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有說家里有白菜,還是豬肉白菜餡最鮮亮,而且還不用出去借鍋,擱瓦罐就能煮。
不過苞米面煮餃,可不是大白面,那玩意下水可是很容易破的,別到時好不容易包頓餃子吃,都變成片湯了咋整?
人就是這樣的貪心,這有了豬肉,又想要是能有點大白面就好了,哪怕是一半苞米面,一半大白面也行啊,哎喲呦,那要是咬上一口,得老香了吧?
問誰呢?誰家現(xiàn)在有大白面吃啊,除非是李三爺家,和那幾位村干部家。
聽到這話的人,又嘻嘻哈哈嘲笑大家咋就不懂得知足哩,在別的村都餓著肚子的時候,咱們村過節(jié)還能殺豬分肉,這簡直就是做夢一樣的好日子,可知足吧,還想啥大白面,有苞米面就不錯哩。
苞米面肯定是有,前段時間家家戶戶用辣椒換的糧食,大多換的都是苞米面,而且那苞米面還格外的香哩。
午飯大家就著這個話題,喝的野菜粥,吃著摻了野菜的窩頭,都香的跟吃了大肉似的。
等晚上下工的時候,大家又聽說個驚喜,李大隊長也不知從哪里搞來的大白面,聽說這次要按人口分,說是一口人能分半斤哩。
我的天呢,那他們家十口人,豈不是能分五斤?
“那啥,他嬸子,是這樣算的吧?”
“我哪知道咋算的,反正一口人半斤大白面,肯定是夠吃兩頓餃子的了!
“兩頓?那你可說少了,在摻點包米面,四頓都夠了!
不過也有一些婆婆,藏著不給兒媳婦吃,不給孫女吃的心思,都開始琢磨開了,這些大白面要咋分配。
這種事在以前,那肯定是在正常不過了,她們這些當(dāng)婆婆的,連琢磨都不需要細琢磨。
這不是自打?qū)O鳳琴當(dāng)上這個婦女主任,就給大家定下個規(guī)矩,誰家都不許孽待苛待兒媳婦,對待孫女和孫子,必須要一視同仁,否則一旦有哪家的媳婦孫女告狀到她那里,她就去大隊長大隊書記那里申請,扣那家人的工分。
而且情節(jié)再嚴重一點,就不是扣幾天工分那么簡單了,她還會報去公社,抓人哩。
所以幾個剛剛動了這樣的心思,不想讓兒媳婦孫女吃餃子的婆婆,這會兒也都趕緊把那點小心思收回去了。
孫鳳琴說的話,那可不是說說就算了,那是說到就能做到,這事她是真能干得出來。
在大家終于有了過節(jié)的氣氛,走過路過都在議論明天能分多少大白面,能分多少肉,吃啥餡餃子的時候,孫鳳琴母女已經(jīng)烘烤一下午月餅了。
這要啥沒啥的時代啊,妥妥能把李如歌給逼成星級大廚你信不信?
他們家就大姐大姐夫分那兩張月餅票,大姐樂呵呵都給她了,她也樂呵呵的去了副食品商店,然后一聽就能買四塊月餅,李如歌徹底傻眼了,四塊?這夠誰吃的。
估摸到時真得用刀切了,還得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,大家嘗嘗味就行。
所以下午李如歌從城里回來,不但背回來好幾斤白糖,還找吳剛弄了些青紅絲。
至于花生瓜子,她空間里肯定是不缺花生,瓜子沒有就算了,她這還不一定能搞成呢。
吳剛一聽李如歌要做月餅,那是一點都不懷疑,他們家會做不成。
李嬸子那廚藝,做啥不行啊,小伙子很積極的幫著李如歌淘弄她需要的青紅絲,月餅?zāi)>,然后就一個要求,“到時能賣給我點不?不多,就十塊,不八塊也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