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呂謙似是斥責的話語,此時懵懂恍若孩童的“張楚嵐”并不理解。
他只是歪著頭,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景色人物,注意力轉(zhuǎn)移的很快,宛如一只剛剛出世,效仿天地四方的猢猻嬰孩。
“呵呵呵......”
稚嫩的嬉笑聲從他冒著藍光的七竅中傳出,聲音空靈自然,但卻過于純凈,反而覺得更加瘆人。
此刻主宰著張楚嵐肉身的不再是他原本的【性】,而是那個原本盤踞在他丹田的道種,所結(jié)出的“假元嬰”。
那顆“道種”,或者說這部法門,乃是他爺爺張懷義臨死之前,借著馮寶寶之手,傳給張楚嵐的“老農(nóng)功”。
一開始,張懷義并沒有透露出這顆“道種”的名字,而“老農(nóng)功”這個名字,是馮寶寶根據(jù)這部功法的特征自己取的。
這部功法就像是播下一顆種子,然后自然而然地等待收獲,就和農(nóng)民種莊稼,最后收獲果實一樣。
可那顆道種成熟后,所結(jié)出的“果實”,乃是一個靈光活現(xiàn)的“假元嬰”。
并且這個“假元嬰”能夠化解別人的術(shù)法,將其打散回歸為最初的“先天一炁”。
在“假元嬰”的腹部,還有這一段殘缺不全的話,其中牽扯到“神明靈”三個字。
呂謙前世曾有不少人猜測,這部功法正是張懷義所創(chuàng)出的【炁體源流】,但也有不少人懷疑是無根生留下的【神明靈】。
可如今在呂謙看來,那些雖然有些許正確性,但也只猜中了片面,并不是真正的答案。
呂謙此時將雙手攏在袖子里,一雙赤金色的火眼金睛盯著此刻懵懂好奇的“張楚嵐”。
對方先是打量了一眼呂謙,然后轉(zhuǎn)頭看向周圍的其他人,視線不做停留地看向四周山谷的石壁。
隨著他的行動,原本不協(xié)調(diào)的肢體動作變得越來越熟練。
從最初強行套上大人衣服、蹣跚學(xué)步的嬰孩,漸漸變成了一個步伐穩(wěn)當?shù)挠淄?br>
仿佛在這片刻功夫,對方經(jīng)歷了數(shù)年時光,成長速度遠超常人所能理解。
仔細打量了片刻,呂謙雙目眨動,瞳孔中綻放的光芒隱退,他已經(jīng)確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【神明靈】什么樣的貧道不知道,可張懷義的【炁體源流】倒還真是人參果的草還丹法!
“假元嬰,實乃人參果,草草還了丹,卻不能收束五行五德,難成正果!
《西游記》中“萬壽山五莊觀”這一情節(jié),其中由“人參果”引發(fā)的劫難,讓師徒四人吃盡了苦頭。
其實這一情節(jié),說的乃是《中庸》中的一段道理,也是其中道家丹道玄妙的原旨。
《中庸》有言,“位天地,育萬物,立天下之大本而可以與天地參!
這段話說來玄妙,但其實說的也就是天地人之間的關(guān)系,與【盜天仙】之法中天地人三才相互和諧、相互盜取的理念相似。
但放在此處還是有幾分不同,此處對于這段話的理解,應(yīng)該關(guān)注最后的那個【參】字。
參字,在這里有兩個含義。
其一,【參】字同形古文的【叁】字,意為“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”的【叁】。
【叁】在這一過程中貫連最初的一,還有最后的萬物,既是一種虛數(shù),也是一種狀態(tài)。
對于普通人而言,他們走的乃是順天應(yīng)命之路,自然是由一到三,再從三到萬。
可對于自古以來的修行者們而言,他們走的乃是逆天改命之道,追求的是逆煉萬物,變?nèi)f為三,再從三返還為最初的一。
一者,先天一炁也,也是道家所言的【金丹之境】。
先天一炁自鴻蒙空冥之處而來,不分陰陽、不劃五行,指的也就是那鴻蒙始判、天地未分之時誕生的先天靈根——人參果!
書中那人參果,便是【金丹】的象征。
那怎樣才能逆萬為三、又返三為一,從而成就【金丹】呢?
或者說,怎樣的環(huán)境,才能養(yǎng)育出人參果樹那樣的先天靈根?
答案便是,萬壽山五莊觀!
在道門眼中,數(shù)字從一開始,達于五,極于萬。
也就是說,先天一炁先是演化出陰陽二者,然后又劃分出金木水火土五行。
自此之后,世間萬物都超脫不了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這五種屬性輪回。
萬物者,數(shù)之極致【萬】也,萬萬之數(shù),萬壽之山。
五行者,數(shù)之達點【五】也,五五之數(shù),五莊之觀。
集五行之力,逆煅萬物之靈華,從而能生長出那株先天靈根,人參果樹!
說的通俗些,便是用自身五行去逆反摶煉,從而成就自身的【金丹之境】。
這便是【參】字的第一重意思,用先天靈根人參果,去代指先天一炁。
至于【參】的第二重意思,便是“效法、參拜”。
《道德經(jīng)》有言,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。
《鐘呂傳道集》有言,修行者效法天地便可長生不死。
不管是修行者,亦或是普通人,他們?nèi)粝胍M步,必須效法天地、參拜自然。
人生長于天地間,采萬物之靈華供養(yǎng)自身,悟天地之道理豐富自身。
萬物之靈華可以簡單理解為人類在物質(zhì)層面的需求,天地之道理也可以簡單解釋為人類在精神方面的需求。
人類發(fā)展至今,在精神上有什么需求,又從天地間悟到了什么?
道祖老子已經(jīng)給后人留下了一份完美的答案,道德,不,應(yīng)該說“德道”!
德道,德道,既是道德、也是道理!
既然天地有自己的五行劃分,若要和天地齊平相論,那人是不是也有自己的“五行”?
仁義禮智信,五德也!
修行者,外修天地之五行,內(nèi)煉自身之五德,將這內(nèi)五外五合為一元,便是真正的【金丹】!
原著中,采摘人參果需要按照五行之理,可而師徒四人沒有五德與之匹配,唐僧畏懼、悟空惱恨、八戒貪婪、沙僧縱容。
所以師徒四人被鎮(zhèn)元子大仙捉拿鞭撻,靈根人參果樹倒塌,象征【金丹】自毀。
直到后來,觀音與蓬萊三仙外湊五行,師徒四人內(nèi)修五德,這才有了后來的人參果宴,也象征著【金丹】可成。
既然成就了金丹,可為什么呂謙還對這法子嗤之以鼻呢?
因為“人參果”還有個別稱,叫做“草還丹”!
草還丹,意思為潦潦草草地還歸金丹,也就是說還歸金丹這個過程并不圓滿,反而過于潦草粗陋。
所以,西行之路到此并沒有結(jié)束,在那之后更有重重劫難需要經(jīng)歷。
就好像如今張楚嵐面臨的處境,身體里多了一個“假元嬰”,這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那個“假元嬰”雖然也是張楚嵐自己性命相合的產(chǎn)物,但就像那被豬八戒囫圇吞下的“人參果”,潦潦草草,沒有滋味。
而且,這假元嬰還會和他搶奪身體的控制權(quán),也就是一命兩性。
如果不能將這個“假元嬰”壓下去,那日后張楚嵐的身體恐怕會無比熱鬧,再也不能清靜。
“罷了,終究是我打出來的,就當給老天師個面子,再把張楚嵐打回來。”
說著,呂謙緩步走上前去,臉上帶著誘哄小朋友的笑容,“小娃娃,看這里,叔叔給你看星星!
他原本攏在袖子里的雙手也跟著動了兩下,就好像要從袖子里掏出什么有趣的東西一樣。
懵懂無知的張楚嵐對呂謙笑容下的深意恍若未覺,反而一臉興奮地湊上前來。
呂謙見狀笑得更加和藹,藏在袖子里的左手蓄力待發(fā),瞄準張楚嵐沒被打的另一側(cè)臉頰。
“來,瞧好了,這回給你補對稱!
【龍虎秘傳 ?? 性命雙修掌 ?? 對稱修正式】
“啪!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昨天的第二更!
作者今晚進化,二更獸——???
至于進化成什么,就看各位讀者老爺提供的能量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