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上位圣明,臣也覺得,常二郎搞得這么大,還邀請了周邊的諸官吏前來!
“足以說明他對于這煙花表演很有信心,說不定真有可取之處!
老朱撫著長須點了點頭,他亦期待著黑夜早一點到來。
時間一點一點地朝著黃昏挪去,而此時,常二郎就已經(jīng)早早地來到了碼頭區(qū)。
他還特地在距離河岸約十五丈的地方,在一處高地上搞出了一個觀禮臺。
其他府縣的官吏,自然是不能違規(guī)地離開自己的轄地。
但是,松江府的一干官吏則就沒有這種限制,所以,幾乎各縣的縣尊,甚至就連趙府尊也都齊聚于此。
只是今日這位趙知府明顯情緒不太對勁,常二郎親自上前招呼,就感覺到了他似乎整個人就跟中了邪似的。
老是在那里東張西望疑神疑鬼,常升略一思量,很快就反應(yīng)了過來。
怕是十有八九,這位趙府尊也已經(jīng)知曉了老朱要暗戳戳地要到這上海縣來。
不然就這位不可能會這么神經(jīng)質(zhì)。
在常二郎的招呼之下,松江府一府七縣的官吏們都已然入座。
這座高臺之上,早就已經(jīng)升起了好幾座鐵爐子。
此刻火燒得正旺,那高高的鐵皮煙囪,將那些煙氣抽上天空飄散向遠(yuǎn)處。
哪怕是這座高臺只有三面封閉,而面對江面的方向,只有三尺左右的墻。
可整個觀禮臺內(nèi),仍舊令人暖意裹身,不覺得寒涼。
究其原因,還是得益于這些產(chǎn)自上海鋼鐵制品廠的鐵爐子火力強(qiáng)大,熱效率很牛叉。
這令一干步入了觀景臺的諸多官吏們眼前一亮,嘖嘖稱奇不已。
的確沒有想到,居然還有這等取暖利器。
要知道之前聽聞欣賞水上煙花表演居然是要在江岸邊,大伙的心里邊都還在嘀咕會不會太寒冷了。
結(jié)果呢,居然又在這里,撞見了這上?h的新特產(chǎn)。
“?h尊,這想必又是你們上?h的新特產(chǎn)吧?”
一位站在鐵爐子跟前,烘著手,渾身舒坦的縣令,忍不住朝著常二郎詢問道。
“顧縣尊一語中的,沒錯,這是我們上?h的新產(chǎn)品,這種鐵爐子物美價廉!
“重要的是,用它來燒煤炭,所有的煙氣,都會順著這根煙囪直接送出屋外,如此一來,不必再受煙氣之苦。”
“而且想必諸位也能夠感受得到,此物所散發(fā)出來的溫度,遠(yuǎn)遠(yuǎn)地高過那些燒炭的器具!
常二郎這位大明上?h的縣令,此刻就像是一位專業(yè)的鐵爐子營業(yè)員一般。
在這里侃侃而談,向大家介紹起了這些鐵爐子的各種優(yōu)點。
不但可以燒塊煤,甚至那些碎煤,也可以制作成了蜂窩煤來燃燒。
而且通過下方的火孔,僅僅一個蜂窩煤,就能夠讓鐵爐子一整夜都不會熄滅,第二天一早添煤之后又可以繼續(xù)享受溫暖。
此刻,趙知府大馬金刀地坐在鐵爐子跟前,一臉的愜意。
常二郎的那些話,自然也都傳入了他的耳中,趙知府除了搖頭之外。
都不知道應(yīng)該怎么來夸獎這位腦子聰明到已經(jīng)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常二郎。
自打他來到了這上?h之后,就不知道整出了多少的新東西。
就像那現(xiàn)如今幾乎已經(jīng)貫通了整個松江府的水泥官道,還有那經(jīng)常端上自己餐桌的罐頭食品。
現(xiàn)在跟前這個讓人渾身上下暖洋洋的鐵爐子,趙知府都已經(jīng)開始尋思。
回頭就跟常二郎打聽打聽,先訂上三五個。
自己經(jīng)常辦公的書房必須要有一個,之后還有三房小妾的屋子里邊。
多了這種暖烘烘的東西,在里邊有時候光著膀子也不會覺得太冷。
終于,美味佳肴也被端了上來,此刻,在常二郎的招待之下。
一干官吏吃得滿嘴油水,甚是嗨皮,至于那王縣丞與張縣尉也被常二郎拉過來陪客。
只要那些官吏們詢問起鐵爐子又或者是其他的新鮮物品。
例如他們現(xiàn)在坐的那種椅子,這種椅子并不像那些太師椅。
而是有扶手,有靠背,而且很符人體工程學(xué),坐起來讓人覺得十分舒服的椅子。
王縣丞與那張縣尉二人同樣彈動著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。
仔細(xì)地給這位各地前來的官吏們解釋起這些事物的優(yōu)點。
甚至還告訴諸位官吏,這些東西,回頭每一位都會有三套作為禮物,送給他們。
常二郎笑瞇瞇地看著那些官吏們眉開眼笑,連連頷首不已。
嘴角亦是揚(yáng)起了一個愉快的弧度。
正所謂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只要這幫子縣令、府尊們都享受了這樣的待遇。
想來松江府一府七縣的那些有錢人,必然會紛紛效仿。
這就等于是給上?h的特產(chǎn)帶貨,有了這些官主方背景的代言人代言。
常二郎豈會愁貨賣不出去,等有了第一桶金,再投入生產(chǎn)當(dāng)中,等到回頭量大之后。
價格自然也就下去,更多的老百姓也就能夠享受到這些新東西帶來的便利和好處。
終于,就在大家吃吃喝喝,酒飽飯足的當(dāng)口,天色終于黑了下來。
而碼頭上,已然開始懸掛起了黃色的燈籠,代表著距離煙花表演,只有一刻鐘的時間了。
此刻,大量的差役已然站在了河岸邊的警戒線上,正在維持著秩序。
保證那些前來湊熱鬧的百姓們不至于挨得太近,站在安全的距離欣賞便好。
而此刻,老朱與湯和二人,正待在他們的馬車中,四周全都是錦衣衛(wèi)的精銳。
這些神完氣足的錦衣衛(wèi)精銳牽著座騎,將馬車圍得水泄不通。
那些普通老百姓自然也看到了這邊的場面。
知曉肯定是某位大佬在這里湊熱鬧,都會自覺地避開。
此刻,老朱也同樣看到了遠(yuǎn)處那在江岸邊緩緩升起的一串黃色燈籠。
還有不遠(yuǎn)處的差役們正在大聲地警告百姓們,不要再繼續(xù)向前擁擠。
此刻,一艘艘的煙花船,已然都駛至了預(yù)定的位置。
為首的那一艘煙花船上,升起了一盞紅色的燈籠,在江中,顯得分外的醒目。
常二郎自然也將一切都盡收于眼中,當(dāng)即來到了觀景臺旁邊。
“諸位,煙花表演,即將開始了!”
話音剛落的瞬間,所有人,都聽到了那宛若冬日驚雷聲響徹天地間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