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都是有私心的,李家莊的人現(xiàn)在的私心就是,只要能留住李富斌一家,他們就能跟著李副書記沾光,不然人都搬走了,還能算是他們李家莊的人了嗎?
這話讓李富斌和孫鳳琴真沒法和大家解釋,不過有人問起的時候,兩個人的回答都是一樣的,搬啥搬,在這住的好好的,上班又不遠(yuǎn),往那搬,他們一家哪都不會去的。
實際一家人也真是這樣打算的,在李富斌還在青山公社期間,尤其在那十年到來期間,他們一家還是待在李家莊比較安全一些。
不過這期間要是李副書記真就一步登天了,跟他閨女似的,連著跳好幾級,真就飛黃騰達(dá)了,去了縣里,或是去了省里,那他們一家總不能還住在李家莊吧?
夢想還是要有的,雖然不可能實現(xiàn)的那么快,幾年時間就干去縣里,省里那就更不可能了,但已經(jīng)深深愛上仕途這條路的某公社副書記,已經(jīng)在開始計劃自己的未來了。
和李老板不同,孫老師前世今生都沒什么太遠(yuǎn)大的抱負(fù),可以說,她現(xiàn)在就已經(jīng)活的很知足了。
突然間就多了好幾個孩子,現(xiàn)在連外孫都有了,甚至兄弟姐妹還一大堆。
這對于孫鳳琴這樣就想多幾個孩子,多一些親人的人來說,要說有啥愿望,那她的愿望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了。
所以搬不搬家,住在城里,還是住在鄉(xiāng)下,又有啥關(guān)系,只要能和她的幾個孩子在一起,孫老師住哪都行。
住哪里都行的孫老師也聽說大閨女回了,跟在山娃子小草身后,跑過來時,正好聽見她大外孫在背詩,哎呦呦,這小奶音,“鵝,鵝,鵝,曲項向天歌,紅毛浮綠水,紅掌撥清波……”
你看這些村民不懂啥是詩,但還挺會聽,一聽就聽出來了,問道:“山娃子說的是大鵝吧?”
哈哈,孫鳳琴哈哈大笑著豎了豎大姆指,“她嬸子你還挺厲害,居然一下就聽出山娃子背的是……大鵝!
山娃子大眼睛眨了眨,伸出小手拉了拉姥姥的衣襟,極其嚴(yán)肅的強調(diào)道:“姥姥,你說的不對,老爺說了,是詠鵝詩,不是大鵝!
“?是詠鵝,不是大鵝?哎呦你們看我大外孫,懂得可真多!
孫鳳琴同志咋可能不知道是詠鵝詩,這不是為了立人設(shè),就想先順著村民的話說,等回去的時候,再糾正過來,不然孩子還真以為是大鵝就不對了。
可沒想到她家大外孫這么不好糊弄,唉這孩子打開口會說話,吐字就特別清晰,而且還特別聰明。
山娃子的聰明,實際從幾個月的時候就藏不住了,只是那時他還不會說話,所以這件事只有他們自家人知道。
后來山娃子能開口說話了,幾個小姨小舅,包括李富斌那個姥爺,都搶著教他東西。
這么大的孩子,能學(xué)的肯定是從數(shù)數(shù)開始,從一數(shù)到一百,小如意和小東教小北的時候,順便就連小草山娃子一起教了。
然后的然后就是,山娃子現(xiàn)在都能數(shù)到一百了,小北和小草還得手指腳趾一起用,才能數(shù)到二十幾個。
也不對,小北現(xiàn)在不用查手指腳趾,也能數(shù)到三十幾了。
但和山娃子這個小天才比起來,五歲的孩子才能數(shù)到三十幾個數(shù),更突出了山娃子的聰明。
實際當(dāng)二姨的一早就看出自家大外甥是個天才,就給山娃子做了很多看圖識字的小卡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