憑啥你李如霞能嫁進城里,我們家茹芳就嫁不得?
而且就李如霞那長相,要誰說,也是娶他們家如芳……
張秀英仗著自己娘家兄弟多,老李家不敢拿她咋樣,到了真急眼的時候,那真是誰的話都聽不進去。
后來聽說還是躺在炕上的李老頭急眼了,叫囂著要李富有和張秀英離婚,把她休回娘家去,這張秀英才老實下來。
李老頭那天房子倒被砸了一下,到現(xiàn)在都沒好,據(jù)說因為這一氣,更嚴重了。
見王菊花說的口干舌燥,李如歌趕緊給她㧟了一瓢水,倒進碗里端給她,“嬸子,你先喝點水,那啥,我想問問,最后那張家到底和哪一個定親了?”
“李如霞唄,最后還是你爺有力度,聽說差點用拐棍把炕砸塌,還說要把你二大爺一家凈身出戶攆出李家大院,這你那個二伯娘才消停下。”
呵呵,那還真有點可惜了,實際那家人要是定的李茹芳,這件事說不定最后還真能成。
因為李茹芳無論是長相,還是心眼,那肯定都比李如霞強多了。
所以李如歌總覺得這事不可能就這樣完結(jié),說不定還有續(xù)集呢?
不過她現(xiàn)在名義上還是李家大院的孫女,還是那兩個姑娘的堂妹,自然不能說出等著看笑話的話。
只是這個笑話要不要來的這么快,第二天一早,幾口人剛吃完飯收拾完,李如梅就顛顛過來傳話了。
“三叔,三嬸,我爺奶讓我過來告訴你們,今天如霞姐婆家來人過禮,讓你們一家早點過去幫著忙乎忙乎!
鄉(xiāng)下人訂婚,講究人家都是要過兩次禮的,這親事才能算成。
第一次過的是小禮,也叫定親禮,等要結(jié)婚的時候,還要過一次大禮,然后兩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一下細節(jié),最終把結(jié)婚的日子定下來,這門親事幾乎就是板上釘釘?shù)氖铝,大家就等著喝喜酒就行了?br>
沒經(jīng)歷過禮,只是口頭上應承的親事,那肯定是不保險的,無論男方還是女方,都是可以隨時反悔的。
所以說,李如霞所謂的定親了,也只是兩家人口頭上應承的,禮還沒過呢?
昨晚王菊花在他們家坐到她爹回來,才拍拍屁股離開,居然沒說到重點上。
見李如梅還愣在那里,一副不認識他們一家人的樣子,孫鳳琴笑呵呵的應道:“知道了,回去告訴你奶,就說我們一家肯定早點過去。”
美的你,還早點過去幫著忙乎忙乎,李老太太這是還當她是那個傻子呢?只要家里一有啥事,她就恨不得把所有的活計都扛下來,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。
李如梅被三嬸那陰嗖嗖的笑容給嚇的,終于清醒過來了,現(xiàn)在的三叔三嬸,包括李如歌和李如意,已經(jīng)不是以前一家人住在一個院里時那樣好欺負了。
她奶居然還想讓他們早點過去幫忙干活,這是不想讓如霞姐的親事順順利利定成了咋的?
想到會出現(xiàn)那樣的結(jié)果,李如梅又笑了,哼,定不成才好,她和李茹芳是一個娘生的親姐妹,當然還是希望自己的親姐姐能嫁進城里……
瞧著李如梅那張變化多端的臉,李如歌心里暗自好笑,之前所有人都說這姑娘是個聰明人,他們一家也認為李如梅是個好的,可實際,這也就是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,也只是會耍一些小聰明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