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乃是一國之儲君,冊立并非簡單一道口諭就可以。
雖然這是核心重臣一起請奏,并且楊一笑也開口表示準奏,但是,這只能算做私下場合的意見達成。
如果小虎頭坐實太子之位,還需要經過非常繁瑣的流程。
這將是大唐開國以來第一次的國之大喜……
何謂國之大喜?
何謂普天同慶?
帝王登基是一件,冊立皇后是一件,而除了皇帝皇后之外,就只有冊立儲君能算國之大喜。
打個比方,楊一笑的某個妃子生了娃,這雖然是一件喜事,但不夠資格稱為國喜。頂多算是皇族之喜,朝臣們如果不愿意恭賀甚至連禮物都不要送。
哪怕是皇后顧朝露生娃,同樣也只能算皇族之喜,不配國禮待遇,不夠普天同慶。
……
當日夜,后宮中。
重臣們在傍晚之時就已經告辭離去,各家的年輕一代也跟著長輩們出宮,然而由于楊一笑決定立下太子,所以有幾個最親近的臣子仍然留在宮中。
夜深人靜,宮門落鎖,按說是不允許外人留宿的,尤其是成年男性必須禁止。
可今夜有所不同,家里人要商議大事。
因此楊一笑專門特批,宮門推遲到子時落鎖,幾個最親近的親戚全都留下,參與小虎頭的冊立籌備商討。
古代最親的親戚有哪些呢?
岳父不算,岳母也不夠格……
但是岳父岳母生的兒子反而可以算,古代娘舅的地位在任何時期都是第一等。
一個小孩的爹娘如果出意外死了,家里的大伯或者叔叔也許不愿意養(yǎng)活侄子,但是親娘舅只要有一口飯吃,就不會看著妹妹生的孩子餓死。
最關鍵的是,古代法律有規(guī)定:爹娘死,舅父承其責,伯叔同族皆可不承責,養(yǎng)或不養(yǎng)只憑心意。
這律法似乎不符合常理,畢竟伯伯叔叔也是至親,娘舅有責任撫養(yǎng)妹妹遺孤,為什么伯伯叔叔沒責任撫養(yǎng)弟弟的遺孤呢?
千萬不要以為古代法律是胡亂定的,許多法律都是幾百上千年吃虧總結的經驗。
古人并不比后世之人傻,制定律法之時充分考慮了人心。
律法之所以規(guī)定舅父有撫養(yǎng)外甥的責任,是因為親娘舅確實能做到對妹妹的孩子疼愛。
可是,伯伯叔叔不一定……
為了吞占弟弟死后留下的家產,民間常有伯叔謀害侄子的例子,并且不是一例兩例,而是數量龐大的實例。
所以歷朝歷代都沒有伯叔必須撫養(yǎng)兄弟遺孤的規(guī)定,從律法角度而言乃是盡量保證小孩子不被害的預防。
律法不規(guī)定伯叔叔撫養(yǎng)遺孤,看似是伯伯叔叔不需要擔責任,但同時也意味著他們沒有撫養(yǎng)權,想爭奪撫養(yǎng)權力的時候不受律法支持。
所以打官司一定贏不了小孩的親娘舅。
從這一點就可看出,古代親娘舅的地位,不但受律法保護列為遺孤第一監(jiān)護者,而且民間百姓的習俗也把親娘舅當做第一。
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如此,乃是吃虧總結出來的經驗。
親娘舅,是最親的親戚……
……
今夜留在宮里的幾個親戚,正是小虎頭的五個親舅舅。
除了顧老大在南云,顧氏兄弟全都在,雖然后宮夜里不允許男性逗留,可他們是在親妹妹的宮殿商議事情,況且,楊一笑也在。
還有兩個男性沒走,同樣留下來商量事情,這倆人暫時不是親戚,可這倆人全都具備資格。
既不是唐青云,也不是宋老生……
反而是老劉和老崔,這倆人竟然比老唐老宋更有資格。
首先是劉伯瘟,天下皆知的大唐獨一份,有著楊一笑親自給予的特權,夜里允許在皇宮之中喝酒聊天。
其次是崔寒山,按說并不算是最早追隨楊一笑的人,可他親閨女是崔小存,早早就被認定為小虎頭的正妻,所以也具備資格,今夜參與商量冊立籌備。
除了這幾個男性之外,今夜皇宮就沒有外人了。
女性倒是來了不少,只不過同樣不是外人,比如,皇后顧朝露,比如,所有的妃子……
就連尚未圓房的南云小公主,也搬個小凳子坐在女眷之中,這丫頭的臉蛋喜氣洋洋,正在和她年齡差不多的崔小存竊竊私語,也不知道說些什么,兩個丫頭捂著嘴偷笑。
楊一笑的大嫂來了,當初楊家村最親的幾個堂嫂也來了,此時也扎堆一起,閑聊著一些家長里短。
總之,皇后的寢宮在今夜燈火通明……
當宮女們掌燈之后躬身退去,任何一個婢女都不允許留下時,寢宮之中原本嗡嗡一片的議論聲驟然降低,所有人全都瞬間停下了剛才的聊家常。
家人商量家事,輪的是家中輩分,上下尊卑不按照朝堂定論,而是遵循民間傳承的習俗。
劉伯瘟竟然被安排在坐在了首位,反而楊一笑竟然陪在一旁做了次位。
女眷那邊則是大嫂為首,顧朝露雖然是皇后但卻屬于陪坐。
開始了……
只見老劉先是輕輕吐出一口氣,不緊不慢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,然后,目光悠悠然看了看眾人。
“咳咳……”
他先是輕咳兩聲,作為發(fā)言之前的引子。
隨即笑呵呵開口,語氣之中充滿溫和,道:“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,雖然老夫不是楊氏之人,可我是楊兄弟的結義大哥,當初三叩九拜一起對天盟誓,相互之間割破手腕喝了對方的血,所以啊,老夫算是小虎頭的大伯父!
老劉說著一停,目光看向大嫂那邊,語氣稍顯嚴肅道:“老嫂子,莫要怪我這么說,不是為了占你便宜,而是我身份就如此。”
“你家大哥他早早的亡故,我這個后來的結義兄長就得擔負起責任,家里的事情,我代為操持!
女眷那邊的大嫂連忙起身,竟然沖著劉伯瘟微微屈膝行禮,鄭重道:“多勞兄弟操持,未亡人替先夫致謝。”
老劉點點頭,竟然坐著承受禮儀,并且,沒有起身向大嫂回禮。
他再次微微輕咳兩聲,目光看向另一側的顧氏兄弟,笑呵呵又道:“你們是小虎頭的舅父,可惜今夜顧老大沒在家,否則的話,應該是他和我一起共同操持……”
顧老二立馬起身,其余幾兄弟緊跟著站起,紛紛道:“兄長即便在場,也得以你為正!
老劉又點點頭,道:“別這么說,別這么說,咱們商量著來,商量著來……”
他和兩方都打了招呼之后,目光順勢看向了第三個人,仍是一臉溫和,笑著道:“崔兄弟,你今晚也是重要至親,等會倘若發(fā)現老哥我主持禮儀有所不妥之處,你是有資格予以指責和質疑的,萬萬不可礙于顏面,憋在心里不愿意說出來!
崔寒山同樣立馬起身,拱手抱拳道:“今夜之家事,以老哥你為正!
老劉再一次的點點頭!
但他緊跟著又開口,語氣之中隱隱竟有遺憾,道:“還有一個人,按說得在場,可惜事情定下的太過突然,咱們來不及通知人家過來,所以啊,事后一定要寫封書信過去解釋解釋!
眾人先是一怔,隨即有人意識到老劉說的是誰,顧老二首先點頭,語氣十分嚴肅道:“不錯,必須寫信過去解釋,而且得是妹夫和妹妹親自寫,才能體現咱們對那一位的抱歉!
女眷們紛紛交頭接耳,猜測這個人到底是誰。
妃子們都是聰明之輩,很快也猜到了老劉所指,頓時個個恍然,忍不住小聲交流。
然而大嫂和幾個堂嫂是民婦出身,無論見識還是才智全都有所不足,因此迷惑良久也想不清楚,只能拽著妃子們衣角低聲詢問,十分好奇道:“說的是誰?”
唐繡娘湊到大嫂耳邊,其她妃子則是回答幾個堂嫂,輕聲道:“草原那邊,察哈部的親王!
大嫂聽完之后的反應還算平靜,幾個堂嫂卻忍不住臉色驚詫,愕然道:“那是異族啊,怎么能讓他來?咱們…咱們大唐不是跟金國敵對嗎?”
妃子們連忙解釋,再次輕聲道:“咱們和金國敵對,那是國與國的關系,哪怕察哈部將來隨同金國和咱們開戰(zhàn),但那是民族和民族之間的族群戰(zhàn)爭……”
“國事歸國事,私交是私交!”
“那位狼族察哈親王同樣跟夫君結拜,也是相互割破手腕喝了對方血的……”
幾個堂嫂這才恍然,只不過臉色仍舊有些難以理解的迷惑。
……
這時劉伯瘟再次輕咳兩聲,目光終于看向楊一笑兩口子,語氣微微嚴肅道:“兄弟,弟妹,倘若不嫌老哥我越俎代庖的話,咱們先開始家中的正式禮儀吧。”
“等小虎行完家中之禮,大家再商量國禮籌備,如何?”
楊一笑和顧朝露同時起身,齊聲道:“請兄長操持!
老劉‘嗯’了一聲,微微輕吐一口氣,然后,他看向了坐在寢宮角落里的孩子們。
今夜不但小虎頭在,各個妃子所生全都在,每個小家伙分了一個小板凳,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坐著不敢發(fā)出聲音。
老劉臉色變?yōu)槊C穆,沖著角落招了招手。
“小虎頭,你上前來……”
……
第一更到,山水繼續(xù)去寫,又到了描寫家人溫馨的環(huán)節(jié)了,同時也是借這一段劇情給大家科普一些古代的風俗。
大家不妨討論一下,娘舅在古代為什么地位高,還有,老劉為什么能主持今天的事?
【順便別忘了五星好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