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明微輕輕點了點頭,隨即道:“首先,我需要你挑出一千人作為前鋒,力氣大,行動靈活,能在山林與陡峭崎嶇的地方行動自如的為上選;武藝高強,騎術與耐力極佳的為次選。”
衛(wèi)驍問:“再次是不是中衛(wèi)了?人數(shù)與條件是什么?”
白明微道:“其次,我要兩萬中衛(wèi),武藝佳的為上選,身強體壯的為次選。最后,我要你挑出五百精兵,與余下的人留在后方守衛(wèi)糧草!
衛(wèi)驍疑惑:“不用后衛(wèi)?”
白明微道:“背水一戰(zhàn),沒有后衛(wèi),也不需要后衛(wèi)。”
衛(wèi)驍默然,接著問道:“你準備怎么打?作戰(zhàn)計劃什么時候討論?”
白明微道:“事關重大,此刻還不能說,等到合適的時機,我必全盤托出,還請衛(wèi)大哥諒解。”
衛(wèi)驍不以為意地道:“既然是你的決定,我聽從便是,你怎么說就怎么做,雖然好奇你想如何攻城,但我會有足夠的耐性!
白明微眼里都是嚴肅與認真,還有真心與誠懇,她鄭重地道了一句:“多謝衛(wèi)大哥。”
衛(wèi)驍撓撓頭:“白姑娘,不要與我衛(wèi)某人客氣!
白明微不再堅持道謝,她拿出輿圖:“江辭未傳來消息,現(xiàn)在還不是出兵的時機,但是戰(zhàn)前準備少不了。”
衛(wèi)驍來了興致:“都準備什么東西?”
白明微指了指一個方位,道:“接下來的日子里,我要改變訓練策略,訓練內(nèi)容就是在此處砍伐巨木,尋找巨石,然后悄悄運往這一個地方堆積起來!
衛(wèi)驍?shù)溃骸斑@是否太過危險,翻過山頭,便是被北燕占領的其中一城。”
白明微道:“那城依山而建,從山坡下去沒有道路,坡勢陡峭,有些地方甚至堪比懸崖,我們下不去,他們上不來,只要防住他們的斥候,他們便不知我們在做什么!
衛(wèi)驍看著輿圖半響,忽然笑了,大胡子里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:“白姑娘,我好像品出一點味道了,此事交給我安排,必定令你滿意!
白明微與衛(wèi)驍相視一笑:“那么,就讓我們攜手創(chuàng)造奇跡吧!”
送走衛(wèi)驍,白明微躍上一棵參天大樹。
眼前的山高聳入云,長長的山脈東西連綿,仿佛沒有盡頭。
這座山脈被東陵人稱為翠屏山,其走勢并非正東與正西,確切來說,是西北至東南走向。
五座城池,就依著山脈而建,若給五座城池連成線,那便是蛇形一般,與山脈的蜿蜒走勢一樣。
處于豁口的涼城,在東南方向。
從涼城往西北數(shù),第一座城為平城。
平城比涼城大上幾倍,常駐人口約莫十萬,也比涼城富庶。
從涼城往西北數(shù),第二座城便是姚城。
姚城與平城大小幾乎相當,被一條河如玉帶般纏繞,是南面靠山,北面靠河的地勢。
從涼城往西北數(shù),第三座城是蓮城,它并非因蓮花得名,而是因為從翠屏山往下俯瞰,整座城如同蓮花一般。
蓮城往北有山,所以更像是建在盆地之中。
而它倚靠著翠屏山最陡峭的山峰,從翠屏山下去有一道約莫十丈高的斷崖,城墻就建在斷崖之下。
但基本沒有從翠屏山下去直取城墻的可能,這十丈高的懸崖,便是橫在面前不可跳躍的天塹。
從涼城往西北數(shù),第四座城是鏡城,因城邊有一汪巨大的湖泊而得名。
從涼城往西北數(shù),第五座城是羌城。
此城與北燕直接接壤,兩國之間就隔一道城門,所以城中兩國百姓混雜,情況較為特殊。
白明微拿回城池的第一步,便是先迅速拿下一城。
這個計劃在她心里過了無數(shù)次,她也設想了無數(shù)種可能。
比如說,如果她對敵情預判錯誤會帶來什么結果,以及解決方法。
又比如說,如果江辭沒有完成任務,又會帶來什么結果,以及解決方法。
最后,白明微抬頭望著漫天云彩,低聲呢喃:“娘親,父親,大哥,七哥……如果你們在云彩后面看著,請保佑白家軍!
……
江辭走了五日,離霍世勛的十日之期還有八日。
白家軍,按照白明微規(guī)定的內(nèi)容訓練。
而白家的女眷也都在忙著各種雜務。
在這期間,眾人抽空幫二嫂重新做了喪服與孝被。
因為條件有限,做不出之前那般精致華麗。
但這一針一線縫上去的情誼,并不比前一件少。
更何況,這是一家人齊心協(xié)力的結果。
這個家的人,緊緊擰成一股繩。
但每一個人內(nèi)心的支柱,卻都有所不同。
除了想要帶回父叔兄長的尸體,白明微還讓自己肩負起收復城池的重任。
她早已決定承襲白家的意志,作為家主為這個家奮斗,為這個家所守護的一切勇往直前。
白琇瑩想復仇,幾位嫂嫂卻把撿回夫君的尸首當成精神支柱與終極目標。
至于俞皎,她身上還帶著對太后的承諾,帶著再讓俞家流淌的血脈再次南征北戰(zhàn)的宏愿。
小傳義則想快點長大,然后去分擔母親與大姑姑那份不易。
盡管每個人的使命與支柱都有所差別,但毫無疑問,他們必定同心協(xié)力。
……
江辭走了八日,離霍世勛的十日之期還剩五日。
風輕塵探得消息,北燕駐扎在五座城池的軍隊皆有變動。
白明微召見白家女眷,還有白家和俞皎帶來的護衛(wèi)。
最后,白明微決定這一仗,只有俞皎能出戰(zhàn),其余人員與小傳義則隨剩下的將士留在后方。
……
江辭走了十日,離霍世勛的十日之期還剩兩日。
白明微下令出兵。
征戰(zhàn)的號角吹響。
俞皎率一千精兵登上一座高峰,來到堆滿巨石與巨木的地方。
只要把巨石與巨木推下去,便能直接砸中第三座城蓮城的城門口,把那十丈高的斷崖解決。
而白明微則與風輕塵等人,帶著兩萬大軍來到第二座城,姚城的附近。
……
辰時,天還未亮。
秋風瑟瑟,如鋼刀般刮在臉上。
這邊塞已經(jīng)進入冬日,山間的拂曉更是寒冷。
辰時三刻,戰(zhàn)鼓聲響。
身處涼城往西北數(shù)第二座城姚城上方的白明微,以及身處涼城往西北數(shù)第三座城蓮城的俞皎同時下達軍令,進攻開始了。
俞皎所帶的一千精兵,個個都是騎射俱佳的好手,他們一起先將石塊與木頭往陡峭的山崖下掀去。
隨著那巨大的石頭與木頭滾落,撞擊山體發(fā)出轟隆響聲,震醒了山腳下的蓮城。
“砰!砰!砰!”
接二連三的石塊,撞在蓮城的南城門上,很快便將南城門撞出幾大道裂縫。
滾落稍慢的木頭隨后落下十數(shù)丈高的懸崖,漸漸將那懸崖底部填高。
木頭與亂石堆積成小山丘,先與城墻齊平,緊接著慢慢接近懸崖頂部,將那道高高的懸崖,變成一道斜坡。
城門被堵,車馬都出不來。
俞皎率騎兵千人,順著石塊與木頭滾出的痕跡殺向下方。
無數(shù)北燕守城士兵聚攏在此處,望著山坡上勢如破竹的軍隊。
那騎馬在陡坡奔跑卻如履平地的態(tài)勢,與他們矯健的靈活的身姿,還有那兇悍的神情。
守城士兵的第一個感覺,便是這城要招土匪劫了。
“殺!”
俞皎大喊一聲,前方士兵高舉白家軍的錦旗,抽劍氣勢洶洶地打馬下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