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一笑并沒有立刻回答,而是先把手頭一份奏章批閱結束,這才晃動一下酸痛的脖子,喝口茶水之后開始講解……
他目光看了一眼李清瑤,隨即看向房里的孩子們,溫聲道:“你們德妃姨娘詢問,建鎮(zhèn)會不會拖垮大唐,F在,為父跟你們講講我的構思!
“為父首先要告訴你們一點,這件事不會把咱們的家業(yè)拖垮,雖然計算起來似乎需要投入龐大資金,但其實這個國策的施行有著捷徑可走,也就意味著,其實花不了預算中的那么多錢!
“設鎮(zhèn)之事,其實很簡單……”
“先從各縣之中選取一些大型村寨,然后直接將村寨的級別劃定為鎮(zhèn),你們還小,可能不懂,大型村寨一般都是附近村莊的集市,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商貿交易功能,因此可以視作為擁有建鎮(zhèn)基礎,比那種選一塊荒地從頭開始要省錢!
“都說建設是個很花錢的事,但咱們建鎮(zhèn)的基礎是大型村莊,只要國庫給予一定撥款,再加上老卒是當地百姓出身,因此他們的號召力足夠,能讓當地百姓出工出力……”
“咱們大唐不實行徭役制度,然而沒人拒絕老百姓主動出工啊,他們在老卒的號召下,肯定想把家鄉(xiāng)建設好,變成鎮(zhèn)子之后,他們祖祖輩輩都受益!
“因此,勞力方面又是很大的節(jié)省!
“甚至為父預料,各地百姓會滋生比拼的風潮,哪怕朝廷一分錢不出,僅僅只給他們一個鎮(zhèn)級的規(guī)劃,但是他們?yōu)榱俗约杭亦l(xiāng)的為了,自己就會踴躍的投入建設!
“他們生怕建鎮(zhèn)比別人差,生怕子孫后代活的比別人差,此乃人之常情,以后你們長大了會懂。為人父母者,總為子孫憂,為父現在做了父親,所以能深刻體會百姓的心思!
楊一笑這番解說,看似是給孩子們上課,然而幾個媳婦都在用心傾聽,德妃李清瑤甚至用筆在記錄,她孩子尚未滿月,沒機會接受這種課,因此她要記下來,以后給孩子當作課業(yè)。
這女子性格聰慧,從小受到門閥培養(yǎng),因此寫字又快有好,轉眼間已經記完了楊一笑剛才的話。
她在記錄的過程中,自己也深受啟發(fā),忍不住輕聲感慨,語帶不可思議,喃喃道:“聽陛下深處淺處之言,臣妾恍然發(fā)現此事竟然這么簡單。”
楊一笑點點頭:不錯,“就是這么簡單,天下很多大事,其實都是小事,只要咱們派遣而去的老兵是當地人出身,那么就能迅速融入百姓并且產生號召力,不但建鎮(zhèn)之時節(jié)省大量勞力和時間,而且有利于大唐朝廷掌控一地民生!
“咱們自家人之間,不說虛頭巴腦的話,其實所謂的朝廷掌控,無非是咱們楊家人在掌控!
“孩子們,懂了沒,這個國策乃是集權之舉,而且能平衡和壓制文官體系!
小虎頭第一個舉手,表示自己已經聽懂,楊天賜雖然第一個聽懂,但卻恪守規(guī)矩沒有搶著表現,反而等到哥哥舉手之后,方才跟著舉手說了一句:“孩兒也聽懂了!
這一幕落在楊一笑眼中,不由滿臉都是欣慰。
皇后等人則是嘻嘻哈哈,紛紛夸贊小天賜很懂事。
轉頭看向王幼娘的兒子楊乘風時,則是全都噴笑出聲笑的前仰后合,只因那孩子滿臉焦急,正在那里抓耳撓腮,很明顯,沒聽懂。
王幼娘感覺丟臉,走過去要打孩子。
結果,卻被皇后顧朝露瞪了一眼。
皇后伸手把孩子護在懷里,呵斥王幼娘道:“乘風的性格敦厚,不像天賜那般聰敏,他聽不懂又不是犯錯,回頭慢慢溫習就行了。你打他做什么?不心疼自己身上掉下的肉。
王幼娘只能老老實實退回來,沖著李清瑤求助起來,道:“德妃姐姐,你記錄的東西給我抄錄一份吧。我家這還娃兒,腦筋愚笨的很,需要不斷溫習,才能有所領會!
李清瑤連忙表態(tài):“不用你親自抄錄,我回頭幫大家都抄錄一份,這是陛下教導孩子的課業(yè),每個孩子都應該不斷溫習!
王幼娘十分感激。
皇后則是頗為欣慰,開口夸贊李清瑤一句。
此時的御書房之中,除了男娃還有女孩,尤其是其中兩個女孩,年齡已經十二三歲,這倆丫頭顯然不是楊一笑的孩子,因為最大的小虎頭今年也才六歲而已。
左面那個小丫頭,名叫崔小寸,乃是千牛衛(wèi)大統(tǒng)領崔寒山的閨女,同時也是楊一笑在早年收下的關門弟子,所以這丫頭一直在楊家長大,幾乎等于是楊一笑的閨女。
至于右面坐著的女孩,則是云朝的柔嘉公主,此前在草原上被小虎頭救回來,歸來以后也生活在皇宮之中,對于這件事,沒人有意見,畢竟云朝的皇后現在也在宮中,大家都知道那位皇后和誰睡了。
柔嘉這丫頭性格聰慧,而且骨子里有心懷蒼生的赤誠,因此每當楊一笑授課之時,這丫頭總是第一個進行深思的人。
這一次,同樣如此。
只見小丫頭一邊做著記錄,一邊咬著毛筆桿兒在思考,半晌之后抬頭看向楊一笑,說出她對于大唐國策的理解。
“父…父皇,您聽聽柔嘉的領悟對不對?”
“”咱們派去的老兵都是當地人,百姓們必然不會抗拒,并且前幾天您還教導我們,您會為這些老卒鑄造特殊的官印,只要他們手持鎮(zhèn)令之印,就可代表大唐朝廷權威,不但可以按照官職進行施政,而且在遇到困難之時還能直接向皇族求助,這個求助甚至能越過朝廷體系,屬于我們皇族和老卒之間的垂直交往。”
“那么,柔嘉想到的是,國策如此推行下去,我大唐相當于出現第二個官員體系……”
“他們不經過科舉,他們出身不是讀書人,而他們由于能向皇族求助,因此在施政之時幾乎可以解決任何困難,由此一來,百姓的心思漸漸就會附隨……”
“當所有基層百姓全都附隨老兵,遇到事情就不再去找縣衙處理!
“所以父皇您這個國策不只是集權,也不僅僅是為了平衡和壓制文官體系,您是從根子上改變古制,國策推行之后將會消滅士族……”
“父皇,柔嘉的理解對么?”
呼!
楊一笑輕輕吐出一口氣,由衷贊嘆道:“柔嘉真是聰慧,巾幗不讓須眉,雖然你年紀尚有,并且是女孩之身,但你這番領會超越了很多人,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尚且沒有你看的透徹!
柔嘉被夸贊的臉蛋泛紅,羞澀的低頭又開始記錄。
小虎頭則是得意洋洋,十分臭屁道:“這是我媳婦,肯定聰明啊!
哪知旁邊瞬間伸過來一只小手,使勁扭著小虎頭的耳朵,怒道:“誰是你媳婦?明明是為了救她的說辭!你忘了父皇怎么說的嗎?柔嘉只能做你的姐姐!
這是另一個小丫頭,臉蛋兒氣呼呼的,小手又擰了幾下,兇巴巴的樣子很可愛。
小虎頭頓時泄氣,怏怏道:“存存師姐,你給我一點顏面行不行?我作為家中的嫡長子,豈能被你這么揪耳朵!
崔小存哼了一聲,道:“這不可能,我有資格管教你,當初師尊就說過,我負責照料你一輩子。師娘也跟我說過,你這個皮猴子必須有個厲害丫頭管著!
小虎頭連忙問道:“那我讓柔嘉姐姐管教行不行?”
崔小存看了一眼柔嘉,笑著道:“她性子太軟,不適合管教你,況且,她不適合管你一輩子!
小虎頭面色失落,悻悻道:“其實柔嘉姐姐的脾氣也很大的,當初在草原上她準備撞柱子呢!
崔小存愣了一愣,神情和緩下來,柔聲道:“她那是堅貞,并不是脾氣大,你如果連這個都不懂,你以后更需要讓我好好管著了。”
“總之你記住,她是你姐姐,而我,是你師姐。姐姐和師姐,輩分雖一樣,但是,有些事情不一樣!
“記住沒?”
小輩們的爭執(zhí),楊一笑從來都不會阻止,甚至就連皇后等人,也全都笑意涔涔的旁觀。
……
柔嘉公主的心思在學習上,并不像崔小存那樣緊張小虎頭,所以低頭記錄半天之后,再次向楊一笑討教問題。
“父皇,柔嘉想問問管理區(qū)的事!
“剛才您講解了建鎮(zhèn),但您沒說管理區(qū),德妃娘娘擔憂建鎮(zhèn)的花費巨大,但卻沒有提及管理區(qū)的設置其實更龐大,一個鎮(zhèn)子要設定三到五個管理區(qū),柔嘉認為這才是官員體系最龐大的弊病,如果不預先考慮未來的解決辦法,那么未來很可能會出現冗官現象……”
不愧是云朝的公主!
這番問題直指弊病。
楊一笑極其欣慰,忍不住又夸贊了一句。
隨后他清清嗓子,開始給孩子們繼續(xù)講解國策。
“關于管理區(qū)的設置,你們可以視作幾個村子的聯合,其實如果按照為父的最初構想,設鎮(zhèn)之后不需要再設管理區(qū),因為鎮(zhèn)級官員完全可以管理百姓,所以設置管理區(qū)確實屬于政務重疊!
“但是,為父為什么多此一舉呢?”
“因為咱們大唐以后的國策要驅用鄉(xiāng)村宗族勢力!
“驅用鄉(xiāng)村宗族勢力?”
柔嘉注意到這幾個字眼,頓時眼睛有些閃亮起來。
楊一笑的語速不快,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思考時間,足足片刻之后,方才再次開口:“關于管理區(qū)的設置,為父的構思大體如下……”
“首先,我大唐的村莊體系也要進行改制,以五家為一鄰,以十鄰為一保,然后每一保設置一個保長,讓百姓自己推舉村中宿老擔任!”
“一個村子按照大小不同,少則一保多則幾個保,上面設置村保議事,同樣由本村居民推舉充任。
“大唐百姓忠厚淳樸,宗族勢力一向保護族民,誰家如果有個困難,宗族都是第一時間出手!
“比如為父當年和你們顧照顧母后成親,家里連隔夜的糧食都沒有,那時就是村里老人出面,讓全村幫為父湊份子成親!
“柔嘉,為父知道你在想什么,無非是擔心宗族會形成勢力,以后也變成尾大不掉的情況,但你首先要注意,宗族再大也只能影響一個村,他們即便形成勢力,也不會衍變成為門閥士族!
“這天底下如果每個村都形成宗族勢力,那么,村村都有勢力也就不再算勢力了,原因很簡單,上面有管理區(qū)盯著,而管理區(qū)的上面,有忠誠于咱們的老卒擔任鎮(zhèn)令盯著!
“這就意味著,大唐皇族會掌控所有的村莊宗族。”
“無論是為父有生之年,還是以后的大唐國君,都要持續(xù)施行這件事,都要把最基層的宗族利用起來!
“咱們給宗族的老人送去朝廷認可!”
“甚至可以給他們一個名義上的官身……”
“孩子們,你們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所謂的官身,雖然只是一個虛名,并且不需發(fā)放任何俸祿,但是宗族的長者必然歡欣鼓舞,每個村子的老人都會視之為畢生榮耀!”
楊一笑這話一點沒錯。
古代的觀念和后世完全不一樣。
如果是后世這么搞,肯定要出現欺壓村子的情況,但是古代的村子都很小,村里的百姓幾乎都是同族,老人乃是全村百姓的長輩,所以心思更多的是放在如何讓村子過好上面。
當然了,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絕對,這個國策推行之后,難免會出現盤剝鄉(xiāng)里的情況,到時候按律懲處就行,比如擔任鎮(zhèn)令的老卒負責鎮(zhèn)壓。
況且,古代宗族保護自家百姓,很少有欺壓村民之說,雖然也會村霸村強這種人,但是幾十個村子或許才出現一個個例,鎮(zhèn)壓起來非常容易,比門閥士族容易掌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