,誰家先給許六月娘仨燒紙錢的活,都安排下來了。
因著上午前去許家看熱鬧的人雖多,可也還有很多人忙活著自己的事情。
所以沒能親眼瞧熱鬧的人,便想著聽別人說熱鬧。一空閑下來,立即就去找了當時在場的人。
又因為許六月娘仨已經上了獨角山。
所以這一天,整個萬福村的氣壓都很低。
大家伙兒就連談起許六月的名字時,都不敢大聲兒說話。
據說,是怕犯沖。
但是呢,八卦又是人的本性。
大家無事兒時,還是免不得要拿許家的事情來打發(fā)時光。
整個村子,從村頭到村尾。
只要有人迎面走來,那就免不得先來個眼神交流。
——嘿,那事兒你知道了嗎?
——什么事兒?許家的事兒?
——可不是嗎?
——來,咱們說兩嘴!
在許家的這件事兒上,大家伙兒看法不一。
有人說許天寶不是東西,明知道獨角山不好,還要將許六月送過去,分明就是想要自家閨女的命。
有人說許天寶家里的女人,是個狐貍精轉世。要不然,怎么能讓許天寶做出這樣的事情來?
有人羨慕許天寶,說許天寶不僅走財運,還走桃花運。
有人恨不得能立馬就生兩個閨女,最后生得好看一些。等長大以后,也賣個好價錢。
萬福村這里,因為許家的事兒,有人惋惜有人看戲。
而獨角山上……
許六月這‘新媳婦兒’,就像回自己家一樣。
她帶著啞娘和許招娣一口氣兒爬上了山頂的竹屋。
“嬸子!我們來啦!”
在屋子里聽到動靜的宗母,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出來。
看到許六月后,微微有些驚訝:“怎么那么早?不是說好了日落時分,讓余兒去接你們的嗎?”
說罷,便笑著上前,毫不生疏的牽起了啞娘的手,拍了拍。
“來了就好!以后啊,咱們一家人好好過。”
現(xiàn)在的宗母,多了幾分溫柔,少了幾分冰冷。
不像最初與許六月相識時那般寡淡了。
她笑得很溫暖,朝啞娘問道:“六月娘,你今年多大了?”
說罷,上下打量了一會兒啞娘,又道:“我瞧著你比我小,六月也才十二歲。以后,我就管你叫妹妹吧。”
“唔唔……”
啞娘說不出話,只能朝宗母打著手勢。
宗母也不嫌棄,安慰道:“沒事兒,你慢慢來,我能看得懂手勢!
言畢,又伸手摸了摸許招娣的腦袋。
“你就是招娣了?當日六月救我時,你也在一旁,對不對?”
“嬸子好!”
許招娣禮貌喊了句嬸子,就問:“嬸子的傷好了嗎?”
“托你們的福,都好了!”
宗母知曉自己是什么個性。
所以她今日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容易相處一些。
許六月她是不擔心的,主要是啞娘和許招娣。
因為以后就要生活在一起了,她生怕啞娘和許招娣生出了寄人籬下的生疏感。
“宗余哥哥呢?”
許六月看了看四周,連聲音都帶著幾分亢奮!
娘耶!
宗余呢?快出來帶我去打獵!
“莫找了,他不在家呢!
看著許六月一來就找宗余,宗母的心里樂開了花兒。
“他一大早啊,就被我打發(fā)到鎮(zhèn)上去了。有些東西上次漏了買,還得去置辦一番!
說罷,宗母便招手道:“來,別杵著,看看你們的房間,你們可喜歡?”
早在放出消息,說獨角山要買媳婦兒時,宗余母子就已經將竹屋重新布置了一遍。
為的,便是等許六月三人上來時,能有家的感覺。
別瞧著這竹屋是建立在山頂上,只建了幾間,連個院子都沒有。
而宗母與宗余,也不像是會過日子的人,整座竹屋里并沒有什么煙火氣息。
可勝就勝在,這竹屋干凈雅致,自有一番韻味兒。
以前許六月來給宗余母子做飯,每一次都是干完活,吃完飯就走。
要不然,就是跑去跟宗余一起捉野雞,撿鵝蛋。
那么久了,除了宗母的那間屋子外,她也只是進過灶房而已。
其余的幾間房,她連房門都沒開過。
今日,在宗母的帶領下,總算將其余幾間屋子都看了一遍。
竹屋建在獨角山山頂。
一條小路上來后,屋子是建成一個C字形的。
正對面和左手邊,分別都有三間屋子。而右手邊,則是一個大竹棚灶房。
正對面的三間屋子,中間那間最大,是堂屋。
堂屋大門正對著小樓梯,小樓梯上來是走廊。
往走廊左右兩邊走,分別有一間較小的屋子。
這兩間屋子相較于其他屋子,雖小了一些。但里頭該有的,卻都有了。
床、桌子、椅子、裝衣服的箱子等等。
那些東西,雖說都是用竹子打的,但因為手藝好,所以看起來都很精致。
而且每一樣東西,都是新家伙。
一看,就知道是宗余母子新置辦回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