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李家莊今年的產(chǎn)值這么高,那工分肯定也比往年值錢,所以家家戶戶,可以說,只要還能走的都來了。
這種情況下李如歌想用上學(xué)逃避勞動,這個秋天也做不到了。
因為一到秋收的時候,甭管小學(xué)還是中學(xué),都會給學(xué)生放幾天秋收假,到時老師都得跟著下地,你個當(dāng)學(xué)生的,那也是能干點啥就跟著干點啥。
本來李如歌就是個只有考試的時候才去學(xué)校的學(xué)生,這時候就更得跟著一起忙乎秋收的事了。
媳婦愿意感受這樣的氣氛,她愿意干就干吧。
可閨女不愿意干農(nóng)活,尤其秋收的活計,都跟打仗似的,李大隊長都怕哪個不注意,萬一刮著碰著他閨女咋整。
于是李大隊長就給李如歌安排一個她能干的活計,在地頭臨時搭了一個灶,把自家最大的那口鍋也拿來了,讓閨女在地頭負(fù)責(zé)給大家煮水喝,而且還是義務(wù)的,他閨女可是不要工分的。
李大隊長的理由很充分,年年都有人因為喝生水壞肚子,這樣不但個人遭罪,也糟踐錢啊。
你說你一會兒一趟茅房,是不是就耽擱功夫,是不是就少掙工分,所以就算誰壞肚子不用吃藥打針,那耽擱的工分不是錢?
李大隊長說的對啊,而且人家閨女那可是不要工分的,是在幫他們大家。
尤其當(dāng)干一氣兒活,大家都能喝上一碗熱水的時候,這種幸福感就更強烈了。
然后其他幾個小隊,也效仿四小隊,也都整兩個半大孩子,在大家干活的地頭上負(fù)責(zé)給大家燒水喝。
后來這幾天,李如歌又采了一些她認(rèn)識的草藥,比如蒲公英,不是給大家煮一鍋降火消炎的水,就是弄一些野果子,給大家煮一鍋酸甜可口的,這把大家給高興的啊,都嚷嚷著,要不就給李如歌幾個工分吧。
不要,咱們既然說了是為大家盡的義務(wù),就是義務(wù),絕對一個工分都不能要。
你說這種時候,整個秋收都沒見人的新媳婦陳巧珍跑來告狀,告的還是李如意……
都不用說啥,就看大家那表情,那眼神,就夠老鄭家一家羞臊的了。
鄭老太太都兩年沒下地了,今年都跟著一起來了,裝苞米不得有人裝啊,這活可是老人孩子都能干。
陳巧珍甩了一路的鼻血,這會兒那血早都止住了,不過她卻故意弄的滿臉都是,還真把大家嚇了一跳,尤其鄭剛,嚇的腿腳都不好使了,還以為自己媳婦被誰給打破相了。
跟在后面一起來的幾個小孩子,自然不能讓陳巧珍一人說,尤其李如意那張小嘴,叭叭幾句,就把事情的經(jīng)過都交代清楚了。
小如意是當(dāng)事人,她的話大家可以半信半疑,那小香的話呢,那可是你們老鄭家自己家孩子。
大家聽明白咋回事后,都不等氣的直翻白眼的鄭老太太開口,都指責(zé)陳巧珍,“你說你挺大個人,自己沖動打人沒打著,摔了一下,咋還能誣賴如意哩!
“就是啊,大人打小孩兒本身就是錯的,還想誣賴人家孩子,唉真不知這媳婦是咋想的!
這十來天待在娘家,陳巧珍幾乎就沒怎么出屋,捂的更白了。
然后和她們這些都忙了十幾天的人比起來,簡直就是白面和蕎面的對比,這讓一些大姑娘小媳婦更看她不順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