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那些教書先生被授予低階治民之官外,李文忠還從那些在長崎這里吃了半年多大米,學會了大明官話,還已經(jīng)粗通文墨,并且從那些已經(jīng)視大明為他們心靈祖國的扶桑國人中。
選出了一些機靈的家伙,讓他們作為隨從和屬吏前往輔佐這些讀書人治理。
當然也少不了一隊隊的精銳大明士卒負責當?shù)氐闹伟病?br>
至于那些之前作壁上觀的大名豪族,只有少數(shù)全心全意地臣服,交出了所有的私兵,藏甲。
而李文忠自然也不吝嗇,就比如松浦有光,現(xiàn)如今已然成為了扶桑國主身邊的兵部尚書兼扶桑國第一團指揮使。
而這扶桑國第一團,可不是他松浦有光之前交出來的私兵,這第一團的士卒,全部都是從那些長崎的扶桑勞工中選拔出來的。
而且里邊的什長、百戶等一干中下級將領(lǐng),全部都是大明軍人。
就是為了讓這些軍隊完全地去倭化,成為大明的外籍兵團。
其實這只能說是屬于正常操作,畢竟在北方,大明已經(jīng)招募了一些游牧民族為大明作戰(zhàn),有了先例,后面做自然就輕松愜意熟練得許多。
至于那些尚未響應號召,還在推三阻四的大名與豪族,李文忠已然下了通牒。
只給予了他們一個月的時間,要么滾出九州島,要么大明王朝助你在消失。
現(xiàn)如今,最令他頭疼的反倒不是那些小卡米拉一般的大名豪族。
而是俘虜,那十萬大軍,當場被俘的約有三萬,之后陸陸續(xù)續(xù)歸降而來的又有近三萬。
這就有了六萬戰(zhàn)俘,然后,那些大名、豪族獻出的私兵也差不多有近三萬。
九萬扶桑戰(zhàn)俘,這讓李文忠十分的頭疼。
因為之前長崎以及周邊的扶桑國百姓,如今都已然成為了建設(shè)長崎的勞工。
之后,隨著越來越多的周邊扶桑百姓聽聞,只要來到這里干活就能夠吃飽飯,而且吃的還是大米。
簡直就是拖家?guī)Э诘膩恚F(xiàn)如今,長崎一帶的人口暴增,人口翻了將近一倍。
好在人口的增加,自然還是有許多的活要干,除了港口、碼頭的建設(shè)之外,就是長崎的城市建設(shè),以及房屋的修繕。
而之前常二郎就曾經(jīng)與他寫信溝通過,扶桑島國屬于是地震帶,地震十分的頻繁。
所以這里修建房屋,需要注意防震,所以,特地設(shè)計了一些適合扶桑島使用的建筑設(shè)計圖。
都采用框架結(jié)構(gòu),鋼筋混凝土澆筑,然后墻壁畢為竹木?傊痪湓,很價廉,抗震性也很強,就是遠不如大明的建筑物墻體堅固。
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那九萬戰(zhàn)俘,哪怕是需要外籍兵團,最多也就只能消耗上一萬,再加上配給扶桑國主,大概是兩萬。
剩下那六萬,也不能放他們回去,至少要好好的教育洗腦之后方可。
可是現(xiàn)在,這么多的人,光是吃的每個月都是一大筆,著實頭疼。
苦思無計的李文忠甚是蛋疼,雖然糧食補給一直供應得上,但是那些糧食輜重,可都是記在常二郎那小子的小本本上的。
畢竟常二郎可是向朝廷,向陛下拍了胸口保證,憑上海縣一己之力,以及海商的運輸,完全可以保證大明助扶桑平定叛亂。
現(xiàn)在這么吃飯,誰知道那小子會不會不樂意,鬧出什么鬼來。
要不,自己干脆給常二郎這小子寫信,問一問他有什么樣的辦法,幫自己解決一下現(xiàn)在這個小小的困難?
就在李文忠坐在屋內(nèi),跟前擺好了筆墨紙硯,正在思考該如何給常二郎這小子去信之際。
就有親兵捧著來自上?h的鴿信進了屋子。
一聽聞此鴿信來自上海,李文忠的眼皮直跳,該不會是常二郎那小子已經(jīng)開始覺得付出太多,要鬧騰了吧?
趕緊接到了手中攤開一看,就看到了自家逆子那熟悉的筆跡。
看著那書信之中的那些打動人心的字句,先是聊了一番親情,然后又對親爹一番噓寒問暖,之后這才提起正事。
看得李文忠一臉震驚,忍不住嘟囔了句。
“……這個忤逆子,啥時候有這等文采了?”
一旁的親兵聽得此言,差點笑出聲來,趕緊扭頭用力咳嗽。
李文忠定了定神,繼續(xù)向下看向,看到書信里邊則是關(guān)于詢問那些扶桑戰(zhàn)俘的處理問題。
言稱戰(zhàn)俘太多,呆在長崎那里也是浪費國家的糧食,既然如此,何不向皇帝老朱建言。
如今大明已然開辟了那通往殷商大陸的航道,可是由于海路遙遠,往來不便,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途中的補給點以及維護。
而這扶桑島國向北,有幾處很適合的天然良港,不如正好拿這些扶桑國戰(zhàn)俘去興建那些港口與碼頭。
如此一來,既可以省約國帑,又還能夠物盡其用,不至于讓這些造糞的扶桑戰(zhàn)俘浪費在戰(zhàn)俘營中。
。。。
不得不說,李景隆來信之中的建議,著實寫進了李文忠的心坎里邊。
不過既然李景隆這封書信是在上海寫的,不消說,十有八九常二郎這小子肯定就在旁邊給自己的忤逆子出謀劃策。
得了,既然如此,倒也好解決,李文忠此刻的心情可是比看到這封鴿信之前好太多。
直接大筆一揮,先給常二郎這小子去上一封書信,告訴這小子,自己很喜歡這個辦法,你小子莫要裝傻,肯定是你們合計出來的。
老夫會去信告訴陛下,你那里也趕緊給你老丈人去信說明問題,省得配合不夠默契耽擱工期。
面對著李文忠的親筆書信,常二郎不禁大樂,自己果然與李景隆的爹心靈相通,如此一來,倒是省了一番口舌。
松了口氣的常二郎,直接一腳把那已經(jīng)用完了的李景隆與湯軏踹進了馬車,又給這兩個在上?h吃喝玩樂,不思京的混賬塞了不少的上海土特產(chǎn),揮淚灑別。
畢竟自己有許許多多的工作要忙,可不像這兩位成天就瞎雞兒浪。
何況自己現(xiàn)如今也意識到了傳宗接代的職責,好幾天都沒時間跟蔓兒這個小妖精好好的過上幾手。
一想到還有好幾種顏色的絲襪形象自己都還沒見過,今天晚上倒可以好好地試上一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