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驤當然沒有化身為球滾進殿內(nèi),不過也是點頭哈腰地一路小跑來到了近前之后,恭敬地雙手奉上了一份奏折。
“上位,是太子殿下以及燕王殿下二人聯(lián)名上奏的奏折,另外還有幾封鴿信,也是太子殿下的手筆……”
聽得此言,老朱不禁一愣!袄洗蠛屠纤模麄冞@是怎么了……”
畢竟對于這兩個兒子他這個當?shù)芰私馑麄兊牡滦浴?br>
朱標行事謹慎沉穩(wěn),若是遇上了什么大事,肯定會向自己上奏,怎么可能會拉上老四。
而且還在奏折抵達之前,又送來鴿信,莫非有些話,不適合放到奏折中?
而老四現(xiàn)如今雖然娶了媳婦,過了叛逆期,可是性子桀驁的他,想要上奏,自己單獨上奏便是,怎么會跟他兄長一起。
除非說,弟兄二人聯(lián)名上奏的是同一件事情,而且這件事情還十分大條,以至于要用上奏折傳回京師。
“夫君,快先瞧瞧,看看老大和老四,到底要跟你說什么事情。”
老朱點了點頭,先將那份奏折放到了案前,之后先打開了鴿信仔細看了起來。
不大會的功夫,老朱就挑起了眉頭,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。
看到了身邊的妹子滿臉疑惑地打量自己,知曉妹子是關(guān)心兒女,當即便解釋了起來。
朝廷這邊出兵協(xié)助扶桑國國主平定叛亂。必然會調(diào)撥大量的糧草,還要動用大量的百姓為民伕,調(diào)撥船只。
前元之時,興大軍伐倭,光是動用的民伕就不下二十萬,光是那些民伕每日所消耗的糧草,就不是一個小數(shù)目。
如今大明此番想要出兵,前期仔細籌劃下來,所需要調(diào)動的兵力,雖然不會太多,可是所耗之糧草,怕也需要不少。
可是,老四去找了常二郎商議,結(jié)果那小子另辟蹊徑地給出了一招妙棋。
繼續(xù)使用開中法模式,以利驅(qū)使那些商賈來幫朝廷運輸糧草輜重。
第二,這一回,甚至都不需要朝廷付出鹽巴這樣的重要經(jīng)濟物資。
只需要與那扶桑國主約定好,指定商賈按照所運送的糧草輜重多少,獲得扶桑國所種植的棉花、桑、柞蠶絲。
這些玩意,大明現(xiàn)如今的需求量大到夸張,哪怕是遠在西北邊陲的甘陜之地大量種植,如今仍舊是供不應(yīng)求。
而且現(xiàn)如今,甘陜之地也已經(jīng)有人開始建設(shè)紡織廠,更是讓這些原料緊張得不行。
而棉花與蠶絲這些東西,大明有無數(shù)的工廠都在眼巴巴地等著,自然不需要愁什么銷路。
馬皇后有些發(fā)愣地看著老朱,半天才道。
“也就是說,其實朝廷這邊不需做太多,只需要籌備好足夠的軍械輜重以及戰(zhàn)馬,直接從南京這邊登船順流而下,運抵那上海便可?”
“不錯,不過還需要有人在那邊梳理,籌劃。正好,老四本就是負責(zé)此事,這是他的職責(zé)所在。”
“重點是,朝廷這邊,能夠極大的減輕負擔(dān)。原本人吃馬嚼,一路運送數(shù)千里的消耗,如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!
馬皇后亦是深以為深然地點了點頭,水陸交通,水路最廉,可是那海上運輸則更加的廉價。
看到妹子的臉上也露出了開懷的笑容,說道。
“夫君,你這賢婿,當真是了得,總能夠想到這樣那樣的法子,替朝廷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與麻煩!
老朱聽得這話,緩緩地搖了搖頭,指了指自己,臉上漸露出了一絲鄙夷之色道。
“妹子你可說錯了,他是替咱,還有那些窮苦老百姓解決麻煩,而非朝廷!
“夫君這話何意?”
“數(shù)千里運輸,是靠征發(fā)勞役,那些有錢有勢之人,他們會去做嗎?”
“更何況,朝中那幫臣工,哪個沒有自己的小算盤?”
“不管是陸路,還是那水路,咱可以料定,會有無數(shù)貪官污吏上下其手!
“咱一刀剁下去,十顆腦袋里邊,怕是一顆冤枉的都沒有。”
“所以,此策,拿到了朝堂之上,必定又會有無數(shù)的臣工站出來推三阻四,各有各的道理。”
聽到了這話,馬皇后也不禁有些黯然,伸手握住了臉上漸顯怒容的夫君。
“妹子放心,咱生氣是生氣,可咱的心里邊有數(shù)得很,總之,此策,定要實施!
“妾身相信夫君有自己的想法,也支持夫君去做!
馬皇后微微頷首,溫言慢語地道。
夫妻二人就坐在殿內(nèi)低語,燭光已然開始搖曳在殿中,毛驤早就已經(jīng)乖巧懂事地退到了殿外,與那馬仲良一塊站在外面。
。。。
文成殿內(nèi),太師李善長接過了老朱遞過來的奏折,只掃了幾眼,便愕然地抬起了頭來看向跟前的老朱。
“百室,此策如何?”
李善長看了一眼跟前那正在喝著茶水,愜意地靠在那里甚是逍遙的老朱。
臉上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,撫著那花白的長須點了點頭。
“太子與燕王殿下當真了得,居然能夠融會貫通,以開中法這等妙策,套用到了此番出兵扶!
“……只是,老臣擔(dān)心,好事多磨啊。”
老朱哈哈一樂,坐起了身來,翹起手指朝著李善長這個老油子笑罵道。
“你個老貨,什么好事多磨,為什么磨,咱知道,你還能不清楚?”
李善長嘿嘿一笑,又朝著老朱一禮道。
“上位睿智,明察秋毫,老臣這點小心思,哪里能瞞得過上位!
“是啊,其實咱又何嘗不知,那些誰是什么樣的算盤,可偏偏那幫家伙,口口聲聲為國分憂,為君分憂……”
“好在,有百室你這位老太師,還有內(nèi)閣諸學(xué)士還能幫一幫咱!
說到了這,李善長老臉一黑,卻也無可奈何。是啊……當內(nèi)閣成立之后。
隨著內(nèi)閣的功能逐漸明晰,滿朝臣工對于內(nèi)閣,既羨慕又嫉妒,而且還很反感。
畢竟內(nèi)閣代表的是大明天子的意志,那么自然,天生就是跟那些朝中的臣工在許多的意見上是天生對立的。
可是,那又怎樣?那些就呆在老朱眼皮子底下的內(nèi)閣諸學(xué)士,難道還能跳出來告訴老朱你特娘的干的不對,老子反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