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么快?家具什么的都安排好了?”
“嗯,明天打算搬家,到時候請咱們一起過去吃個飯,就當(dāng)是溫居了!
換了這么好的新房子,肯定是要暖房的,這是自古以來的規(guī)矩。
鄭望舒也是打心底為六子高興,不對,現(xiàn)在不能叫人家六子了,應(yīng)該叫六爺。
“那明天我就不去廠里了,我跟你一起幫六子搬家,到時候去那邊幫忙布置布置,明天咱們再去商店看看,給他添置一些東西!
鄭望舒沒拿六子當(dāng)過外人,現(xiàn)在看到他搖身一變成了有錢人,還找了那么好的對象,心里也是為他高興。
自己身邊的人都過得這么好,鄭望舒覺得太幸福了。
“行,那明天一起過去!
第二天,兩口子一早就出門了,先去商店采購了一些擺件,隨后才去六子家里幫忙。
老太太人逢喜事精神爽,病情好多了,最近都能背著手出去找人聊天。
幫著把東西搬過去后,鄭望舒把他們買的東西拿了出來。
“六子,這是送給你的禮物,恭祝你喬遷之喜。”
六子撓了撓頭,“嫂子,謝了。”
張小穎見狀連忙接過,嘴里也說著謝謝,找了個地方,把東西擺放好。
現(xiàn)在張家人還沒過來,打算晚點再出發(fā)。
院子里就他們幾個親近的。
鄭望舒看著這規(guī)整的四合院,越看越喜歡,六子都懂得投資了,她可不能落后,現(xiàn)在手里已經(jīng)有了不少錢,回頭看看位置,也買上兩套,用不了幾年就漲價了,等到了后世,那更是天文數(shù)字。
一行人坐在客廳,吹著小風(fēng),喝著涼茶,別提有多舒服了。
下午的時候,鄭望舒他們幾個便張羅著炒菜。
本來六子是打算去飯店買的,可張小穎也想跟著下廚學(xué)習(xí)學(xué)習(xí)。
鄭望舒廚藝好,但現(xiàn)在下廚比較少了,平時太忙,根本沒那個精力。
但今天畢竟是個大喜日子,她就想著露一手。
正忙著呢,張小穎父母跟哥哥也過來了,張母見狀也趕忙進了廚房幫忙。
張父和張小龍則在院子里跟六子說話。
張小龍現(xiàn)在說話客氣多了,估計也覺得六子挺有出息。
六子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租下了一塊空地,打算建廠子,機器什么的也買好了。
張小龍最近不忙,有時候也過去幫著做些事情,奇跡般的,兩人關(guān)系竟然越來越鐵了。
張父也是滿臉含笑,雖然六子是沒文化了些,但別的方面真是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,女兒嫁過來他們放心。
沒一會兒飯菜上桌,大家齊聚一堂,男同志喝酒,女同志喝茶,一邊吃飯一邊聊天。
說著說著,張小穎突然提起了王春娜。
男同志對這些話題不感興趣,鄭望舒卻是豎起了耳朵。
“那個王春娜還沒老實嗎?上次都被你那么教訓(xùn)了!
看到鄭望舒感興趣,張小穎一臉神秘地湊過來說道:“你是不知道,為了能過上好日子,她是不擇手段,聽我同學(xué)說,她在外面又找了個男的,看那樣子都三十大幾了,那男的還有車,沒事就接她出去吃飯!
鄭望舒一聽,立刻瞪大了眼睛,“那男人應(yīng)該是有婦之夫吧?她這是給人當(dāng)小三?”
“我覺得也是,都快四十歲的人了,條件又不差,怎么可能沒結(jié)婚嘛,王春娜估計也清楚,可為了錢,什么事都干得出來。”
鄭望舒嫌棄地皺了皺眉,按理說王春娜一個大學(xué)生,就算原生家庭不好,大學(xué)給補貼那么多錢,她又有文化,當(dāng)家教也能賺不少。
就非要通過男人來實現(xiàn)自己物質(zhì)需求嗎?吃一次虧不長記性,還要吃兩次。
做小三哪有好日子過?總有一天人家原配要知道,到時候鬧到學(xué)校里,這可不是丟人的事了,可能會被學(xué)校開除。
寒窗苦讀,好不容易考上大學(xué),最后落得這么個下場,圖什么?
“這種人總有一天要吃大虧,不理解,但尊重,等著瞧吧,總有一天得鬧到學(xué)校。”
張小穎也是贊同點頭。
兩人聊著八卦,周景川他們則聊起了六子開廠子的事。
六子這個人還是比較有想法的,雖然有周景川提點,但他自己本身也很有頭腦。
張父張母對這個女婿,那是越看越喜歡。
知道賺錢就算了,對老太太很孝順。
就吃飯的功夫,又是幫老太太盛飯,又是幫老太太擦嘴,把老太太照顧的十分好。
這么有孝心的孩子,以后對他們也差不了。
吃完飯后,大家又坐在客廳聊天。
鄭望舒拍了拍周景川,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:“回頭六子要是還想賣小黃魚,你記得給咱們留上兩塊,這東西好,用來做首飾或者收藏都挺好的,以后買肯定要漲價!
鄭望舒決定開始投資,買點黃金買兩處宅,這可都是資產(chǎn)呀,回頭再去買點郵票。
她知道有些郵票放在后世很值錢,收藏意義極高。
鄭望舒說的話,周景川從來不質(zhì)疑,媳婦兒想要什么,他有那個條件就給買。
媳婦兒說黃金好,那就買,哪怕沒用在那擺著也行。
等從六子家里離開的時候已經(jīng)很晚了,周景川喝了點酒,是鄭望舒開的車。
回到家兩人洗漱了一下,幾乎是倒頭就睡。
忙活了一天太累了,多虧有婆婆給看孩子,不然真受不了。
睡覺之前鄭望舒還在心里盤算,到時候買兩根金條,拿一根送給婆婆。
婆婆帶孩子這么辛苦,該給的東西不能差。
鄭望舒從來不覺得婆婆幫忙帶孫子是應(yīng)該的,父母的責(zé)任就是把自己孩子養(yǎng)大,如今他們的任務(wù)已經(jīng)完成了。
三寶和四寶是她跟周景川愿意生的,作為父母,照顧孩子是他們的責(zé)任。
公婆愿意幫忙,那是情分,不愿意幫忙,也在情理之中,最多鄭望舒在他們老后不幫著養(yǎng)老就行了。
因為她以后要是當(dāng)了婆婆,可不想把時間都綁在孫子孫女身上,她還想舒舒服服活兩天呢。
果然老一輩的思想雖然封建,但公婆是真用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