倘若說,精氣神乃生靈立命之本,那五臟中的五氣,便是長生之根,欲得長生,則煉五氣。
這五氣,便是五臟之精氣,深藏五臟之中,平時并不顯化。
真王境三花聚頂之后,精氣神可與體內(nèi)大道共鳴,得其滋潤,壽元大增。
而精氣神又遍及全身,包括五臟,故而五臟旺盛至極,其中的精氣,得以顯化,這時,便可錘煉五臟之氣。
這凝練五臟之氣,不同于錘煉精氣神那般,用任何大道之力皆可錘煉。
只因五臟各有屬性,對應五行,肝屬木,心屬火,肺屬金,腎屬水,脾屬土,因此,錘煉胸中五氣,必須要用五行大道來錘煉,唯有如此,五氣才能得大道之力滋潤,生生不息。
這也是五行大道為何是基礎(chǔ)大道的原因,如若不參悟五行大道,便難以錘煉五氣了。
但即便是看一本書,也未必看完就懂,更何況是參悟一種大道。
五行大道雖為基礎(chǔ)之道,但畢竟是大道,并非所有生靈都能參悟,由于所修功法,體質(zhì),乃至種族等等原因,有的生靈難以參悟完整的五行大道。
而且,即便不受各種條件限制,但生靈資質(zhì),各有不同,真王境想要參悟完整的五行大道,也絕非易事,動輒百十年都不算長,并非是所有人都等得起。
因此,許多生靈選擇走捷徑,利用蘊含五行大道的靈根寶藥來代替,同樣能夠達到凝練五氣的效果,一旦五氣凝成,五行相生,形成一種循環(huán),同樣可以生生不息。
但此等方式,終究是捷徑,不如真正的五行大道強大,有些類似擁有一大缸水和一口水井的道理。
相比之下,牧龍無疑是擁有一口井的存在。
他已然擁有完整的五行道基,這五行大道之力,自然是可以隨意調(diào)動。
他肉身強橫,五臟精氣本就旺盛,再加之三十六品蓮臺的蘊養(yǎng),在吞服九色道果之后,五臟精氣的強度,瞬間達到一種鼎盛地步。
與此同時,體內(nèi)的造化道基開始輪轉(zhuǎn),道基之上,其余大道悉數(shù)沉寂,唯有那五行大道爆發(fā)出前所未有的力量。
造化之力,似乎讓五行大道變得愈發(fā)高深,迅速開始浸潤五臟,凝練其中精氣,實質(zhì)變得精純,與五行大道相應。
這個過程持續(xù)相對漫長,一晃,便是三個月時間過去。
當牧龍再度睜開雙目時,一股前所未有的生機,從他體內(nèi)爆發(fā)。
他胸中五氣,變得精純之至,其中已然蘊含五行大道之力。
那心之精氣乃火之大道凝練,牧龍一怒,便當真有無邊怒火頓生,似是要吞噬萬物,此乃心之精氣旺盛到極限的征兆。
肝屬木,牧龍呼出一口氣,對著那花草一吹,瞬間便是無窮生機涌現(xiàn),顯現(xiàn)蓬勃之狀。
此刻,凝練五氣的牧龍,已然是如仙如圣。
小世界的修士若能得他一口氣,便可延壽千百年。對著那荒漠一吹,便可化作沃野,這便是木之大道與肝之精氣結(jié)合的神妙。
心肝二氣如此,其他三氣,亦是如此。
此刻,他的精氣神已然融為一體,三十六品蓮臺神華無限,胸中五氣皆聚,一身的生機,達到一種驚人的地步,仿佛站在那里,便是長生之源!
“三花已聚,五氣亦成,所謂朝元,乃為蛻變!蹦笼埬剜。
這朝元,便是歸真之意。
元,乃初始,源頭。
朝元,便是向著初始的源頭蛻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