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他不同,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御史,只要他能抓住這次的機(jī)會,讓文相記住他,讓朝中清流記住他,自有光明前途等他。
至于說得罪了皇帝,得罪了當(dāng)朝太子,當(dāng)御史的想要得到皇帝青睬,那才叫做夢呢。
想到這里,劉靖臣在暗中嘆息,孔清著實(shí)有些老了,沒了當(dāng)年那份勇往直前。
要放以前,就算文昭然不派人過來,孔清都能親自出馬彈劾皇帝昏聵!
現(xiàn)在這人嘛,可能是有了進(jìn)內(nèi)閣的想法,孔清有點(diǎn)不敢得罪皇帝了。
畢竟內(nèi)閣的閣臣除了百官推舉之外,還必須有皇帝點(diǎn)頭。
孔清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站在文昭然一系里,還算挺重要的人手。
以文昭然對孔清的欣賞,百官推薦閣臣的名單上,一定會有他的名字。
然后孔清就剩下最后一步了。
皇帝首肯。
問題來了,孔清若是上表彈劾,不用問,皇帝必然氣極。
皇帝都對他生氣了,孔清入閣之夢,是半點(diǎn)可能也沒有了。
劉靖臣猜到了這一點(diǎn),可問題是,孔清從頭到尾就沒想明白。
他想入內(nèi)閣,人家文昭然憑什么歡迎他啊。
像禮部尚書劉子奇,對文昭然言聽計從,辦事也精心。從來不像孔清似的,得文昭然推一步,走一步。
人家眼里有活,都不用文昭然放話,劉子奇就能沖鋒在前。
有這樣的人在前,孔清再如保,也排不到人家前頭去。
所以,得罪皇帝,得罪太子,在劉靖臣看來,不失為一條結(jié)交百官的康莊大道。
誠然聽從文昭然的命令彈劾太子,逼著司徒劍南入城,會得罪皇帝,得罪太子,以至于前途無望。
但他卻忘了,得罪皇帝后,他能得到滿朝官員的感謝。因?yàn)槲恼讶唤杷职l(fā)作,目的就是將司徒劍南手里的銀子送進(jìn)國庫。
想想看,國庫一旦有了這么多的錢,自然要是發(fā)下去,給各級官府使用的。
比如說興修水利,比如說賑濟(jì)災(zāi)民,興教興學(xué),招募士卒等等。
這些事都是要花錢的,各官吏在將錢花到正事之余,自然也能從中撈上一筆。
而吃水不忘挖井人,這么多的人從國庫里得利,難道這些人能忘了他孔清不成?
這便是孔清對于百官的恩。畢竟沒有孔清沖鋒在前,這錢也進(jìn)不了國庫啊。
可能有人說,以元康帝對太子的喜愛,天下早晚會是太子的。
得罪了太子,比得罪了當(dāng)朝皇帝還要嚴(yán)重。
可在劉靖臣看來,太子此時的勢力并不算大。
朝中依然還是以前的世家文人派系,和武臣勛員派系為主。
前者是以文昭然和四皇子為首。
后者是以陳籍和大皇子為首。
至于說齊國公司徒長空,他們屬于中立的保皇派。
像司徒劍南,皇帝讓他進(jìn)錦麟衛(wèi),他便進(jìn)了,哪怕此舉會影響他未來的前程。
齊國公府由上到下,沒有一個人會反對。
因?yàn)檫@些人忠于的是龍椅上的皇帝。
司徒長空作為大康活著的軍神,打過的戰(zhàn)局無數(shù),勝多敗少。
但是皇帝不樂意讓他帶兵,還覺得他在大康軍隊里的影響過大,于是高高封個國公爵。
都不用皇帝暗示,司徒長空就退回齊國公府,一般情況都不出府了。
如此一來,司徒長空手里兵權(quán),算是交給了朝廷,交給了皇帝。
當(dāng)初唐安跑京城來折騰,慫恿太子立功勛,下江南賑濟(jì)災(zāi)民。
這種時候,沒人看好唐安和太子二個小孩子。
又是皇帝指派,將司徒劍南派到了太子麾下。令其幫扶太子,保證太子的安危。
司徒劍南二話沒說,就去了江南。
等到他壓運(yùn)銀兩入京,在太子說明,這銀子是給皇帝的。他便興夜兼程,以最快速將銀子運(yùn)進(jìn)京。到了京城后,誰也不找,直接給皇帝去信,和皇帝商議,這些銀子該如何入庫。
可以說,司徒一家很忠心,是;侍。
也就是說,司徒氏根本不是太子的人。
太子手里有誰呢?高飛英算一個。因?yàn)榇巳耸芊馓由俑担腔实勖鞔_點(diǎn)出,給太子的軍方人士。
再就是唐安了。
商戶子唐安,在朝堂上根本沒什么根基。
再有就是七公主了,這位七公主劉靖臣有耳聞,可七公主再厲害,是元嫡所出的公主,陛下對其極寵愛?善吖饕采喜涣顺,當(dāng)不了封疆大吏。只能在私下里幫著太子做一些小事。
就這樣的太子,又能將孔清如何?
太子梁乾連自己屁股下的椅子都沒坐穩(wěn),還想對付御史臺,這不是天方夜譚嘛。
那小太子巴結(jié)孔清還來不及呢,怎敢輕易開罪御史的嘴!
劉靖臣心里鄙夷著孔清的患得患失,卻沒敢說明。
他能說什么呢?
說孔大人,您別在意得罪皇帝這一中,進(jìn)不了內(nèi)閣就進(jìn)不了內(nèi)閣吧。反正文相也沒打算讓您進(jìn)閣。
這話一出口,劉靖臣直接可以回家吃自己了,他再是孔清的心腹嫡系也不好使!
劉靖臣轉(zhuǎn)轉(zhuǎn)眼珠,建議道:“大人,要不大人您的折子,由下官上吧。
下官可以頂在第一線,大人您只要出面幫著下官說幾句話,不叫陛下直接將下官拖下去就行。
反正文相要的只是一個借口,無論是由誰出面都可以。”
孔清挺心動的,他猶豫了一下,“這……
還是到時候再說吧。
文相親口吩咐的事,本官還是要做的。”
劉靖臣想了想,道:“大人可是覺得下官職小位卑,彈劾太子的份量不夠?
可有文相在,大人您根本不需要考量這些。文相讓咱們彈劾,只是想要一條借口,能將司徒劍南調(diào)離營盤。有下官出頭,這借口已經(jīng)有了。
大人出不出面,已不重要!
孔清想了想,依然有些遲疑。
“還是算了,文相親自派人過來通知,本官要是連面都不露,文相必然會生氣。
靖臣你的心意本官領(lǐng)了。
這樣,你等本官出面后,你再站出來接著彈劾司徒劍南。
本官會再通知御史臺里的年輕御史,到時你混在他們之中,就不會那么顯眼了。
靖臣,得罪皇帝,得罪太子的事不是那么好出頭的。本官出頭,那是本官沒有辦法。
唉!你且回府吧。等會記得聽城中鐘響。
一旦文相那邊開始行動,登聞鼓被敲響,皇帝一定會開大朝會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