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再踏馬操蛋,日子還是要過。
陳陽只能遇到老陳和老謝時提一嘴,有條件幫襯幫襯吧!
第二天一大早,楊躍就被師傅黃立群派來了小院。
臨行前,黃立群特地囑咐,這兩天夏宮那邊不用他過去,讓他專心致志幫陳陽把油封肉這道菜做好。
楊躍本以為自己來得已經算早了。
誰知道剛進小院,只見陳陽帶著葉佳怡已經開始準備晚上的食材了。
見到楊躍,陳陽開口就問:“東西呢?”
“今天就到!”楊躍道。
陳陽皺著眉頭,那天晚上陳陽當眾宣布,三天后在小院請在場的人吃油封肉來著,可主材到現在還沒到,時間著實有些緊張了。
楊躍似乎看出了陳陽的擔心,他寬慰道:“師……師叔,你放心好了,我在來帝都之前,曾經在湘潭的故里居做過幾年學徒,那里的大師傅曾經教過我兩道菜!
陳陽一聽,連忙問道:“油封肉?”
楊躍點了點頭:“是個臨退休的老師傅,我因為幫過他忙,所以他臨走前教了我兩道菜,一道是油封肉,還有一道是水煮活魚!”
“水煮活魚?”葉佳怡興奮道:“是水煮魚嗎?我最喜歡吃的川菜了!”
誰知道楊躍搖了搖頭:“這道菜是湘潭的做法,跟川菜中的水煮魚差別很大!
葉佳怡:“……”
陳陽又問:“那天你說的油封肉扣肉就是出自故里居那位老師傅?”
楊躍點了點頭:“沒錯,不過這道菜并不是傳統(tǒng)湘潭菜,我們那邊農村里很多人家會搞,那個老師傅也是在農家菜的基礎上改變了一些調味方式,這才在湘潭流行開來!
就在這時,于小二推門進來,每只手里提著四五只老鵝,眾人見狀,于是一起上去幫忙,話題自然也就停了下來。
不過等忙到下午時,楊躍接了個電話,便到外面提了兩只木框裝的壇子進來。
陳陽一看,就知道是油封肉到了。
果然,拆開木條,打開壇蓋,楊躍戴了手套一把就抄出塊豬肉來。
豬肉塊是正方形的,邊長大約10厘米出頭的樣子。
小二歪頭一看,好家伙,肥膘好厚。
“這玩意兒吃了不膩嗎?”于小二心有余悸。
楊躍笑道:“一般講究點的用帶皮五花,但這是家里殺的豬,肥肉比較多,不過等做好了,這肥肉特別軟糯,一點也不膩!”
“就像梅菜扣肉里的那種軟糯?”葉佳怡問道。
“口感……有點不一樣,軟糯程度倒是差不多!”
等楊躍說完,陳陽點了點頭,其實他對于油封肉的食材特性一點的都不了解。
制作過程網上也千差萬別。
想做好一道菜,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食材的了解。
于是陳陽先請楊躍把他們家鄉(xiāng)制作油封肉的過程講一遍,然后再考慮接下來怎么做。
原來,制作油封肉超級簡單,之前說過,傳統(tǒng)的做法就是鹽腌,然后炸至豬肉金黃(或者煮熟),放入油壇中即可。
但楊躍認識的那個老師傅教給楊躍的方法更復雜一些,
首先,將豬肉切塊放入鹽水中浸泡,大約8個小時后取出,時間太久肉會很咸。
取出后擦干水分,砂鍋里放油,豬肉放入,沒過肉1-2公分,等一面微熟后翻面,全程小火。
等肉煎熟后立刻取出,放在豬油壇子內,如果沒有豬油,無味的植物油也可以。
這樣做出來的油封肉,口感軟嫩不柴,最重要的是,咸度適中,更適合做扣肉菜。
陳陽聽完后簡直要拍大腿,之前他還擔心華國傳統(tǒng)的油封肉咸度太大,褪咸的方式雖然很多,但都會破壞這個食材的風味。
可故里居的這位老師傅簡直太有才了,他在陳陽之前已經考慮到鹽度的問題,這無疑為陳陽等人接下來的制作節(jié)約了很多時間。
經過楊躍的敘述,陳陽終于知道那位老師傅之所以要把油封肉的咸度控制下來,其實是因為他做得這道菜是冬菜扣肉的加強版,冬菜扣油封肉。
有很多人覺得冬菜太咸,不適合做扣肉。
其實錯了,咸菜不同于肉類,褪咸的方法太多了,家常版的比如淘洗,煮水都是方法。
但終究這道菜中的兩道主材都是腌過得,所以在調味的選擇上就謹慎多了。
百聞不如一見,楊躍這邊說完,就開始給陳陽示范了起來。
只見他將空鍋加熱,然后豬皮朝下,煎了一會兒后,給豬皮上抹了一點老抽上色,然后繼續(xù)小火慢煎至豬皮金黃色,晾涼后把肉切成長薄片。。
這時候再冬菜洗凈切粒狀,泡辣椒切短節(jié),姜、蔥切片。
配料準備好后,皮向下把肉按魚鱗狀排列擺在碗底,澆灑料酒、醬油,加入鹽,再放入5粒左右豆豉和2~3節(jié)辣椒以及冬菜,上屜蒸2小時即可。
兩小時過去了,楊躍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將碟子放在碗上倒扣下來。
轉眼間,特別過癮的一幕出現了,油亮軟耙的扣油封肉像個小山包似的隆在碟子中央,看起來特別誘人。
“叮!咸鮮軟糯、香鮮可口、味濃不膩的川冬菜扣油封肉,食物評級:A”
陳陽:“……”
過程挺激動人心,但是結果差強人意。
其實A的評級已經算是不錯了,陳陽夾起一片油封肉放入口中,這是一種奇怪的味道,怎么形容呢。
有些咸肉味,但又不像,似乎這里面還有些“窖藏”的味道。
總之很神奇的風味,尤其是對于食肉動物來說,這絕對是不可多得的食材。
但翻開肉片,看看下面的川冬菜……
一言難盡。
川冬菜吸收了油封肉的油脂沒錯,但因為水蒸氣的原因,底湯有些泄,嘗一口,果然食之寡味,完全沒有把川冬菜的鮮美凸顯出來。
陳陽想了一下,估計出現這種情況是兩方面的原因,第一,楊躍的技術問題,蒸菜,一般轉小火,水蒸氣不泄湯,這點他忽略了,火有點大。
第二,食材配搭的問題,川冬菜的吸油量可以接受豬肉,但接受不了油封肉,油封肉的油性更大,在吸飽了油脂后,川冬菜對于水蒸氣的吸收效果自然欠佳了。
說白了,油封肉根本不適合做扣肉。
最少無法做出S+品質的扣肉,這道菜在家里做做,或者一些上檔次的飯店里做都沒有問題,因為只要調味好,A+的評級陳陽自信能做出來。
但更往上的等級陳陽就沒把握了,這不是能力問題,而是兩種食材結合起來,天花板就那么高,再蹦跶都沒用。
“這下麻煩了……”陳陽有點腦殼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