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朱允熥這副質(zhì)疑的樣子,傅友文下意識心里一緊,趕緊笑著解釋道:“回陛下,這個結(jié)果……此次抽檢其實便算是正常合格了的,火銃畢竟是一種十分精密的武器,不像普通刀劍一般,拿起來便可砍殺……”
傅友文剛解釋到一半兒,卻被朱允熥下意識說出口的話,給打斷了:“十分精密的武器?就一根炮管,裝些火藥、彈丸的,你管這叫精密?”
聽到朱允熥這番埋怨。
傅友文的臉色當場就不好看了,心里對朱允熥這話有一萬口槽要吐,都不知道該從哪兒吐起了。
「不兒?中央戶部的存貨,那已經(jīng)是整個大明最頂尖兒的了!在您這小祖宗嘴里,怎么說得跟些破爛兒似的?」
「方才場上的人操作您又不是沒看到。」
「這還不算精密?」
「我算是看明白了,這小祖宗只怕是在一下戰(zhàn)役記錄里,見到這些火銃、碗口銃的相關(guān)記錄與戰(zhàn)績,一時來興趣了,這才來倉庫這邊消遣!
「要么……就是因為對這些東西一知半解,所以誤以為這些東西是可以用來對付淮西勛貴的東西,以為這是什么“靈丹妙藥”般的存在,此刻才能說出這些話來!
「了解了些,但又不完全了解,這邊開始自說自話了。所以……老夫之前是不是想多了?」
「罷了罷了,有沒有對付淮西勛貴的辦法都在一邊,老夫也不能期望太高,只要陛下有這份心,就是好事了!
「……」
當然,傅友文心里雖然已經(jīng)在瘋狂吐槽了,可礙于這小祖宗的身份,只能全憋肚子里,神色訕訕地抿了抿嘴唇。
沒辦法,對于傅友文來說……
現(xiàn)今時代的火銃,就是最精密的玩意兒了,結(jié)果朱允熥把這些東西貶得一文不值,這當然跟傅友文的想法和認知完全相悖。
但這也不怪朱允熥。
要說精密……朱允熥見過比這精密一萬倍的玩意兒,這東西在他看來當然是再粗糙不過的東西。
這屬于跨越了幾百年的鴻溝了。
傅友文在心里一番大刀闊斧的吐槽之后,雖然很想懟朱允熥,可誰讓他是天子呢?得供著!所以傅友文只能暗暗深呼吸了一口氣,咬著牙自己消化了這股無名火。
然后擠出笑容,耐心地解釋道:
“回陛下的話,這火銃和碗口銃,看似簡單,里面的學(xué)問卻多著呢!
“這火銃響或者不響,與許多因素都有干系,譬如火藥和引線都容易受潮,引線的燃燒或許會不穩(wěn)定,填入的火藥量是否合適也取決于用銃之人的經(jīng)驗,再者填充入火銃內(nèi)的火藥也不是一定會和插入的引線接觸到……”
“凡此種種下來……任是誰來,也難保證這銃一定會響。一般來說,十銃之中,有五六響便已經(jīng)是極佳的狀態(tài)了。若是碰上潮濕天氣,這個數(shù)目,還得往下降!
看到傅友文這臉都憋得有點紅,一邊還小心翼翼解釋的樣子,朱允熥這才意識到……自己下意識有點「何不食肉糜」了,這時代的物質(zhì)條件、技術(shù)條件也就那樣兒。
而他曾經(jīng)司空見慣的一些東西。
則是經(jīng)過了幾百年的積累、幾百年的改進與發(fā)展,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迭代下來,的最終成果。
朱允熥點了點頭,平靜地應(yīng)了傅友文一聲,道:“好,朕了解了。”
朱允熥這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說法。
這倒是讓傅友文微微有些意外,原本還以為這小祖宗還準備繼續(xù)吐槽呢,不過這也好,傅友文自己也松了口氣。
朱允熥沒有再理會傅友文。
話音落下。
他便看著場中的雙目,微微瞇了瞇,目光之中露出一種意味不明的決然、興奮,與躍躍欲試!
決然,是無論這個時代的火器水平有多粗糙、低下,但他來了,就一定要把那幾百年積累迭代下來的東西,一步步具現(xiàn)在這個時代!
興奮,則是因為他知道,這一次,大明、華夏、漢土,即將在他的腳下,提前走出這些關(guān)鍵性的步伐!
帶著泱泱華夏一口氣多走數(shù)百年。
如何不令人激動與躍躍欲試?
目光凝然地望著場中那些在他看來十分粗糙的火銃、碗口銃,朱允熥沉默了幾個呼吸的時間,而后睫毛微微顫動了一下,收回自己走得有些遠的思緒和心神,也收回了目光。
著眼于當下。
「看他們放了一發(fā)火銃之后,都露出劫后余生的表情來看,顯然是在害怕炸膛。」
「傅友文剛剛沒有提到的還有一點,火藥用量的不穩(wěn)定、受潮……等各種因素,不僅會導(dǎo)致啞火,也有可能導(dǎo)致炸膛, 甚至一桿火銃多用些次數(shù),這炸膛的風(fēng)險就會慢慢增加上來!
「好在這一點,轉(zhuǎn)爐煉鋼法穩(wěn)定出鋼,已經(jīng)可以解決了,后續(xù)如果有需求,甚至還能讓煉丹司那幫人,深度研究不同強度與韌性的鋼,以適配不同場景的應(yīng)用!
朱允熥在心里暗暗思索著……
「所以接下來要考慮解決的……就是啞火率的問題。」
「剛剛他們填充進去的火藥,都是粉末狀的……我記得……十五世紀歐洲的火門槍能稍微降低些啞火率,是因為他們采用了更精密的鍛造工藝,以及顆;鹚。」
「不錯……顆;鹚帯
「回頭可以讓煉丹司那幫人想辦法改進改進!
朱允熥立刻有了主意。
也在心里暗暗記下了這一點。
實際考察觀看過之后,既是了解當前的火器水平狀態(tài),更重要的一點……是通過親身實地感受其中的困難、不足之處,如此他才更好針對性地想好改進的辦法,傳達下去讓下面的牛馬更好地完成他這個「甲方爸爸」的需求。
「除了火藥的保存狀態(tài)之外,傅友文剛剛還提到過……填裝的火藥量需要依靠使用者的經(jīng)驗,因此產(chǎn)生的推力,也全憑經(jīng)驗,不好控制!
「嗯……標準化!
「火藥用量的標準化要提升起來,一次放多少火藥,一定要有定量的標準。」
「將火藥按照一份的標準分裝好,使用火銃的人就可以直接把提前量好的火藥量直接加進去,增加穩(wěn)定性——歷史上的時間再往后推一推,歐洲人就是這么干的」
朱允熥自顧自地點了點頭。
又暗暗在心里記下了這個細節(jié),準備回頭差不多了就安排人開始著手把這件事情落實下去。
然后有些悵然地在心里暗暗吐槽道:「槍炮這種玩意兒,的確算是個精細活兒,要考慮的細節(jié)也極多,果然并非和前世看的那些小說一樣,隨隨便便就可以輕易手搓的。」
思索之間。
傅友文見朱允熥沒有再多說什么,一顆心便也放下來不少,直接讓下面的人繼續(xù)剛才的所謂「質(zhì)量巡檢抽查流程」,進行著第二輪的發(fā)射。
場上的人用工具將火銃銃管里的殘余物摳出來。
將管壁清理干凈之后,這才開始重復(fù)之前的動作,填裝粉末的火藥,用木桿壓實,填裝鐵丸,再次壓實,插入引線,打火折子,點火,射擊……
而朱允熥也十分認真地盯著每一個步驟看。
隨著第二輪先后不一的“砰砰砰砰砰——”聲響回蕩在整個試驗場地之上,朱允熥自顧自地搖了搖頭,呢喃道:“一發(fā)彈丸發(fā)射耗費的功夫、時間也太多了!
在這個發(fā)射速度上。
幾百年的差距,同樣是天差地別的,后世那些玩意兒都可以直接一頓“突突突突突突”的了。
而眼前這玩意兒……特么的算下來……大概一分鐘能有一發(fā)吧,兩發(fā)就頂天不得了了。
朱允熥雖然是自語,聲音不大,不過傅友文肯定是時刻關(guān)注著他的一言一行的,此刻竟是也聽到了,坐在看臺之上看著遠方,嘴角又抽了抽。
不過他也聽出這話是朱允熥在自語吐槽,他不想招惹,干脆當做沒有聽到,只在心里暗暗嘆了口氣,吐槽道:「這就是固定流程啊……慢,也沒辦法啊小祖宗!
而朱允熥嘴里呢喃著這個,他的眸子卻是微微一亮:「點火啊……這才是重點不是?」
之前那些都是格外注意到的一些細節(jié)。
火器真正的進步在于三點。
其中第一個點,就是點火方式的改進,最開始就是現(xiàn)在這個時代這樣,在管壁上打個孔,插線進去點火。
再往后,就是「蛇桿點火裝置」的出現(xiàn),通過機械裝置(蛇桿)將火繩壓到藥池,實現(xiàn)半自動點火。
這種點火方式不僅僅可以稍微提升射擊速度。
更重要的是……可以提升使用者的專注力,以及給使用者釋放出多余的精力去瞄準。
因為當下這種點火方式,使用者需要一手持槍、一手操縱火折子之類的外部火源點火,無法解放雙手,已經(jīng)需要一心兩用,更沒空去瞄準什么的了。
而半自動點火方式,則讓射擊者可以更加專注。
也是因為出現(xiàn)了這種點火方式,火器的使用上,才開始考慮增加準星與照門的事情,射擊精度從“概略瞄準”升級為“三點一線”瞄準。
至于「蛇桿點火裝置」之后。
就是燧發(fā)槍了,通過燧石(火石)與鋼片快速摩擦產(chǎn)生火花,引燃藥池中的引火藥,進而點燃槍膛主裝藥。
徹底擺脫火繩依賴。
即便在雨天或夜間隱蔽之處,都可以使用。
更往后的……還有「針發(fā)槍」之類的。
……
一代又一代的先進理念,一代又一代地迭代……一步造就了幾百年后各種先進的熱武器成熟發(fā)展。
不過相應(yīng)了,需要克服的技術(shù)難度也大。
「到時候,把這些從頭到尾的理念,都給下面那群牛馬一一介紹,不管白貓黑貓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,不管他們能理解到哪個程度,理解到哪個階段,只要他們能根據(jù)我提供的理念,造出來差不多能用的東西……就是進步!
「然后再一步步繼續(xù)往下改進、發(fā)展!
「歷史用了幾百年,現(xiàn)在有我這個催熟劑在,火器技術(shù),一樣能夠野蠻生長下去!」
「何不食肉糜嗎?朕必然要讓大明吃上這肉糜!」
朱允熥心里已然整理出來一個大概脈絡(luò)。
以及可行性方案。
當然,點火方式的改進只是三個最重要的點其中之一,不過是最合適的開端。
第二個。
則是從前裝槍到后裝槍的改進。
前裝槍,意思就是和現(xiàn)在這些火銃、碗口銃一樣,火藥、子彈,都是從銃口裝進去的,費時費力。
而后裝槍,則虛空一個可開閉的槍膛結(jié)構(gòu)(如橫楔式、旋轉(zhuǎn)式閉鎖機構(gòu)),實現(xiàn)彈藥的快速裝填與氣密性控制。
至于第三個……就更遠了,涉及到滑膛槍到線膛槍的改進,這其中的技術(shù)難度就更大了。
這些都是后話。
朱允熥只是在心里大致過了一遍,做到先在自己心里有個數(shù),沒指望這些東西能立刻被人搗鼓出來,只是作為一個往后的長期設(shè)想而已。
說到底。
一來,這些改進除了需要理念的支撐,還需要技術(shù)、生產(chǎn)水平的同步提升。
至于這二來……淮西勛貴嘛,打自己人也用不著這么狠,往后能用的、該用的,還得把他們變成自己手里的刀劍,不必讓這些刀劍直接折了。
正當朱允熥思緒已經(jīng)飄飛到不知何處的天邊之際。
耳邊傳來傅友文的輕呼:
“陛下……”
“陛下?”
聽到傅友文的聲音,朱允熥這才回過神來。
便聽得傅友文詢小心翼翼地問道:“陛下,此番抽檢試驗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了,陛下可還想繼續(xù)再看看?若是陛下想看,微臣這邊再安排!
今天親自來一趟,也親眼看過了,已經(jīng)有了足夠的收獲,至少他已經(jīng)對后續(xù)的方向心里有數(shù)了,該達到的目的達到了,也無謂繼續(xù)浪費時間了。
朱允熥看著場上大大小小,位置完全不統(tǒng)一的各種坑洞,緩緩地道:“不必了,朕已經(jīng)看過,心里也有數(shù)了,走吧,回宮!闭f話間,朱允熥嘴角不自覺噙起淡淡的弧度。
顯然心情還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