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是姓陸的,雖然早都出五服了,但因為有周向陽在臨青縣,兩家也是有來往的。
有來往,也只是陸長林來省里開會,偶爾會抽個空過來看望一下老嬸子。
像今年這樣,夫妻倆帶著閨女,還拎著不少東西過來拜年,還真是頭一次。
周向陽一家是正月初二來的,打算住兩天再回去,陸長林夫妻帶著陸丹是初三來的,這兩邊要是沒商量好,別說周朝陽不信,就連周向陽都不信。
陸長林一家三口一進院,周向陽就意味深長的往馮娟那邊看了一眼,后者忙有些心虛的轉(zhuǎn)開視線,假裝沒瞧見丈夫那怨怪的眼神。
自家雖然住在縣城里,但自家爹可是縣長,陸丹可不覺得他們家比省城的陸家差到哪里去。
這不是她媽媽說了,如果她這次表現(xiàn)的好一點,說不定陸姥姥能說服周朝陽,他們那事就還能再提一提。
陸丹這半年也不是沒找對象,畢竟年齡到了,周朝陽又一直不答應(yīng),他們也不能在他這一棵樹上吊死。
甚至宋建那邊,馮秀娥都想撮合給閨女,可這死丫頭就是看不上人家。
然后又相看幾個,也試著處了兩個,都是各方面條件不錯的,可最終都被陸丹給作黃了。
馮秀娥也是實在沒招了,閨女過這個年都二十一歲了,再不找對象,好小伙都錯過去了不說,到時同齡的姑娘都結(jié)婚生子了,他們家這個還單著,這名聲還要不要了。
然后姑姑侄女一商量,覺得還是周朝陽最合適,這才有了這趟省城之行。
馮娟見丈夫的臉色不好,想過去和周向陽解釋幾句,說不是自己的主意,她也是沒辦法,姑姑求上門了,她咋說不幫這個忙?
再說這事又不是強求的事,你們不答應(yīng)就拒絕唄,有啥不高興的。
馮秀娥在醫(yī)療系統(tǒng)的工會工作,還是那里的一個主要領(lǐng)導,這些年鍛煉的,能把死人說活她不敢說,但能把活人說死,她覺得自己肯定行。
當初馮娟能嫁給周向陽,不就全憑她這一張嘴,愣是把一分意思都沒有的周向陽,說動了三分,然后就是水到渠成點事了。
女追男隔層紗這句話啥時候都管用,馮娟如此主動,每逢休息日都過來給周向陽收拾屋子,洗洗刷刷,還做的一手好菜,自己又到了結(jié)婚的年紀,就這樣,周向陽就娶了他們馮家的女兒。
馮秀娥覺得她能撮合成侄女和周向陽,就能撮合成閨女和周朝陽。
只是之前她一直端著女方家長的架子,覺得不能太過上趕著,不然被男方看低了,日后閨女在婆家的日子也不會好過。
后來又因為周朝陽屢次的拒絕,心里憋著一口氣,覺得自家閨女又不是嫁不出去,至于嗎?
可這個不爭氣的閨女,就喜歡周朝陽,她這個當娘的能咋辦,這才做出決定,要親自跑這一趟。
她就不信,就憑她這三寸不爛之舌,還能說不動陸姥姥這個老太太?
聽說周朝陽從小就聽他姥姥的話,還有就是他那個大舅的話,馮秀娥就是沖著這兩個人來的。
既然是帶著目的來的,這人一進來,就拉著陸姥姥噓寒問暖的問候了一番,隨后趕緊把陸丹拉過來,給陸姥姥做介紹:“嬸子您還記得這丫頭不?丹丹啊,幾歲的時候,您還抱過她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