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官海棠很快就離開了大殿。
她最終也沒想明白為何義父朱無視沒有匯報寧王的情報。
但經(jīng)過這次的覲見。
上官海棠卻隱約猜測出義父為何會舍棄一切。
只因...
陛下是真正的天生王者。
那種霸道冷厲的氣質(zhì),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自信。
盡皆都讓上官海棠為之驚異,也讓她為之愈發(fā)敬畏。
以陛下如今展露出來的底蘊跟權(quán)術(shù)。
義父便是留在這朝堂之上又能做什么。
而且..義父恐怕也未必真就猶如表面那般忠肝義膽。
....
大殿之中。
朱厚照也沒有繼續(xù)修煉,他亦是在想此前寧王造反的事情。
這件事固然對他而言不是什么大事。
但卻也讓朱厚照徹底看清了如今大明的情況,更是知曉了自己要做什么。
“若想一統(tǒng)九州,朕所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!
“權(quán)勢二等?”
“根本不夠!”
“唯有讓皇權(quán)至高無上,一言令下,萬民皆從,方才能夠改變這個大明!”
大明建立距今已有百來年。
經(jīng)歷過朱元璋、朱棣的全盛時期,也經(jīng)歷過土木堡戰(zhàn)神的低谷時期。
在這百來年時間之中。
大明的軍隊雖依舊保持高昂的戰(zhàn)意,但是文官集團已明顯腐敗不堪。水太涼那種貪生怕死的軟骨頭或許還沒有成為大明主流。
但是首輔楊和廷這種沽名釣譽的清流卻已是主流。
甚至是類似奸臣嚴嵩這般的貪官之人也是比比皆是。
而在此方綜武世界,大明的局勢要比歷史上更加危機。
歷史上朱厚照時期還能依靠強盛的底蘊再延續(xù)百年。
可如今呢?
大秦、大漢、蒙元、大宋、大唐。
這些國家哪一個是省油的燈。
又怎么可能坐看大明慢慢衰弱?
“朕還是太過缺乏人手!敝旌裾彰碱^微皺:“曹正淳此人雖已成為忠犬,但他的能力太弱,數(shù)十年的天罡童子功也不過是大宗師的戰(zhàn)力,為人做事也只是單純憑借著一股奸詐狠辣,根本沒有真正大宦官那種心術(shù)跟手腕!”
“朱無視雖是可用,但也得等他回歸東瀛,徹底認命之后才能用!
“諸葛正我...此人忠誠于國大于君!可用,但可不重用!”
“首輔楊和廷亦是扶不上臺面!
“王陽明雖是有圣賢之姿,但終究還沒有徹底起勢!”
“楊和廷執(zhí)掌的六扇門,雖有捕神等人可用,但也不堪大用。”
“目前唯一能重用的也就是徐堰兵這個莽夫...”
朱厚照細細盤算自己手中的勢力后,便轉(zhuǎn)而尋思自己要面對的事情。
焱妃這邊是背靠大秦,暫時需要應(yīng)對的也就是陰陽家、羅網(wǎng)的高手。
黃蓉?zé)o需理會。
師妃暄這邊的佛門雖是個麻煩,但相距太遠也是無需理會。
真正值得重視的就是寧王造反、蒙元之事。
還有就是紫禁之巔...
天外飛仙,一劍西來!
這場注定揚名天下的對決,朱厚照并不打算阻止。
哪怕在紫禁之巔上舉行這般對決有些踐踏皇室威嚴。
可那又如何,皇室的威嚴從來不是別人給的。
而是自己爭取的。
只要朱厚照擁有無敵于天下的實力,誰敢輕視?!
相較于些許有損皇室威嚴,朱厚照更加重視實利。
他需要這場紫禁之巔,將紫禁城之中的那些魑魅魍魎盡皆一網(wǎng)打盡。
無論是陰陽家、還是羅網(wǎng)、佛門、趙敏這些人想來都不會錯過這場盛宴。
那時。
也是朱厚照一網(wǎng)打盡之時。
....
“所以說目前首要做的還是抓緊修煉,其次就是提升權(quán)勢!
“只要伴隨著一次次簽到!
“朕便可無視一切!”
“至于說人手,亦可從陰陽家、羅網(wǎng)這邊下手!
朱厚照臉上浮現(xiàn)出一絲笑容。
驚鯢跟焰靈姬出現(xiàn)在焱妃寢宮的消息對于他而言并不是秘密。
這兩人在秦時明月之中可都不是什么忠誠大秦之人。
便是焱妃也是如此。
甚至整個陰陽家又有多少忠誠大秦的人,羅網(wǎng)之中反骨仔難道少了?
這些人都可以成為朱厚照的勢力。
更何況大明之中這些勢力雖是不堪大用,但亦可作為提升權(quán)勢的手段。
“今夜便讓焱妃侍寢!看看這位焱妃的心思到底如何!”
朱厚照傳令下去。
很快。
消息便傳入了乾清宮之中。
焱妃面色平靜的接受了旨意,并未多說什么。
東皇閣下既已下令,她自是沒有絲毫選擇,唯有奉命行事。
只是她內(nèi)心卻對東皇閣下的怨恨愈發(fā)濃郁。
....
與此同時。
楊和廷所執(zhí)掌的六扇門。
諸葛正我所在的神侯府。
盡皆都得到了上官海棠傳遞過來的情報,同時傳遞而來的還有陛下口諭:若是神侯府、六扇門不能發(fā)揮職能,日后大明便無需再有什么所謂的神侯府、六扇門!
這般嚴厲的措辭。
若是在前日朱厚照剛剛登基之時。
諸葛正我跟楊和廷自是不會太過在意,只是當(dāng)做少年君王意氣用事而已。
但在朱無視剛剛南下東瀛的情形之下。
沒有人敢無視陛下的旨意。
尤其是寧王造反此事太過重大——勾結(jié)異族、意圖弒君、養(yǎng)兵造反!
這是什么罪責(zé)!
六扇門跟神侯府居然沒有絲毫情報稟報上去。
這又是什么罪責(zé)!
因而無論是諸葛正我還是楊和廷第一時間便上書解釋,并且將有關(guān)寧王的情報一并奉上,他們并非是沒有調(diào)查到寧王的野心,只是正如同朱厚照此前所言,這藩王造反的事情在大明朝還少見?寧王也不過只是有造反之心,但無造反之實!
至于說勾結(jié)異族、意圖弒君!
他們是真沒有查到半點情報。
寧王遠在江西。
紫禁城近日又是接連大事發(fā)生,諸葛正我跟楊和廷哪有什么心思關(guān)注寧王。
....
對于楊和廷跟諸葛正我的解釋。朱厚照也僅僅只是將他們的請罪奏折隨手丟在一邊。
而后就看向系統(tǒng)閃爍的信息——今日已是登基第四日!
可以再度進行一次簽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