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海城內(nèi)。
一座巨大石碑屹立在城中心處,石碑上有奇特的符文若隱若現(xiàn),石碑下十數(shù)人盤膝而坐,額上都有光芒泛出,和石碑上的符文交相輝映。
在石碑兩側,有閣樓佇立,在閣樓上,又有十數(shù)人向石碑觀望。
“有人悟出了道法!”有人一聲驚叫。
與此同時在石碑兩側盤膝的人群中,有人額上的光芒緩緩通向石碑,與石碑上的符文交相輝映,銀白色的光芒泛起,猶如天光。
其余幾人都面露艷羨之色,“又有人與通靈碑生出感應,光芒雖未通天,但也覆蓋方圓三丈,看來六十年內(nèi)必入元嬰!”
在石碑正對面的一處閣樓中,一個面容棱角分明,嘴唇極薄的男子瞧著窗外的異象,眼神里卻頗有不屑。
坐在他對面的男子倒是面容溫和,見到了他的神色,開口道:“此人其實也的確算是不錯了,不過和你相比,自然有如云泥!
男子聞言,神色里的凌厲和不屑這才稍稍一收,顯然對這句話極其受用,但他面容的平靜和冷峻不變,道:“此次進入天書圖鑒,宗主特意囑咐,一定要注意一個叫做計明的筑基期,若有機會便將其手刃,但直到現(xiàn)在也毫無消息。若他進入圖鑒之后便找了個地方藏身,這一趟圖鑒之行,只怕無法捉到他了!
計明此刻走在東海城中。
城內(nèi)的情形果然和他想象中一樣,十分蕭條,偶爾見到人影,也只是冷冷一眼,絕沒有攀談的意思。不過計明刻意將自己的真實修為釋放,所以途中收到許多垂涎的眼神。
在一個沒有任何律法限制的地方,計明就像闖進了能夠隨時殺人越貨的三不管地帶,而他是這個區(qū)域里最弱的的那個人,于是注定會時時受到不懷好意的注視。
在全民皆敵的圖鑒里,挑軟柿子捏是最好的戰(zhàn)略。他這個筑基期,無疑就是最軟的柿子。
在他入城之前,已經(jīng)落日將垂,在城中繞過一陣,天色漸晚,黑暗籠罩。
漫天都是閃閃的星光,天空還有圓月高掛,呈現(xiàn)著深沉的暗紅,猶如堆積多年的鮮血覆蓋一層后凝構出來的色澤,讓人觸目驚心。
暗紅月光從天空傾瀉,把東海城照得有幾分陰森可怖,計明四下瞧了瞧,決定找個僻靜處休憩。
東海城的小胡同錯綜復雜,深夜時分,計明站在一條狹長小巷的盡頭,在他面前是一座山神廟。
廟外高高牌匾上,有山神廟三個大字,廟門微掩,十分深幽,在暗紅色的陰暗里,計明不知怎敵想起了蘭若寺。
或許是倒斗者的職業(yè)病,瞧點什么也總覺得有點陰森。
計明邁步而上,三級階梯迎上去,跨過門檻后借著月光看清楚院里的景象才發(fā)現(xiàn)廟里和廟外竟是兩個世界。
他每一步落下,總有灰塵輕輕揚起,落葉滿地,也常有踩斷枯黃枝葉的噼啪聲。
月光清冷,落在靜無一人的廟里呈慘白頹喪之象。
計明穿過院子,推開虛掩的木門,門上灰塵簌簌而下,門被推開,廟里的景象一覽無余。寺院不小,方圓十數(shù)丈,在寺院正中的大殿里,一尊落滿灰塵的山神像怒目圓睜地看著門口。
微風拂過,卷起寺院里的灰塵和落葉,打著旋兒飛上了天空。
計明走進大殿,拂了拂袖,靈力撲起一陣風,頃刻間將殿內(nèi)的地面清理得干干凈凈,又從乾坤扇里取出一床厚而柔軟的被子,舒舒服服地躺了進去。
作為修行者,尤其是筑基之后,原本已經(jīng)不必依靠睡眠來維持精力,但計明是修行者中的奇葩,即便筑基之后也沒能改掉嗜睡的毛病。
不多時,廟內(nèi)鼾聲大作,四周的天地靈氣都迅速涌向計明,這是醒道訣的功效。當初計明在星波門中獲得醒道訣,之后以串并聯(lián)的法子將其靈力運轉的軌跡縮減,沒想到有意想不到的收獲,這部原本金丹之后才能夠修習的功法,被他運轉得十分自然,而且功效極好。
深夜,子時。
當天地靈氣入體,隨靈力運轉進入他的丹田。
他體內(nèi)的筑基臺又一次有規(guī)律地鼓息,九層筑基臺上方的圓珠,悄然之間發(fā)生蛻變,一絲絲壯大,并逐漸化作石臺的模樣。
宛如十層筑基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