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內(nèi)外,車馬喧囂,各地趕來的大儒絡繹不絕,為即將開始的教材編纂會議做準備。
這其中,有鶴發(fā)童顏、精神矍鑠的老者,也有年富力強、意氣風發(fā)的中年人,他們有的騎馬,有的乘轎,有的步行,身后跟著挑著書箱行李的仆人,浩浩蕩蕩,匯聚京城。
茶樓酒肆,街頭巷尾,都在議論著即將到來的盛事,有支持者,也有反對者,更有那墻頭草,靜觀其變。
于白看著窗外來來往往的人群,眉頭緊鎖,他放下手中的茶盞,對坐在對面的趙炎武說道。
“此次編纂教材,阻力重重啊!
趙炎武捋了捋胡須,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。
“確實,暗中反對的聲音不少,我已派人去查探了!
“我今日去城西的青山書院走了一趟,發(fā)現(xiàn)不少讀書人對新教材并不看好,他們更信奉程朱理學那一套。”
于白站起身,走到窗邊,負手而立。
“我擔心,這些人會成為我們的絆腳石!
窗外陽光正好,照在他身上,卻驅(qū)不散他眉間的憂慮。
趙炎武也站起身來,拍了拍于白的肩膀。
“不必過分擔憂,我們也并非孤軍奮戰(zhàn),今晚恩科宴上再觀察觀察吧。”
“眼下也只能這般了!
……
當夜恩科結(jié)束后的慶功宴上,觥籌交錯,熱鬧非凡。
趙炎武舉起酒杯,向一位新晉進士敬酒。
“恭喜張賢侄高中,來,我敬你一杯!
張?zhí)七B忙起身,雙手接過酒杯,恭敬地回敬。
“多謝趙大人賞識!
他一飲而盡,臉頰微微泛紅。
趙炎武放下酒杯,狀似無意地問道。
“聽聞賢侄師從江南大儒顧憲成,不知顧先生對新教材有何看法?”
張?zhí)品畔戮票,斟酌片刻,答道?br>
“恩師…恩師對新教材…持保留態(tài)度!
他眼神閃爍,不敢直視趙炎武。
趙炎武不動聲色地觀察著他的神情,又與幾位新科進士攀談起來,席間觥籌交錯,推杯換盞,好不熱鬧,只是趙炎武談笑間,卻在暗暗觀察著這些新科進士。
另一邊城南的民間書院內(nèi),于白正在講學。
他聲音洪亮,深入淺出地講解著新教材的理念和優(yōu)勢。
臺下坐滿了前來聽講的學子,他們聽得津津有味,不時點頭稱贊。
于白講完一段,停下來喝了口水,接著說道。
“新教材并非全盤否定舊學,而是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,讓圣人之言更加通俗易懂,造福更多百姓!
他語氣懇切,眼神堅定。
一位學子站起來,拱手問道。
“于大人,有人說新教材是離經(jīng)叛道,這是真的嗎?”
于白放下茶盞,目光掃過臺下眾人。
“新教材只是與時俱進,何來離經(jīng)叛道?難道墨守成規(guī)才是正道嗎?”
他的反問擲地有聲,引起臺下一片掌聲。
京城某處隱秘的宅院內(nèi),幾位反對派大儒正圍坐在一起,氣氛凝重。
其中一位須發(fā)皆白的老者,正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大儒李欣!斑@于白和趙炎武,簡直是胡鬧!他們竟然想改寫圣賢之書,簡直是膽大妄為!”
李欣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,茶杯里的水都濺了出來。
旁邊一位中年儒士附和道。
“是啊,他們這是要敗壞我儒家正統(tǒng)!”
“我們不能任由他們胡來!”
另一位儒士激動地說道。
“必須想辦法阻止他們!”
李欣沉吟片刻,緩緩說道。
“我已經(jīng)聯(lián)絡了幾位在朝中有影響力的官員,他們會幫我們在會議上發(fā)難。另外,我們也要散布一些謠言,詆毀新教材的意義!
他眼神陰冷,語氣堅定。
趙炎武在府邸中,召集了幾位先前在恩科宴會上觀察過的新晉進士。
“諸位,此次請你們前來,是有要事相商。”
趙炎武放下茶盞,開門見山地說道。
一位名叫李元的進士拱手問道:“不知趙大人有何吩咐?”
趙炎武站起身來,走到他們面前,緩緩說道。
“新教材的推行,阻力重重。我希望你們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,在民間傳播新教材的優(yōu)勢和理念,引導輿論,為新教材的推行造勢!
他目光炯炯,語氣誠懇。
幾位進士互相看了看,紛紛表示愿意效力。
趙炎武滿意地點了點頭,從袖中取出幾本書冊,遞給他們。
“這些是新教材的精要,你們可以參考一下!
他語氣溫和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李元雙手接過書冊,鄭重地點了點頭。
李元翻開書冊,快速瀏覽了幾頁,抬頭問道。
“趙大人,這新教材中,經(jīng)史子集的比例似乎有所調(diào)整,不知是何用意?”
他微微蹙眉,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。
趙炎武走到窗邊,負手而立,望著窗外枝繁葉茂的梧桐樹,沉吟片刻后說道。
“如今時局動蕩,百廢待興,更需務實之才。故此,新教材更側(cè)重于實用之學,以期培養(yǎng)出經(jīng)世致用的棟梁之材!
另一位進士,名叫王安,略顯擔憂地開口道。
“大人,這變法之事,歷來阻力重重,我等雖有心效力,但能力有限,恐難成事!
他雙手交握,不自覺地搓動著拇指。
趙炎武轉(zhuǎn)過身來,目光掃過眾人,語氣堅定地說道。
“諸位不必擔憂,新政推行,自有朝廷支持。爾等只需盡力而為,不必強求結(jié)果!
他走到桌旁,拿起茶壺,為幾位進士斟茶。
一位侍從悄無聲息地走進書房,附在趙炎武耳邊低語了幾句。
趙炎武聽后,微微頷首,對幾位進士說道。
“今日就到此為止,諸位回去之后,仔細研讀新教材,如有不解之處,可隨時來府上詢問!
他抬手示意侍從送客。
幾位進士起身告辭,依次走出書房。趙炎武目送他們離開后,轉(zhuǎn)身對侍從說道。
“備馬,去于白府上!
李元回到家中,立刻召集了同鄉(xiāng)幾位頗有影響力的鄉(xiāng)紳。
他將趙炎武所贈的書籍攤開在桌上,指著其中重點部分,詳細講解新教材的精要和趙炎武的囑托。
“諸位,趙大人編纂新教材,意在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,讓圣人之言更加通俗易懂,造福更多百姓!
李元面色嚴肅,語氣誠懇。
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,潤了潤嗓子,繼續(xù)說道。
“此次變法,意義重大,關系到國家未來,趙大人希望我們能盡綿薄之力,在地方上傳播新教材的內(nèi)容,引導輿論,為新政推行造勢!
他環(huán)視眾人,目光中帶著期盼。
幾位鄉(xiāng)紳起初態(tài)度不一,一位身材肥胖,身著錦袍的鄉(xiāng)紳,搖著手中的折扇,慢悠悠地說道。
“李兄,這新教材,我看未必就比舊教材好。祖宗之法,沿用千年,豈能說改就改?”
他瞇起眼睛,語氣中帶著一絲質(zhì)疑。
另一位留著山羊胡,身穿青衫的鄉(xiāng)紳則表示支持。
“李兄,我贊同趙大人的做法。這新教材,我翻閱了幾頁,確實更加實用,更貼近百姓生活!
他撫摸著自己的胡須,眼中閃爍著贊賞的光芒。
李元見狀,趁熱打鐵,詳細解釋了新教材的優(yōu)勢和理念。
他將新教材中經(jīng)史子集比例調(diào)整的用意,以及更側(cè)重于實用之學的目的,娓娓道來。
經(jīng)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后,最終,幾位鄉(xiāng)紳被李元的誠懇和新教材的優(yōu)勢所打動,同意配合李元,在地方上傳播新教材的內(nèi)容。
李元起身,向幾位鄉(xiāng)紳拱手致謝。
“多謝諸位鼎力相助,李某感激不盡!”
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幾位鄉(xiāng)紳也紛紛起身回禮,表示愿意盡力而為。
李元親自將幾位鄉(xiāng)紳送至門口,目送他們離去。
王安回到家中,便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新教材。
夜深了,書房內(nèi)仍然燈火通明。王安一手托著腮,一手拿著毛筆,在紙上不停地寫寫畫畫,時而眉頭緊鎖,時而舒展。
他將自己的理解和疑問都記錄下來,準備第二天再去拜訪趙炎武,以便更好地執(zhí)行任務。
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,放下手中的毛筆,伸了個懶腰,自言自語道。
“明日再去請教趙大人!
趙炎武抵達于白府時,天色已晚。
于白早已備好酒菜,等候多時!摆w大人,你來了。”
于白起身相迎,臉上帶著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