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人家,我們說的話,好像不是一回事!
李老漢看著朱厚照,感慨的說道:
“小公子,你家那個長輩說的是對的,你們既然離開京城了;
這兩句話就應(yīng)該一樣了。”
“小公子離開京城,準備去那里!
朱樉聽到李老漢的問話,連忙插話道:
“這一趟,回運城老家,家里還有幾畝薄田,也不知道朱壽這小子會不會耕種了!
朱厚照沉聲說道:
“老祖,只要你能干,我朱壽就也能干。”
朱樉聽到這里,眼珠子一轉(zhuǎn),連忙說到:
“老人家,家里有田地需要翻嗎?”
“我們久不回運城種地,不知道這田里的活,還能干不;
方便的話,我們想去你田里翻地試試,看看這們手藝生疏了沒有。”
李老漢連忙搖頭,尷尬的說道:
“兩位公子,田里翻地干活,很累的;
何況,老漢可雇不起你們。”
朱樉輕聲說道:
“老人家,幫你翻地我們不要錢,并且叨擾你們家的生活;
我們還付給你銀子!
朱樉隨即把五兩銀子丟給了李老漢,鄭重的說道:
“老人家,這是我們?nèi)齻七天的伙食費,你感覺怎么樣!”
李老漢撲騰一聲就跪在了地上,天見可憐,自己一家一年都不一定賺這么多銀子;
現(xiàn)在這位爺雖然一身粗布衣裳,但是闊氣啊。
在家里住七天,直接給五兩銀子的賞銀;
自己真是祖墳冒青煙了,才碰到這位大老爺。
朱樉拿過朱樉手里的大銀錠,拿出匕首切下來一塊,就隨著李老漢再次上路。
整整又過了一個多時辰。
李老漢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李家莊。
看到三間茅草屋,朱厚照臉色頓時綠了起來,喃喃的問道:
“老人家,你們家就住這種茅草屋里面啊,下雨不會漏水嗎?”
李老漢先是喊道:
“老婆子,我們家有貴客臨門,趕緊燒熱水做飯了!
然后,才轉(zhuǎn)身對朱厚照說道:
“小公子,在咱們村子里,大瓦房是地主老財才住的起的房子;
咱們李家莊九成九都是這種茅草屋,我們都習(xí)慣了!
“何況,老漢家有三間茅草屋,很多鄰居還是住著一間茅草屋呢。”
朱樉三人被安排在左側(cè)茅草屋內(nèi)。
李老漢走出左屋,就開始幫自己媳婦生火做飯去了。
朱厚照看著一個土炕和一堆茅草,喃喃的說道:
“我們大明的百姓,生活的這么苦嗎?”
“錦衣衛(wèi)的召獄環(huán)境,也比這里好太多了了吧。”
內(nèi)閣首輔楊廷和苦笑一聲說道:
“朱公子,這才是老百姓真實的生活,宮里的那些集市和農(nóng)戶;
都是馬永成故意做出來讓你玩呢!”
朱厚照聽到這里,臉色鐵青,低聲怒罵道:
“這個狗奴才,告訴本公子大明百姓的生活,差不多都是那個樣子;
沒有必要體察民情,他可以讓本公子在宮里就可以體察到民情!
“這是把本公子當(dāng)大傻子糊弄啊,本公子回去就宰了那個狗東西!
楊廷和聽到朱厚照的話,終于是松了一口氣;
心里暗自嘆息道:
“秦始王這招真高,本官這次出來總算沒有白遭罪。”
朱厚照躺在茅草床上,嘴里叼著一根茅草嘆道:
“老祖宗,這次回去我一定想想辦法,看看怎么能讓老百姓富裕起來;
這種生活也太遭罪了!
不多時。
李老漢走進茅草屋說道:
“公子,該吃晚飯了!
朱厚照聽到這里,連忙起身,這貨早上早朝沒吃飯,中午飯棚子的飯吃不下去;
現(xiàn)在硬扛到晚上早就餓了,穿上鞋子就想出去吃飯。
結(jié)果剛走一步,腳底板疼的額頭直冒冷汗,差點直接摔倒在地。
還是楊廷和眼疾手快,一把扶住了他。
李老頭看到這一幕嘆息道:
“小公子是第一次出城走這么遠吧,三十里路經(jīng)常走肯定沒有問題;
你這第一次走,肯定是腳底磨炮了。”
“等會吃完飯,老漢給你們燒一鍋熱水,把水泡挑爛泡個腳;
睡一覺就好了!
朱厚照跟著李老漢一瘸一拐的走進正屋。
朱樉看著飯桌前的一男一女說道:
“老人家,這兩個孩子是?”
李老漢嘆息一聲說道:
“公子,這兩個孩子是我的孫子孫女,我兒子早年在遼東當(dāng)兵;
后來戰(zhàn)死在遼東和朝鮮的一場大戰(zhàn)之中!
“他們母親聽到這個消息,就病倒了,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;
一家人就剩兩個孩子和我們老兩口相依為命。”
朱樉坐在凳子上,看著這兩個孩子嘆息道:
“聽說犧牲在戰(zhàn)場之上,朝廷每年有撫恤的,老人家你們領(lǐng)到了嗎?”
李老漢嘆息一聲說道:
“公子有所不知,縣令馬大人曾經(jīng)來過,說遼東那邊打掃戰(zhàn)場沒有發(fā)現(xiàn)我兒子的尸首;
只能認定為失蹤,不能認定為戰(zhàn)死!
“這樣下來,我們家就沒有拿到撫恤金,最后馬縣令說:
“我兒子畢竟在戰(zhàn)場上失蹤的,雖然有投敵的可能,但是概率不大;
因為遼東之戰(zhàn)我們大明打贏了!
“但是找不到我兒子的尸首,他也沒辦法,最后他召集鄉(xiāng)鄰為我們家加蓋了兩間茅草屋;
還留下了三兩銀子給我們度日!
“哎!”
“我兒子命苦啊,犧牲在戰(zhàn)場上都找不到人!
“要不是縣令大人這個父母官,前年我們一家就活不下去了!
楊廷和聽到這里臉色鐵青,心里嘆息道:
“朝廷從來沒有戰(zhàn)場失蹤這一說,無法辨認身份的尸體,統(tǒng)一按花名冊做陣亡處理;
數(shù)十年都是如此。”
朱樉的心里也是怒火萬丈,心里怒罵道:
“朝廷的軍隊都已經(jīng)開始腐朽,連陣亡將士的撫恤金都敢貪墨;
他們長了幾顆腦袋!
朱樉摸了摸小男孩的腦袋,問道:
“孩子你叫什么名字,今年幾歲了?”
“叔叔好,我叫李盡忠,今年十二歲了,這是我父親給我起的名字;
他離開家之前告訴我,如果他萬一回不來了。”
“就讓我接替父親為陛下盡忠。”
“我們大明朝年滿十六歲就可以報名參軍了,再有四年,我也要報名參軍為陛下盡忠!
朱樉聽到這里潸然淚下,朝廷的恩養(yǎng)俸祿沒有發(fā)到這些遺屬家中;
這些前線老兵的下一代,還要毅然決然的選擇參軍。
這個時候,小姑娘李小丫喃喃的說道:
“哥哥放心,等你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