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還是你打算要在老師面前告我一狀?”
觀音菩薩不由沉默,告狀?就是我佛阿彌陀佛在她背后,她也不敢面對那位。
看著殺機凜然的玉鼎真人,觀音菩薩嘆了一口氣說道:“既然玉鼎真人非要為那位小輩出頭, 那今日之事便算了!”
玉鼎真人敢殺她,但是觀音菩薩可不敢動殺機,不然的話,真讓那位下場了,就是佛門齊出,怕也保不住她。
說到這里, 觀音菩薩手指掐訣,周身佛光涌現(xiàn),就要離去。
然而就在這時,玉鼎真人手中劍光耀眼, 剎那一劍落下。
叛教而出, 還想要走?
一劍落下,佛光潰散,觀音菩薩三花浮現(xiàn)。
玉鼎真人在強行散去了觀音的佛光之后,臉色也有些發(fā)白。
只是沒有猶豫再次抬起手中斬仙劍。
觀音菩薩看到了玉鼎真人的出手面色一變,尤其是看到玉鼎真人再次凝聚法力,御動斬仙劍,她不免大驚道:“玉鼎,你當真想要殺我?”
然而回應觀音菩薩的是玉鼎抬起斬仙劍的一劍。
觀音菩薩看到了這一幕, 臉色不由大變,再顧不得什么,輕喝一聲,一身強橫的法力在這一刻毫無保留的施展出來。
剎那之間, 頭頂三花散發(fā)出無盡佛光道韻。
然而就在這一刻,劍光灑落,直接吞噬了被佛光道韻籠罩的觀音菩薩。
佛光,道韻在劍光的抵消之下, 不斷消磨,等到了劍光沖破了佛光道韻的一剎那。
卻只留下了一絲劍痕,就徹底散去了。
玉鼎真人眉頭一皺,嘆了一口氣,以他的修為想要殺觀音菩薩果然還是無法做到。
這已經(jīng)是他最接近殺觀音的邊緣,但終究是差一點。
也已經(jīng)是他的極限。
不過雖然觀音菩薩無法滅殺,卻也已經(jīng)被玉鼎重傷,周身出現(xiàn)無數(shù)傷口,頭頂三花都黯淡無光起來。
“玉鼎師弟, 你當真不顧當年師兄弟情誼嗎?”
觀音菩薩跌坐在蓮臺山,面色有些復雜。
玉鼎真人看著觀音菩薩,似乎看到了面如冠玉的道人,正在看著他。
明明當初并肩而行,然而之后這位卻棄師門于不顧。
“哼,你可知道多傷老師之心,誠然你現(xiàn)在乃是佛門四大菩薩之一,位高權重,但在我眼中,你就是我教叛徒!”
玉鼎真人說話間,再次抬起了手中長劍,再次斬落,這一劍也是他最后一劍。
劍光灑落,就要吞噬觀音菩薩。
然而就在此時。
“阿彌陀佛!”
一道身影出現(xiàn)在了不遠處,頭戴佛冠,身披袈裟,滿臉慈悲,手托蓮花。
正是文殊菩薩。
看到這一劍落下,文殊菩薩抬手間,手中蓮花一揮,剎那佛光籠罩,劍光快速消散。
“哼,又一叛徒來了!”
看到自己這一劍消散,玉鼎真人哼了一聲。
“見過玉鼎道友,何必苦苦相逼!”
文殊菩薩在站在蓮臺之上,搖了搖頭開口,慈悲開口說道。
“太乙道友,貧僧說的可是事實?”
文殊菩薩在看了一眼玉鼎真人之后,這才看向了玉鼎真人身邊。
在玉鼎真人身邊,一道身影凝聚, 此人額廣足圓,眉清目秀,眉如一字,雖然年紀不小,但是依舊可以看出鶴發(fā)童顏,一手拂塵,傲然世外。
正是太乙真人。
“既然文殊菩薩都出現(xiàn)了,普賢還不出現(xiàn)?怕見本道嗎?”
太乙真人哼了一聲。
當年的玉虛十二金仙, 此時已經(jīng)分崩離析。
隨著他話語落下, 在觀音菩薩身后,光芒一閃,一道頭戴佛冠,身披袈裟, 手持如意的佛陀出現(xiàn)。
正是普賢菩薩。
“沒想到在這里可以看到這些佛門四大菩薩之三!”
楊嬋看到了這一幕,有些感慨的說道,不過在看到了楊戩目光之后,不由吐了吐舌頭。
楊嬋不是玉鼎門下,但是她二哥卻是,這是闡教門下的事情。
這些叛出闡教的十二金仙,無不是十二金仙中頂尖的存在,若只是離開師門了也就算了,現(xiàn)在卻叛出了師門,還加入了佛門,成為對頭的存在。
身為闡教的弟子,自然非常不滿,看玉鼎真人就知道了。
只是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出手的機會,現(xiàn)在借著秦寒道門身份出手,卻是成為他們闡教清理門戶的機會。
秦寒也嘆了一口氣說道:“我倒是有些不明白為什么十二金仙會叛出闡教?”
要知道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門下最為優(yōu)秀的一代弟子, 名震三界。
結(jié)果居然在封神之后叛出了元始天尊門下,成為了佛門菩薩。
“當初在封神量劫之中,十二金仙卷入了九曲黃河陣中,被削去了頂上三花, 修為大跌, 等同跌落凡塵,對于當初還沒有斬去三尸體的十二金仙來說,就是修煉絕路!”
“而師祖對于徒兒一向嚴厲, 而這個時候佛門出現(xiàn),愿幫助他們恢復修為,甚至更進一步!”
對于這些事情, 楊戩倒是知道一二。
剛才和秦寒一同為戰(zhàn),倒是讓雙方的關系緩和不少, 因此出口解釋了一下。
“原來其中有如此原因,只是這也不是他們叛教的理由,卻是寒了玉清道尊的心,難怪身為同是十二金仙的弟子如此憤怒!”
楊嬋搖了搖頭說道。
秦寒點了點頭:“似乎還有一位沒來,四位叛教而出的金仙,唯一一位成佛的的存在!”
突然他眼前一亮:“來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