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月娟松了一口氣,點頭道:
“作為海外封國,每年進貢,也是必須的。其實,我們的兒子葉禪,掌管漢皇島,也已經(jīng)好幾年了。但是這幾年,都是朝廷在關(guān)照他,給他送了無數(shù)物資和移民。
至于進貢,真的就是個意思,微不足道!
漢皇島盛產(chǎn)紅寶石。
葉禪在漢皇島稱王,每年給朝廷的進貢,就是一船紅寶石,還有一些紅茶。
可是朝廷送給漢皇島的東西,就多了。
每年百萬斤鐵器,玻璃和瓷器,布匹和衣服,蚊帳和口罩,各類藥物。
還有每年的移民,也有好幾千人。
算起來,葉禪占了朝廷大便宜。
大宋島和大唐島,也是一樣的情況。
唯有天竺半島和交址,是被朝廷收割的。
葉坤笑道:“葉禪那邊,我也跟他說過了,不能完全依賴朝廷,要學(xué)會自力更生。因為,我死了以后,朝廷不一定還有那么大的支持力度了!
對漢皇島、大宋島大唐島的無限支持,朝廷和太子,都有意見。
他們對比夷洲島,認為夷洲島可以自力更生,漢皇島和大宋島大唐島,應(yīng)該也可以。
葉坤解釋過,夷洲島現(xiàn)在,有成熟的產(chǎn)業(yè)。主要是皮毛和皮革業(yè),很賺錢。
而且夷洲島的糧食,是完全自給自足的,還吃不完。
水果和漁業(yè),更不必說。
漢皇島和大宋島大唐島的自然條件,不如夷洲島。
距離華夏又遠,如果朝廷不支持,他們很難發(fā)展,甚至?xí)觥?br>葉坤必須給海外封國,都打下基礎(chǔ),讓他們能夠繁衍、發(fā)展,漸漸強大起來。
將來的事,自己就管不著了。
劉月娟點頭道:“從兒子發(fā)回來的電報看,自力更生,自給自足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沒有問題了。不過,漢皇島想發(fā)展更快,過得更好,就離不開朝廷的支持!
葉坤點點頭:“漢皇島最大的問題,還是礦產(chǎn)問題。沒有鐵礦和煤礦,就大大限制了發(fā)展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鐵礦,可以自己煉鐵,就解決了一半問題。
吃飯穿衣的問題,他們早就能夠自力更生了!
漢皇島面積大,人口少。
隨便開墾一些土地,都吃不完。
漁業(yè)資源,也是非常豐富的。
捕魚打獵,隨便搞搞都吃不完。
但是社會的發(fā)展,可不是僅僅為了吃飽飯。
不能煉鐵,就限制了科技的發(fā)展,最后只能落后挨打。
劉月娟也擔(dān)心,沉吟道:“漢皇島沒有鐵礦,葉禪和他的子孫,今后難有大發(fā)展。只怕百年之后,會……”
“島上一定有鐵礦,但是需要慢慢找!
葉坤安慰劉月娟:“百年之內(nèi),我們的子孫,絕不會自相殘殺。因為各自的地盤都很大,都要處理自己領(lǐng)地上的事情,根本就沒時間和精力,進行遠征。
而且,我也逼迫皇子們發(fā)誓,絕不互相征伐。我相信,子孫不會這么不聽話,對自己的手足開戰(zhàn)!
劉月娟點點頭,淡淡一笑。
葉坤又說道:“其實,天竺大陸上,我還打算派兩個皇子坐鎮(zhèn)。如果娘娘擔(dān)心葉禪在漢皇島缺乏資源,我也可以,將葉禪調(diào)去天竺大陸!
天竺大陸和華夏之間,隔著喜馬拉雅山,很容易脫離出去。
這片大陸上,必須安排皇子坐鎮(zhèn)。
但是葉坤一直沒有安排,就是猶豫不決,不知道派誰來才好。
劉月娟搖搖頭,笑道:“算了皇上,葉禪在漢皇島,也算是坐擁千里江山。他好好經(jīng)營,子子孫孫世襲罔替,在這一方土地上繁衍,與世無爭,也是最好的。
越是大陸,變數(shù)越多。稍有不慎,就會風(fēng)起云涌,造成百年混戰(zhàn)。葉禪天性淡泊,怕是守不住這么大的天竺大陸!
“那也好,我聽娘娘的!
葉坤拉著劉月娟的手:“對漢皇島的支持,我還會繼續(xù)增加的。我保證,葉禪有力量自保,也保證太子葉封,不會欺負這個弟弟。”
“多謝皇上!痹戮暌恍Γ熘~坤的手:“明天,我們一起去縣令大院吧,多年沒有回來了,有時候,做夢都會夢到故鄉(xiāng)!
“行,明天陪你在大院里,住一晚,重溫舊夢!
“去,越說越不像話了!痹戮昴樕患t。
次日。
葉坤先陪著大家去逛街,大街小巷,都走一走。
街上很熱鬧。
因為千壽宴的布告,已經(jīng)發(fā)布了,讓大家積極報名。
當(dāng)然,報名也是有門檻的。
要求男性,身體健康,七十歲以上。
平野縣現(xiàn)在有好幾萬人,選出一千個七十歲以上的老頭,還是很容易的。
布告一出,就有很多人在報名處排隊了。
大家都知道,和皇上在一起吃飯,肯定有賞賜。
不吃白不吃啊。
葉坤在報名處看了看,對朱成榜說道:“如果報名人數(shù)太多,就多安排幾百個名額吧。否則,冷了鄉(xiāng)親們的心。”
朱成榜苦笑道:“皇上,超過一千五百人,只怕不好安排。”
葉坤點頭:“那就控制在一千五百人之內(nèi)。錢不夠,我再給!
離開報名處,葉坤又去看菜市場。
現(xiàn)在的平野縣,有三個菜市場了。
城內(nèi)兩個,城外一個,都很熱鬧。
在菜市場入口,姜有容看見一個賣豆芽的小媳婦,大約三十出頭,吃驚地叫道:“你是巧珍?怎么過了這么多年,還是不見老?”
當(dāng)年,姜有容在平野縣,也是有一些朋友的。
比如那個巧珍,就經(jīng)常給姜有容送新鮮的芽菜和蘑菇。
小媳婦一愣,隨后施禮道:“您是皇后娘娘吧?我不是巧珍,是巧珍的女兒。母親年紀大了,在家里養(yǎng)老,這個賣菜的攤子,交給了我!
“原來是巧珍的女兒,怪不得一模一樣!
姜有容掩口一笑:“你母親還好嗎?我以前,和你母親很熟悉的,她經(jīng)常給我送菜!
“謝謝皇后娘娘惦記!
小媳婦再次施禮,笑道:“我母親一切都好,就是耳朵有些背。跟她說話,有些費力!
姜有容笑道:“你母親,現(xiàn)在住哪里?我想見見她!
小媳婦笑道:“皇后娘娘,我母親也想拜見你,給你磕頭。聽說你來了,她最高興,一大早就去了老縣令大院,在那里等著!
一邊的小姑娘臉色漲紅,小聲說道:“皇后娘娘,我們還以為您……忘了我外婆了,沒想到、沒想到……”
姜有容笑道:“小丫頭,快帶我去見你外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