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前面那位測量秧苗的男子口中報出一個個的數(shù)值,后方那位書吏則是將他所匯報的這些數(shù)值都一一地記錄在冊。
這不由得引起了老朱還有李、湯二人的好奇,老朱邁著四方步朝著那邊走了過去,朱雄英這位精力極度旺盛的熊孩子自然也快步跟了上去。
“我說這位小兄弟,你這是在做什么?”
老朱笑瞇瞇地朝著那已經(jīng)報完了數(shù)值,起身在那里洗腳的中年男子打招道。
這位男子錯愕地抬起了腦袋,就看到了老朱祖孫,朝著老朱嘿嘿一笑起身一禮。
“看來老丈應(yīng)該不是咱們本地人,這是咱們上?h今年開始推廣的新式育秧法,因為老百姓們都不太懂,所以,我們這些農(nóng)科站的人就得四處走動,來給百姓們幫忙。”
“農(nóng),農(nóng)科站?”莫說老朱,這下子所有人全都懵逼了。
李善長這位當過多年宰相的老司機,轉(zhuǎn)了半天腦子,愣是沒想起大明的基層政府里邊會有這么一個機構(gòu)。
“好教諸位知曉,這是咱們的常府尊為了能夠讓老百姓的水稻產(chǎn)量得到提升,而由農(nóng)科總站那邊反復(fù)試驗之后得到的法子。”
“采用我們的新式育苗之法,可以讓這些水稻的產(chǎn)量,至少能夠增加差不多一成的樣子,而且受到病蟲害的機率也能少許降低。”
“農(nóng)科總站,莫非這也常老二鼓搗出來的機構(gòu)?”一旁的湯和頓時脫口而出。
聽到了常老二這個稱呼,這位中年人表情顯得有些不悅地瞥了眼湯和。
不過看到對方華袍錦袍,氣度不凡,倒也不好開口罵人,只是悶哼了一聲。
“不錯,這農(nóng)科站,就是我們府尊大人,為了老百姓的生計,想要讓老百姓們能夠更明白耕耘的道理,能夠產(chǎn)出更多的糧食、菜蔬以及禽畜而專門設(shè)立的機構(gòu)。”
“當然所有的費用,都是由官府來支付,不需要當?shù)氐睦习傩諄沓鲞@個錢。”
說到了這,這位中年男子就沒有興趣繼續(xù)留在這里,草草一拱手就轉(zhuǎn)身離開,因為他還有很多的育秧田需要去檢查。
“又是常老二那小子……”老朱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秧苗,忍不住小聲地嘟囔了句。
“爺爺,又是我二舅干的對吧?”此刻,朱雄英卻是兩眼放光。
畢竟打小就聽多了常二郎的豐功偉績,再加上娘親成天把二弟掛在嘴邊,還有親爹對常二郎也是夸贊有加。
還有常二郎那隔三岔五送來的各種奇思妙想之物,讓朱雄英這位大明皇長孫對這位力能舉鼎,腦洞大開的二舅充滿了敬仰與崇拜。
“對對對,又是那小子干的。”看到朱雄英那副模樣,剛剛?cè)秩數(shù)睦现烊滩蛔灪吡艘宦暃]好氣地道。
一旁的李善長與湯和哭笑不得地打量著這對祖孫。
“太師,你說方才那人說的,是不是真的?就僅僅通過育苗,便能夠讓日后的產(chǎn)量能夠上漲一成!
湯和低聲朝著身邊的李善長問道,李善長撫著長須緩緩地搖了搖頭。
“這個,老夫可就不知道了,不過方才看那人言行,應(yīng)該不像是在吹噓!
“而且這等育秧之法,我等前所未見……不過話說回來,這位常府尊能夠如此為百姓考慮,甚至還為了如何教老百姓種田,設(shè)立這樣的機構(gòu),足以此子內(nèi)心有多牽掛這些黎民百姓!
。。。
李善長與那湯和二人的對答,自然也落入了老朱的耳中。雖然天生就與那常二郎八字不對付,可是聽到了別人夸獎自己的女婿。
老朱表面不動聲色,其實心頭也是暗爽。
此刻朱雄英就拉著老朱在官道附近東游西逛,對于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。
野外的各種植物,動物,飛鳥,甚至昆蟲,都讓朱雄英感覺到那樣的新鮮。
好在朱元璋這位開局一個碗的開國天子,生活閱歷之豐富,足以令歷朝歷代的開國天子汗顏不已。
對于這些日常所見的東西,根本就攔不到這位。
爺孫倆就那么蹲在路邊,道旁,手中拿著小棍,在那里指指點點,嘻嘻哈哈。
毛驤過來稟報,說是馬車已經(jīng)更換好了馬匹,可以出發(fā)。奈何那老朱大巴掌一擺,不急,老夫還沒陪乖孫耍夠。
毛驤只能老老實實地縮在一旁,等待這對祖孫玩好。
不遠處,站在官道旁邊的李善長與湯和,看著眼前這一幕,都不禁有些無奈。
“已經(jīng)有許久,沒看到上位這么開心了……”湯和看著這對蹲在田坎邊上嘻嘻哈哈的祖孫,小聲地低語道。
“是啊……上位這些年,一直困于朝堂諸多事務(wù),就連笑臉都很難見到。”
李善長點了點頭附和了句。興許如今的陛下,也就唯有在面寥寥可數(shù)的老兄弟,還有太子朱標以及朱雄英時,才會猶如一位普通的老人一般。
此刻不遠處有一位春耕的老農(nóng),肩上扛著曲轅犁,一手牽著一頭老牛。
牛背上也是個跟朱雄英差不多的半大孩子,手中拿著鞭子,故意將鞭子伸得很長,向著那位老農(nóng)背后撓著。
老人大怒,回頭瞪眼,揚起大巴掌,作勢欲打。
那半大的小孩一咕嚕滾下了牛背,嘻嘻哈哈的朝著遠處跑去。
看著那不遠處的朱元璋開懷大笑,然后朝著那位老農(nóng)道。
“老哥,跟娃娃那么計較做什么。”
老農(nóng)扭過頭來,看到了蹲在田坎邊的朱元璋與朱雄英祖孫倆。
朱元璋的穿著灰衣土布,渾身上下也沒有什么值錢的事物。
至于他旁邊的朱雄英,身上的衣物倒是絲緞,也沒有什么華麗的飾品,唇紅齒白看起來也頗為招人喜愛。
不過那邊不遠的官道旁,站著那么多的人,有那么多輛馬車,一個兩個目光全都齊刷刷的落在這一邊。
這讓原本以為蹲在田坎邊的這位也就是跟自己一般身份的老農(nóng)心頭一驚。
“這位大官人,我那長孫就是個猴子,太調(diào)皮搗蛋,讓小老兒頭疼,”
“孩子嘛,皮實才好。像我家這孫子,跟你那也好不到哪去。”
“爺爺!”朱雄英頓時不樂意了,那肉呼呼的圓臉上,翻起的白眼,惹得老朱放聲大笑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