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性的災(zāi)難,各地自顧不暇,誰不捂緊糧倉保護本地群眾,怎么可能會讓給其他地區(qū)的。
即使國家爸爸發(fā)話,估計也是優(yōu)先調(diào)撥給大基地,輪到各市地區(qū)就更少了。
說到底還是要自救,哪能坐等爸爸投喂。
不管如何,姜寧相信哪怕地震到來,結(jié)局也會比上次好。
日子就這樣,過一天算一天。
張超他們離開,對姜寧也是有好處的,起碼不用再藏著掖著。
她將天臺的水塔收進空間,計劃將兔子們挪到1803養(yǎng),再把受精的雞鴨蛋跟鵪鶉拿出來孵,盡快實現(xiàn)雞鴨肉自由。
霍翊深中斷她的計劃,“你空間還有多少位置?”
姜寧不解,“你有新計劃?”
空間再大,也架不住兩個人狂塞,已經(jīng)沒有多少位置了。
霍翊深點頭,“我想去趟粵城或香山海邊。”
姜寧不解,“去海邊干什么?”
霍翊深居安思危,兩人囤的糧食不少,加上空間留了幾塊地種植,餓肚子倒不至于,但肉類還是少了,得提前做準備。
“內(nèi)陸城市靠山吃山,我們沿海只能靠海吃海!
耐旱紅薯生長周期長,城市無法源源不斷提供給幸存者食物,他們只能朝大海伸手要。
天災(zāi)兩年,尤其是冰封一年,沿海漁民沒法出海捕撈,不出意外的話海洋魚類會很豐富。
他這么一說,姜寧想起來了。
上輩子,確實有很多底層幸存者遷徙到海邊。
姜寧沒去,去了也沒用。
她不會捕魚,更沒有船。
即使?jié)O民有船能捕到魚,但兩手空空走到海邊,誰會給你換?
漁民又不是救世主。
但這次不同了,她不但有空間,還囤了不少物資,可以拿物資換海鮮。
姜寧愛吃海鮮,但海鮮價格不友好。
手里只有20萬,囤些雞鴨魚肉打牙祭還可以,哪里敢打海鮮的主意。
空間只有魚跟豬肉的是管夠的,其他肉類都很少,所以還是有必要豐富的。
姜寧想著找機會去一趟,空間位置雖然不多,但囤夠三人一狗吃到死的,還是沒有問題的。
可霍翊深接下來的話,卻讓她毛骨悚然。
“極熱災(zāi)害,會讓兩極冰川融化,遠古病毒極有可能會污染海洋,板塊大碰撞也有可能摧毀沿海的核電站,造成核泄露跟輻射。”
姜寧腦瓜嗡嗡作響,“……”
核輻射之類,只是霍翊深的假設(shè),那時他已經(jīng)死了,有沒有發(fā)生真不清楚。
但是天災(zāi)至此,要做最壞的打算。
姜寧渾身雞皮疙瘩,“所以,我們不僅要囤,還要囤很多?”
一旦海洋生物發(fā)生污染變異,人類食物將進一步匱乏。
如果有機會,要大囤特囤,除了自己吃還能拿出去交易。
別看現(xiàn)在吃喝不愁,可想要生存下來,僅有吃喝是不夠的。
如果真能活到板塊大碰撞那天,滄海變成桑田,陸地山川坍塌沉沒,囤的汽車又有什么用?
所以,還得繼續(xù)加裝備。
當務(wù)之急,是要把空間擴大,才能再次開啟喪心病狂的囤貨之旅。
除了糧食,極熱最缺的就是水。
而姜寧空間有帶水電,她最不缺的就是水。
別看鉆井機一天到晚忙不停,到處在各地區(qū)打井,剛開始也打到水了,可鉆井機還沒來得及撤,水源又消失了。
沒錯,地表水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。
錦榮小區(qū)所在的街道很幸運,沒排多久就輪到打井,居民每天可以憑身份證打一桶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