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風(fēng)凌冽,檀寧胸口處一團(tuán)火熱,仿佛又回到了與池真真在一起時,看到她便覺心中快活。
沒有她在的日子如同死水,惟有不放松追查人犯才能麻痹地活著,玉玄鑒雖然燒沒了,她卻回到燕京,往后見面的機(jī)會比從前多了,他希望如今日這般的巧遇能再多些。
這幾日他將第一樓被燒的事放在首位,畢竟事發(fā)之日是冬至夜,圣上因此龍顏不悅,他這里一直沒有頭緒,只叫人盯緊長公主與原慶。
原慶的嫌疑要少一些,因為若第一樓是他燒的,定然不會把“玉玄鑒”也燒掉,可也說不準(zhǔn)。
長公主那邊動靜比較大,她似乎也在追查第一樓失火的真相,難道她故作玄虛,為了撇清嫌疑才如此行事?
這卻冤枉了長公主,她無法忍受有人暗中陷害自己最心疼的女兒安華,才會用心追查真相。她讓人從安華縣主遺失的令牌查起,嚴(yán)審伯府的奴仆,尤其是安華縣主身邊服侍的人手。
伯府上下因此亂成一團(tuán),陸姨娘想將兒媳打發(fā)了的那些陰私話也翻了出來,不過長公主顧不上處置她,最終從安華縣主貼身服侍的婢女初蓉口中問出來,原來早在太后壽辰那日,安華縣主入宮的時候,掌管令牌的初蓉就把東西交給了一名宮侍。
長公主恨不能立時吃了初蓉,她只絕望地說那名宮侍說奉了圣命,當(dāng)時安華縣主被圣上喝斥,她們這些侍婢心中惶然,不敢多問便交了出去。等回到伯府,初蓉并不敢去觸主子們的霉頭,想等縣主心情好些再稟告此事,可沒等她說,長公主便將伯府查個底掉,似牽連出大罪一般,她更不敢說了。
聞聽與宮侍有關(guān),長公主一臉慎重,那天晚上的事還歷歷在目,她只顧著保住安華,可是沒料到,那時便有人在暗中埋線設(shè)局!
是誰?
長公主最先想到的便是檀寧,他自己燒了第一樓,然后栽贓給她的女兒?
可又是誰暗中將令牌送還回來?
事情越來越復(fù)雜,不僅沒查到是誰想栽贓陷害,還查不出來是誰將證據(jù)線索替他們隱瞞。
昨日長公主遣人給檀寧傳話,若此事是檀寧所為,那么她已識破他的陰謀;若不是檀寧所為,那便讓檀寧去查,錦衣衛(wèi)不是很有能耐嗎,這件事檀寧必須給她個交待,不然她便面見圣上,將全部罪責(zé)推到他身上。
她甚至考慮將太后壽辰那晚安華行事不當(dāng)?shù)呢?zé)任也安到檀寧頭上,定是他設(shè)計讓安華出丑,即便安華有錯。檀寧也要分提一半。
不得不說,長公主有點想法,檀寧接到傳話后陷入沉思,若長公主沒搞花樣,那么她一定已經(jīng)半瘋,居然想讓他給個交待,真是有其女必有其母,大的小的都有瘋病。
“大人,七寶居到了。”
檀寧下馬后命人將鋪子圍上,眼光不曾落到瑟縮跪著的掌柜身上,親自上樓拿人。
今番和上次威嚇原慶不同,錦衣衛(wèi)終于將冒認(rèn)池閣老后人的指使者找出來,那人與陳王府有關(guān),一切竟是原慶的吩咐。
雅間里,原慶依然正在暢飲,似乎沒有聽到樓下的嘈雜人聲,也沒有看到涌入房里的錦衣衛(wèi),他沖最后走進(jìn)來的檀寧舉杯,說道:“欽山,你又來了!
檀寧在屋中站定,看他氣定神閑的模樣,唇角忍不住浮起一絲嘲笑:“你我不是兄弟,亦非朋友,往后不必叫得如此親近!
原慶一想也是,將酒杯擲到一旁邊說道:“好,檀大人今日到訪為了何事?”
“我以為你心知肚明!
“我也以為上次已經(jīng)同檀大人談好了,井水不犯河水!
“你為何讓人冒認(rèn)遲飛鸞是池閣老的孫女?”
“原來為了這件事。”原慶恍然大悟,隨即笑道:“我瞧那老婆子找人有些辛苦,便幫了她一把!
他說得輕松,檀寧心中騰地冒出一股火,明知唐桓與他一直在尋找池家后人,原慶卻戲耍他們,當(dāng)真可惡!
他吩咐手下:“將原慶帶回去!”
落入錦衣衛(wèi)手中,勢必要讓他吃盡苦頭,原慶卻一臉不在乎,任人將他雙手綁在身后,押著他走到門口時,他才說道:“你不問問我,池家真正的后人在哪兒嗎?”
檀寧并不理會,冷峻的臉沒有動容,原慶見狀也不失望,笑了笑說道:“若是唐大將軍想知道,就來見我!
他似乎篤定自己會平安無事,檀寧看著他被押送出去,方才舒了口氣,來之前他已想通許多關(guān)竅,原慶必定有池家后人的消息,果然,他手中有籌碼。
若是他以此拿捏,還真的沒辦法收拾他,所以此刻檀寧沒有表露出半分急躁,先將人拿了再說。
——
燕京城過年的習(xí)俗與湘陽大致相同,池真真叫人準(zhǔn)備了許多年節(jié)之物,再加上方映畫、余家還有施娘子送來的,段氏連聲道盡夠了,只是過個年,用不著太隆重,家里已經(jīng)許久不曾這般熱鬧過了。
年二十九那日,家里一早來了客人,卻是等不及過年就來的余夫人,她還將余慧也帶來了,母女兩人氣色不錯,尤其余慧,她雖然還是很瘦,可與之前的蒼白虛弱相比,已經(jīng)好了八九成。
池真真的屋子最是暖和,還擺了許多零嘴,余夫人眼睛明亮,腰桿筆直,比起從前直來直去的脾氣,如今的她要飛揚(yáng)許多,臉上還多了些笑意。
“池姑娘,許久未見,我早想再見你一面。”
池真真感受到她的熱情,有些不自在地道:“夫人年底定然事忙,我本想著過了年再去瞧您的!
余夫人可不忙,雖然余大人給兒媳撐了腰,還懲治了自己的兒子,但是,到底心里還是向著兒子,所以余夫人在府里諸事都插不上手,她也不惱,人清閑了才能將心思都放在女兒的身上。
余慧坐到池真真身邊,將身子輕輕倚靠在她身上,輕聲道:“多謝姐姐活命之恩!
“別,我可什么也沒做,你們還是謝太子妃娘娘。”
“娘娘自然是要謝的,但若非你幫慧兒說話,哪里有活下來的機(jī)緣!庇喾蛉讼肫鹉菚r的兇險,便覺得陣陣后怕。
她雖然性子不夠柔順,但真沒有壞心眼,待家中庶女府中姨娘都還好,一點也不曾苛待,可就有那天生惡人,反過來害她的慧兒!
直到現(xiàn)在,余夫人提起余婉還是恨得不行,她道:“那丫頭從小得她父親喜愛,偏還來嫉恨慧兒,好沒道理,這會兒沒人保她,就叫她在監(jiān)牢里自生自滅!”
說到底都是她沒遇上個好夫婿,女兒受的罪吃的苦根源都在她爹那兒,都怨他將余婉養(yǎng)成了獨占寵愛的性子,把人給養(yǎng)歪了。余夫人在余家鬧起來的時候,說過合離歸家的話,旁人都當(dāng)她是在威脅余大公子,可無人知道,她是真動了心思。若不是余大人當(dāng)機(jī)立斷,她已經(jīng)離開余家了。
“余夫人,慧妹妹大難不死,必有后福,旁的人與事別放心上!
余夫人順了順氣,說道:“是這個理兒,可是住在余家總是會想起不痛快的事,我打算過些時日帶著慧兒出趟門,尋個好地方給她養(yǎng)身子!
至于余慧的年紀(jì)差不多該說親事,她也想開了過兩年再提,主要是過些日子余大公子就要回府,她真的不想再看見自己的夫君。
池真真問余慧:“慧兒妹妹,你的意見呢?”
余慧小聲答道:“我也想去外頭住,母親說她會陪著我!
她面色羞紅,似是為自己有這般想法羞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