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頓瘋狂輸出之后。
朱元璋還雙手負后,兀自站在原地,連胸口都劇烈起伏著,顯然被氣得不輕。
或者更準確一些來說……
是因為他這后半生都很少遇到如此難以掌控的事情。
半年前自己給自己玩兒脫了算一回,可那時候至少他還是帶著寄托、希望和愿景,半推半就的,不似今日,他覺得自己預料到了一個滿目瘡痍的結果,還絲毫辦法也沒有。
陸威心道不好。
只能趕緊踏前一步,抱拳道:
“應天府陛下,終歸年齡還小、閱歷不夠么,經(jīng)驗和閱歷上的缺失,才會導致他判斷失誤 !
“說到底,應天府陛下也只是不希望大明皇朝真正的掌控權落于歹人之手,重壓之下無計可施才把主意打到這上頭來罷了,主意錯了,心卻是好的!
“便是未來真不小心把應天府給拆了,想必也不是他的初衷。陛下您何必為此而動這么大的肝火?”
“您也不好事事都要咱這位新君辦得盡善盡美不是?”
陸威耐心地勸導道。
既是為了平息朱元璋的情緒,可這一番話也說得誠懇、說得有理有據(jù),或者說,他心里就是這么想的。
也正因為這番話不僅有理有據(jù),還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兒上,效果倒也是相當?shù)牟诲e,只見朱元璋那種似乎無處發(fā)泄的暴躁,果然肉眼可見地平息了下來。
瞇著眼睛抿了抿唇,點頭道:“你這不說……咱差點還真忘了……咱大孫就是個半大孩子罷了,當皇帝這事兒也是臨時忙慌上的手,攏共才半年……”
“他已經(jīng)做得夠好了!
“倒是咱看他有條不紊、許多事情都能安排妥當,竟是忽略了這些,還隔著老遠對他發(fā)起了空脾氣!
“可惜人吶,總是容易得寸進尺!
一時之間,朱元璋都不由覺得有些恍惚了,也覺得自己對那個早慧的孩子……要求屬實高了些——這些棘手的事情, 又有幾個人能想得完美周全的?
想到這里,朱元璋覺得自己氣兒都順了許多,面上緊張的神情也舒展開來,目露釋然。
自嘲一笑,搖頭道:“咱此番決意回應天府去,不就是為了把那孩子缺少的閱歷和經(jīng)驗,通通都手把手教給他么?陸威,你說的話對極了!”
“這小子錯了主意就錯了主意,往后咱把該教的教給他……他還是能成為大明皇朝最英明的君主!
“難怪蔣瓛會安排你跟著咱來北平!
說這話的時候,他的語氣已然變得輕松了許多。
氣兒順了,連帶著對陸威臉色都好了不少,更是難得地夸贊了幾句。
陸威松了口氣,心下一喜,他太知道這句稱贊難得了,不過他明白分寸,面上只謙遜一笑,抱拳道:“陛下謬贊了,微臣也就是占了個當局者迷、旁觀者清的目光而已!
朱元璋深呼吸了一口氣。
釋然一笑道:“他把應天府拆了也就拆了吧,當初咱能從百廢待興把大明經(jīng)營到今天,京師直隸,多費些心思,重新再修起來也就是了,也算年輕人的一個教訓!
顯然,他也已經(jīng)給自己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。
朱元璋或許脾氣不好。
但絕不是什么鉆牛角尖的人,想開之后,開國皇帝的魄力,自然不會拘泥于一省一府之地。
陸威呵呵一笑道:“陛下您寬心些,微臣便也放心了,人無完人,天底下誰能一點不失誤的呢!咱應天府這位陛下,已經(jīng)不知道比古往今來多少皇帝厲害了,回頭有陛下您的引導和教養(yǎng),更當無懈可擊了,嘿嘿嘿!”
見朱元璋心情好了不少,陸威也嬉皮笑臉地拍了一串馬屁,把朱元璋和朱允熥這倆都給拍上了。
一下子讓朱元璋心里的郁結都去了七七八八。
爺爺看大孫,本來就是好也是好、壞也是好,朱元璋也不謙虛,挑了挑眉道:“無懈可擊的大明帝王,這孩子的確是有這資質的!
陸威也放下心來,抬頭往西看了一眼西斜的太陽,貼心地道:“陛下,這日頭開始往下弱了,天兒還不算暖起來,您這身子要緊,要不微臣伺候您回屋去?”
朱元璋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。
輕笑一聲:“呵!咱啥時候是那么禁不住的?冬天在屋子里躲雪,如今好容易見著日頭了,咱看著歡喜,像咱大孫,哪兒哪兒都那么亮堂!
他發(fā)話了,陸威也不敢忤逆,只能退一步道:“那微臣扶著您坐回去看,再拿條毯子蓋好!
慢悠悠地回了躺椅上,朱元璋還是略有些放不下地叮囑了陸威一句:“小狼崽子一心要用火銃和碗口銃那些東西對付淮西勛貴的事兒,你回信的時候和蔣瓛說道說道,讓他見機行事,在不暴露自身的情況下,盡量讓小狼崽子明白火器那巨大威力背后,存在的短板與弊端。”
“當然,一切還是以穩(wěn)健為主!
“雖然咱也不怕再把京師直隸一帶重新建設一遍,但若能避免最差的結果那當然是最好!
雖然朱元璋也明白人無完人這個道理,但他老朱家的大明江山,自然是少些波折才最好。
陸威應聲道:“是,陛下,微臣記下了,蔣指揮使向來是有分寸、敏捷機警之人,定然能拿捏好其中分寸!
蔣瓛的脾性與能力,朱元璋自然了解。
當下也不置可否,沒有再多說什么,而是自顧自地繼續(xù)往下翻了下去,只是再底下的,就是一張材質格外粗糙些、被疊起來了的大紙。
這自然就是每一次蔣瓛都要順勢捎帶給他的報紙了。
朱元璋雖然也愛拿這東西略作消遣,但這次,他卻并沒有立刻就翻開來閱覽里面的內容,而是有些意外地蹙起眉頭:“嗯?”
與此同時,還把手里的情報又粗粗翻了一遍,似是想要在其中尋找出什么東西。
陸威問道:“陛下……這情報有問題?”
朱元璋從頭翻到尾,再次翻到了報紙的位置,搖了搖頭:“每一張情報上的編號都是連貫的,沒少也沒缺!
說完他卻還是蹙著眉頭深吸了一口氣,道:“看來……小狼崽子正月初的時候出的那兩道難題……至今無人可解?”不錯,他找的正是這兩道題目的內容。
一個「通貨膨脹」、一個「劣幣驅逐良幣」,他只知曉其一卻不知曉其二,可也正是因為知曉了其中之一,更了解了這看似無厘頭的難題牽扯有多大,他才格外好奇這另外一道題的答案。
只可惜這次的情報里……并沒有消息。
這多少讓朱元璋心里有些空落落,跟小貓爪在撓一樣。
他摩挲著報紙那有些粗糙的紙面,沉吟了片刻道:“罷了罷了,這畢竟不是什么簡單的題目,旁人沒法兒一下子答出來才是正常的!
“咱大孫給了整整一個月的期限,時間還沒到,這么難的題目,舉國上下都不一定有人能夠解出來。”
“咱也急不來!
雖然他心里還是無比好奇這個答案,但同時也知道這兩道題目太過于另辟蹊徑,或者說太過宏觀,一般人即便日常生活都與這題目的答案息息相關,卻也難以注意到。
正所謂「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!
也是這個理兒了。
聽到朱元璋這么說,一旁的陸威卻不解蹙眉道:“陛下,我大明皇朝人才濟濟,自立朝以來,狀元、榜眼、探花……進士舉子一大堆,個個學富五車、才高八斗呢!”
朱元璋似有深意地搖頭一笑。
輕嗤了一聲,道:“那沒用!什么學富五車、才高八斗的,在這兩道題目上都根本沒有用武之地!這玩意兒啊……得有思路清奇的大智慧才行!”
說到這里,朱元璋嘴唇都不由自主地翹了起來。
連胸膛都格外挺了挺,滿臉都是驕傲和自得之意,就差把「啊對對對!咱大孫就是這有大智慧的!」這一串字寫在自己臉上了。
這話聽得陸威一愣一愣的。
一臉不解地道:“學富五車、才高八斗都沒用?陛下……這事兒怎么給您說得都有些玄奇了起來?”
在他的認知里,朝堂上那些出口成章、口若懸河的文人,那些通過恩科考試從整個大明皇朝選出來的進士們……就是天底下頂頂聰明的人了。
那般厲害人物都沒轍么?——他是有些難以想象的。
被陸威這么問,朱元璋臉上那股胸有成竹的自信,更是愈加濃厚了,輕笑著道:“要說玄奇也能說玄奇,一般人誰能想到他那思路上去?呵呵!
如此贊揚感嘆了一句,朱元璋面上的神色忽又認真了起來,帶著鄭重、帶著慨嘆、帶著發(fā)自內心的認可與贊同:“今日咱沒聽到關于這兩道難題的消息……不是好事兒,卻也是個好事兒。”
“呵呵,陛下,您又和微臣說起啞謎打起機鋒來了,咱是個粗人,可看不明白也聽不明白這許多,嘿嘿!标懲致牪欢,干脆有什么說什么。
朱元璋咋舌道:“嘖嘖,那么多狀元郎、探花郎的……那么多所謂學富五車的文人都看不明白,說明我大明皇朝在這事兒上還真缺人才!這自然不算個好事兒!
其實……除了對答案的好奇,他心里還有一絲期待——自家大孫提示都給出來了,總該有人格外聰明些,想到其中的玄機,日后也好為自家大孫、為大明效力。
而事實證明。
他們不僅沒有自己考慮到這一點的能力,就算是有了提示,都一樣考慮不到!
“只是另一方面,這也讓咱愈發(fā)看到,咱大孫能提出來這兩道難題的……難能可貴!咱大孫厲害,太厲害了——這便又算得是好事兒了,嘿嘿!”
朱元璋曾親耳聽到過其中一題的答案。
越是看到這題目無人能解,心里便愈發(fā)慶幸:要不是自家大孫天資聰穎,目光犀利又足夠長遠,竟然能在平常之中看出潛藏在最深處的危機和問題……大明往后一代……至多兩到三代之內,必得有經(jīng)濟方面的波折。
甚至到時候,這種波折和苦難開始壓迫大明百姓了,皇帝和朝臣都摸不著頭腦,看不明白怎么回事兒!
這是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——能想到這兒的,只有他的大孫,只有大明現(xiàn)在的新君!
別的任何人……
他的兒子們,勇武的也好、聰明的也好、機靈的也罷,誰當皇帝都想不到這上頭去;
大明的百姓臣民,就算是千挑萬選出來的,公認的那一批所謂「最聰明的人」,也想不到這上頭去!
換句話說——這個常人根本注意不到的大坑,沒了朱允熥,大明必踩!
“所以咱老朱家的大明江山,才非他不可!旁的任何人,誰都比不得,他老子……都不行!”
說起這句話的時候。
朱元璋的語氣之中帶著篤定,帶著斬釘截鐵,也帶著感慨、喟嘆、慶幸之意在其中……
朱元璋話音落罷,陸威不由暗暗深呼吸了一口氣。
「這話可說得太重……太沉了!」
「兩道題目的事兒而已,怎么說著說著就成了應天府那位少帝無可替代了?」
對此,他當然是一頭霧水的。
但他看得懂表情,聽得懂語氣——「可陛下他這一番話,十分有十二分的真切!」
所以陸威就是再不懂,心里再費解。
當下也是直接抱拳,恰到好處地應聲恭維道:“大明有應天府這般新君,陛下便是后繼有人,是有大福氣、大氣運之人!微臣恭賀陛下!”不懂歸不懂,該舔還得舔。
朱元璋抬起眼皮子看了他一眼,不屑一笑:“你是一點沒聽懂,純哄咱高興吧?”
被點破了,陸威心頭微微一跳,直接老實承認:“微臣是愚蠢蠢笨之人,腦子自然是轉不過來的,但微臣知道陛下您始終是英明的!
朱元璋卻是不按套路出牌,下巴驕傲一揚,竟炫起孫子來了:“不懂,不懂就對了!天底下就難有人比咱大孫更聰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