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承運侯顧老三,承親侯顧老四,青鄉(xiāng)侯顧老五……”
“你們?nèi)耍右恢!?br>“朕命你們前往山東道,以涇縣老家為核心募兵之地,用半年時間征召十萬兵卒,再用半年時間把十萬兵卒編練壓縮到三萬……”
“此三萬必須練成精銳,作為大唐幾支精銳兵馬的隨時補充,最短一年之內(nèi)必須成軍,第二年便拉出去想辦法見見血!
“咱們心里都清楚的很,窩在家里是練不出來精兵的!”
“因此你們?nèi)说娜蝿?wù)很重,需要在不挑起大戰(zhàn)的前提下想辦法找勢力挑釁,既不能一下子把人家打死吞并,又要讓所練之兵全都變?yōu)楹酚。?br>“可愿意接此重任?”
三個都是親舅哥,無需說的太多,楊一笑給的這份任務(wù)看似能給任何一個將領(lǐng)去負責,但是在場核心都知道唯有顧氏兄弟才有資格。
涇縣是楊氏起家之地,山東道是大唐目前最中心的一個道,從哪里募兵乃是皇權(quán)穩(wěn)固的保障,因此必須是楊氏最親近的姻親才可以擔任。
這三兄弟領(lǐng)命之后,并沒有任何言語,僅僅是拱手行禮,隨即就退到一側(cè)。
楊一笑則是微微沉吟,目光之中閃爍著思慮,足足好半會兒過去之后,他才再次開口下旨,道:“青鄉(xiāng)侯顧老六,自請留守江淮以南,既然如此,如他心愿!
“雖然那十一個州域尚未和南云定下歸屬,但是朕已經(jīng)打算只入手六個州域作為收益,納入現(xiàn)今的淮北道,可讓那一道的面積擴張!
“以前淮北道的占地略小,增加六個州域之后實至名歸,從此以后,也是真正的道級。”
“由此,朕做如下安排……”
“淮北道原本就歸附不久,再加上六州乃是剛?cè)胧,因此比其它幾道更要用心,方才可以慢慢?jīng)營成為穩(wěn)固之地。”
“朕決定,封賜青山候為淮北道行軍大總管,上馬可管軍,下馬可管民!”
“除此之外,再下一旨,此前留守淮北道之一萬五千精銳,繼續(xù)交由青山候顧老六執(zhí)掌留守!
楊一笑說著停了一停,似乎又在沉吟考慮。
片刻之后,再次開口,道:“江北道各州各縣雖然有著一兩百兵卒,但是一道之地僅有一萬五千精銳坐鎮(zhèn)不夠用……”
“尤其是南邊和大楚接壤,東邊和南云接壤,西邊則是和川蜀接壤,按兵家所言,此乃三戰(zhàn)之地的局勢!
“朕決定,駐扎南云之大軍在此后回撤之時劃撥一部分,其中之三萬五千精銳,不再按之前慣例撤回京師,而是直奔江淮道,加入青山候所掌之軍中。”
“愛卿等人認為此舉可有不妥么?”
在場重臣低聲商量片刻,隨即唐青云負責代替大家回答,鄭重道:“取寶回歸之時,留守一萬五千,此后倘若加上南云回撤兵馬三萬五,可以湊足五萬精銳大軍,足夠了,足夠讓青山候在江淮道震懾三面接壤的勢力。”
“畢竟這五萬大軍全是精銳,其中有著最為悍勇的陷陣營,三方勢力只要不是犯蠢,絕不敢在明面上有所挑釁。”
“只不過,暗地里怕是有些手段……”
“因此吾等認為,陛下還需派一個持重之人過去,否則單憑青山候一己之力,他那性子未必能守好江淮!
不愧是核心重臣,短暫商量便能查漏補缺。
唐青云這一番話顯然是重臣們的共同意見,大家雖然欣慰顧老六的長進但卻信心不足,故而才提議彌補,以確保江淮穩(wěn)固。
楊一笑點點頭,目光直接看向一位老帥,他聲音沒有任何嚴肅,反而有種商量般的溫和,問道:“老師您可愿意去么?”
整個大唐能被楊一笑喊老師的人,全天下都知道總共只有兩個,一個是曾經(jīng)的涇縣學(xué)政,一個是后來加入楊氏的老帥宗澤。
這位老將軍已經(jīng)白發(fā)蒼蒼,然而聞言之后立馬抬腳上前,雙手抱拳行禮,語氣十分堅定,道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,陛下切莫以為老臣年邁,江淮那地方的水氣還不至于讓我筋骨潮濕。”
楊一笑輕輕吸了一口氣,柔聲道:“您過去之后主要是坐鎮(zhèn),等閑一般的小事不需要操心,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,您把青山候看好就行,有您的老成持重才能讓我們安心!
老帥點點頭,笑呵呵的道:“一把老骨頭,確實不能和年輕人比拼了,幸好老臣尚有一些威名,能幫青山候震懾宵小之輩。陛下放心便是,我會好好教導(dǎo)他!
……
又一個道的安排定下,江淮道的布局算是穩(wěn)當。
楊一笑再次輕輕吸了一口氣,目光看向在場的所有重臣。
片刻之后,他再次開聲……
“河北的,老周去,防的是金國南下,甚至偶爾要主動發(fā)瘋?cè)樆!?br>“山西道,趙云去,防的是川蜀勢力,并且隨時保證河北出現(xiàn)兵事!
“江北道,七郎去,明面上掃清匪患詔安百姓歸家,暗地里操練水軍去幫大唐掠奪海上!
“山東道是征兵,這一項不只是兵部的任務(wù),需要三省六部一起配合,無論錢糧調(diào)撥還是軍械戰(zhàn)馬都要第一時間供應(yīng)。”
“剛才又定下了江淮道,由青山候和宗澤老帥一起坐鎮(zhèn)。”
“五個道都已經(jīng)做好了布局,只剩下剛剛從南云接手的京口瓜州二十州,大家都說說吧,讓誰過去最合適!
楊一笑看似發(fā)問,實則他心里有所打算。
而在場重臣也曾商量過,因此大家的想法比較一致。
于是,震驚天下的一個消息在今天被確定了。
只見所有重臣齊齊行禮,異口同聲向楊一笑請命,無比鄭重道:“臣等進諫陛下,大唐該立儲君也!
“皇長子楊辰一,年少嶄露頭角,心性仁厚,端莊大氣,可擔當東宮,立為國之太子!
“陛下倘若立下儲君,便可讓太子代父安民,京口瓜州乃是新設(shè)立之道,有太子擔任此一道的大都督最為合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