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幾個小孩兒就都跑回家了,不然李如意哪有空來陪二姐吃食堂。
這幾個孩子這一回到城里,和爸爸媽媽接觸多了,肯定更愿意和自己爸媽在一起。
可又很喜歡吃姥姥做的飯菜咋整?
這有啥難的,現(xiàn)在天還很涼快,當姥姥的就早起一會兒,多做一些飯菜,天天帶過來放在大閨女家。
這樣中午熱一熱,不但孩子們都能吃的很好,就連大閨女和大女婿也都愿意回家吃飯了。
孫鳳琴這兩天自然也是在大閨女家這邊吃的午飯,這個食堂,實際只有李富斌同志天天過來。
李縣長家兩個大閨女一出現(xiàn),不說一下驚艷了全場,這時候還沒那詞,反正很多有兒子的家庭,都盤算起來。
后一打聽,說這倆閨女都定親了,那些個想要給姐妹倆做媒的,或是直接上門推銷自家兒子的,才悻悻然的去一邊吃飯了。
今天食堂兩個菜一個湯,主食是二合面的窩頭。
姐妹倆跟在爹娘身后,一人手里拿著個鋁飯盒,用的是孫鳳琴同志的飯票,當走到窗口的時候,才瞧見那兩個菜是啥菜。
小如意賊兮兮的瞧了一眼二姐,小聲說道:“白菜片炒木耳,土豆燉白菜,還有一個蘿卜條湯,今天的菜不錯嘛!
是二姐非要來的,不然他們咋會吃這樣的飯菜,不說別的,就這白菜,在她娘手里,絕對不會做成這樣。
小如意是從小養(yǎng)成的習慣,她反正是不挑吃的,啥都能吃飽。
可二姐就不一樣了,二姐要是遇見不順口的飯菜,寧可餓著,也不會多吃一口。
李如歌這會兒已經(jīng)顧不上小如意的幸災(zāi)樂禍了,她爹也不說他天天都吃的啥,她就猜到,肯定吃的不怎么樣。
可還是沒有想到,會不咋樣到這種程度?
這可是大院食堂,大中午的,居然就兩個菜,還都是用白菜做的菜,然后一個湯還是蘿卜條湯?
她記得自己在知青辦的時候,那些人不是老羨慕在大院工作的,還說這里的伙食可好了。
兩個閨女終于知道老爹現(xiàn)在有多不容易了,自打當上這個縣長,因為太忙,她們爹天天中午都要在食堂吃飯,而且吃的這是啥菜啊,感覺連油都沒放。
誰說沒放油,李富斌不服氣的指給兩個閨女看,艾瑪,好大一個油星飄在湯上,難怪知青辦的那些人說大院的伙食好。
兩個菜一個湯幾口人都點了,見是李縣長和孫副主任,負責打飯的女同志忙笑嘻嘻的一人給了一大勺子。
二合面的大窩頭李富斌同志那必須得吃兩個,孫鳳琴拿了一個,姐妹倆也一人拿了一個。
見他們一家才打四個窩頭,跟在后面的同志還以為夫妻倆的飯票不夠用了,忙要把自己的飯票奉獻出來。
“不用不用,謝謝你了小張,那啥,我們娘幾個飯量小,在家也吃這么多。”
這么小的窩頭,他要是吃飽了,沒三四個都吃不飽。
小張依舊覺得李縣長一家是因為節(jié)省,才吃的這么少,然后想到之前的陸縣長一家,尤其想到馮秀娥母女的奢侈,對李縣長這一家人的看法更好了。
正對著手里的窩頭,飯盒里的水煮白菜猛勁往下咽的李如歌要是知道小張是這樣想的,肯定會大大的給他點個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