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們這些人啊,看把李副廠長凍病了,誰還教你們做鵝毛棉襖!
鵝毛棉襖?
這話說完,不但小環(huán)覺得別扭,大家伙兒聽了,也覺得不怎么好聽。
“李副廠長,這衣裳就叫鵝毛鴨毛棉襖。俊
這些女工都?xì)q數(shù)比較大了,可不懂得啥叫害怕,尤其這位新來的副廠長還是個小姑娘,都大著膽子喊起來。
李如歌這件羽絨服的面料,就是市面上那種常見的,很普通的條輪布。
這種布料應(yīng)該是含有化纖成分比較多,所以貼身穿,肯定很不舒服。
但用來做羽絨服,因?yàn)椴剂喜慌蛎洠挺結(jié)實(shí),尤其顏色上,估摸是好上色,總之這種布料是這時候顏色最多的一種。
李如歌這件羽絨服的顏色是水墨藍(lán)色,上面還帶有暗色的花紋,看著可好看了。
這讓整天不是穿黑就是穿灰的女工們看見,可不就如看見啥寶貝似的,哎呦這把大家伙給稀罕的。
這么多年,也就他們一家人,還有馮元恩母子穿的是羽絨服。
李如歌也是剛剛見大家都盯著她這件大衣瞧,才靈機(jī)一動,想到這個季節(jié),是不是可以讓服裝廠做幾件羽絨服,來提高一下大家的收入。
馬上就要過年了,她這個新上任的副廠長,又是主抓生產(chǎn)的,不得給大家搞點(diǎn)福利,發(fā)幾塊錢獎金,讓大家的餐桌上增加一兩道肉菜好過年。
“是這樣的,這樣的衣裳,我在京都的時候見過,聽說這種用羽絨做的衣裳,在鄰國叫啥登山服?”
這話李如歌當(dāng)然不是胡說的,她那次在省城友誼飯店和人交易的時候,那兩個老毛子真是這樣說的。
“這樣,你們大家要是對這樣的衣裳感興趣,我回頭畫幾張圖紙給大家,再讓人下去收一些鵝絨鴨絨上來,記住了哈,咱們就要那種小絨毛!
李如歌邊說邊比劃,大家伙一邊聽著,也都一邊合計(jì)著,自家的毛墊子里,能有多少小絨毛。
有馮元恩在,李如歌對于羽絨服的銷路,一點(diǎn)都不犯愁。
不過她肯定不能現(xiàn)在就大包大攬下來,說你們盡管去做,我保證你們做多少,我都能給你們賣出去。
老百姓信任她,是因?yàn)樗ミ^京都,在京大讀過書,覺得她有見識,才會她說啥,她們都信。
所以李如歌現(xiàn)在真的愛上這個時代了,因?yàn)樵谶@里,大家彼此還是相信的,尤其信她這個見過大世面的。
但她不能吹牛,雖然她有這個資本,卻也不能給大家留下她能吹牛的印象。
李如歌揮了揮手,繼續(xù)說道:“咱們大家先做幾件試一試,如果能銷出去,是不是過年的時候,也能多買二斤肉吃!
大家每月的肉票幾年都沒變過了,依舊是二兩。
一聽李副廠長張嘴就是二斤,大家伙兒激動歸激動,但真相信的人不能說沒有,可也沒幾個。
啥時候都有那不識趣的,你看別人不信,人家放在心里琢磨,并不會說出來。
但就有這樣的一種人,啥事不說出來,就難受,就好似說出來,才能凸顯出自己比別人聰明似的。
這時就有人開始給李如歌潑冷水了,陰陽怪氣的說道:“我這活了一把年紀(jì),還沒聽說哪個大人用鵝毛做衣裳的。
到是有那人家買不起棉花的,給小孩子用鵝毛鴨毛雞毛做過衣裳,哎呦那味兒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