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桃歌帶著二百驍騎闖進芙蓉城,來也匆匆,去也匆匆,好像只為折一折納蘭家臉面。
對于自家少主,二進安西,一入東花之后,賈來喜逐漸有些摸不透,別家的膏粱子弟,正是玩鷹耍女人的年紀,李桃歌卻對那些不感興趣,只喜歡修行和爭斗,心思縝密的不像是年輕人。
出了芙蓉城,一路南下,連夜趕了二百里,天亮后行進更快。
護衛(wèi)營里,多是廝殺幾天都不覺得乏累的牲口,一口氣趕到雀羚山都無所謂,李桃歌不行,強行催動血脈之力,導致現(xiàn)在都緩不過氣,一天睡七八個時辰,醒來后看看外邊景色,喝一大碗?yún),倒頭再睡,在馬車顛簸幾日,倒是養(yǎng)的唇紅齒白,像極了小相公。
渾渾噩噩睡了一天,李桃歌終于醒來,舒展筋骨,喝完黑皮丫頭精心熬制的濃湯,咂吧咂吧嘴,皺眉道:“味道這么怪,你又自己配藥了?”
小茯苓生怕公子忘了進補,于是每次燉湯熬粥,大把的珍貴補品往里丟,也不管藥性沖不沖突,只撿好的貴的,像百年以下未成形的山參,根本不配進趙大丫鬟藥罐。
得虧李桃歌身懷白澤血脈,八字夠硬,要不然這一通亂補下來,怕是熬不到及冠那年。
趙茯苓認真答道:“府里又送了批藥材過來,是趙王妃和圣武王的心意,我挑了血參,楓斗,鹿茸,黃精,陳皮,阿膠,蓯蓉,雪蓮,將南北最好的藥材燉到了一起,味道怎么樣,不好喝嗎?”
李桃歌越聽越是心驚,合著丫頭只分貴賤,不分搭配,撓了撓頭,面呈苦澀道:“小姑奶奶,你這罐子里的東西,別的不清楚,藥力之猛,仙人喝了都能抖三抖,咱下藥之前,能不能問問府里郎中,開個藥方什么的,死我倒不怕,可這么稀里糊涂沒了,還是有些不甘心!
“啊?!~”
趙茯苓驚訝出聲,“進補的藥材,不是越名貴越好嗎?沒聽過有藥方這么一說,公子你別喝了,萬一出了事,我十個腦袋都賠不起!
趙茯苓搶來瓷碗,琢磨好東西倒掉,豈不是浪費,于是一飲而盡,“公子,我也喝了,要死一起死!”
在大漠長出來的樹苗,別看羸弱,骨子里有的是烈氣。
李桃歌不由得搖頭笑了笑,一轉身,聞到了若隱若無的香味,似曾相識。
放眼遠眺,大河攔在面前,一艘艘畫舫燈火通明,連成一條長達十幾里的長龍。
李桃歌從來沒見過這般景象,瞠目結舌道:“這是哪兒?該不會是水中之城?”
老吳一笑,“回稟少主,這是大名鼎鼎的香脂河!
“香脂河?”
李桃歌納悶道:“我怎么從沒聽過這個名字,為何要幾十艘畫舫相連,該不會是當?shù)厮姴倬??br>
老吳露出古怪笑容,解釋道:“水軍……可以稱其為水軍,也確實是在操練,只是地方不同,一個在校場,一個在床榻,同樣是揮汗如雨!
聽到香風吹來的隱隱放肆矯笑,李桃歌似乎猜到了一二,“難不成是青樓?”
老吳點頭道:“少主一猜就中,所謂北有狀元巷,南有香脂河,這兩處,皆為大寧最有名的尋花問柳之地,狀元巷里的姑娘,多為教坊司買來的罪臣之后,出自官宦人家,從小知書達禮。香脂河里的姑娘,網(wǎng)羅南方貧家孩子,從小明白世道艱難,所以服侍起人來,倒是不留余力,只要銀子給夠,快活賽王侯。”
少年郎怎會不愛風流事,三言兩語,勾起李桃歌興致,問道:“老吳,看來你走南闖北,走的也不是什么好地方,來詳細說說,香脂河里的姑娘,怎么服侍人?”
不止李桃歌感興趣,小茯苓也豎起耳朵來聽,貼身丫鬟,倒也不用避嫌,老吳眨眼道:“少主可曾聽聞宣州婆姨?”
李桃歌搖了搖頭。
老吳嘿嘿一笑,說道:“宣州苦窮,有的家里揭不開鍋,將姑娘賣進青樓續(xù)命,自從進入青樓起,日夜要鉆大甕,甕里有熱水,口窄不過幾寸,下面架有柴火,春夏秋冬都要進甕熏烤。如此作踐人,是為了練就一門絕技,練成后,身形弱柳扶風,腰肢細如貍貓,下盤猶如三層門戶,妙不可言!
小茯苓聽的一知半解,尋問道:“放進甕里煮,下面燒起柴火,豈不是要把人煮熟了嗎?”
老吳裝傻充愣道:“水不會煮沸,只是燙皮而已,具體有多燙,那就不得而知了,”
常常在狀元巷廝混的李桃歌,深知其中暗語,咳咳兩聲,道貌岸然說道:“香脂河開畫舫的,少不了草菅人命的狗東西,對吧,老吳?”
老吳會意,急忙點頭道:“那是,開畫舫的仗著周圍官府撐腰,官商勾結,定然是十惡不赦的罪人,請侯爺前去一探究竟,為民除害。”
“待本侯會會他們,遇見歹人,先砍了腦袋再說。”
李桃歌在老吳的攙扶下,笨手笨腳走下馬車,揮袖道:“一見到鐵騎,他們肯定會有所收斂,你們就不用去了,守在這里就好!
小茯苓問道:“少爺,那我呢?”
“女孩子怎能去青樓,會壞了名聲,不行不行,你也留下照顧平安如意!
李桃歌心思一轉,朝于仙林挑眉道:“宮里的御廚,有幾名江南請來的名師,糕點和湖仙雙絕,不想嘗嘗?”
胖狐貍活了二百多歲,怎能不知他心里的彎彎繞繞,勉為其難道:“只要有好吃的,仙爺護你一程又有何妨!
李桃歌大搖大擺走向畫舫,口中不忘大義凜然說道:“隨本侯鋤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