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建虜?shù)脑嚺趧偼,明軍的大炮就響了,不同于建虜(shù)娜曉嚺,明軍沒有試炮,簡單的測算一下,上來直接開炮,“轟轟轟轟……”二十幾枚炮彈呼嘯而來,準(zhǔn)確的砸在了建虜?shù)呐诒嚨乩铮魂嚨貏由綋u,血肉橫飛之后,建虜?shù)膸资T火炮,竟然是報銷了一大半,大炮炸裂,輪轂不見蹤影,炮兵的殘肢斷臂亂飛,一些未死的炮兵伏在血泊之中呻吟求救……
這是李順的功勞,雖然沒有試炮,但李順卻有把握將誤差控制在六十步之內(nèi),六十步,就算不能轟中建虜?shù)幕鹋,也會殃及建虜(shù)牟奖,所以李順省去了試炮這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上來就打。
而一邊打一邊校準(zhǔn),等第二發(fā)第三發(fā)之時,明軍的火炮就更準(zhǔn)了。
因為事情發(fā)生的太快太急,阿巴泰根本來不及反應(yīng),只見到對面火炮連發(fā),硝煙躥起處,火光不停噴射,一陣震耳欲聾的炮響之后,己方的大炮竟然大部分都變成了廢銅爛鐵。
阿巴泰目瞪口呆。簡直不敢相信,明軍的大炮何能這么準(zhǔn)?
遭受重?fù),幾乎都被打蒙了,不過建虜火炮兵倒也沒有放棄,剩下的大炮拼力向明軍還擊。一時,火光隆隆,炮聲震天,大小不一的鐵彈子在空中呼嘯來去,但要是落到對面的步兵群中,立刻就會掀起一陣血雨和慘叫。
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(fā),阿巴泰知道不能等了,必須立刻攻。于是猛地一揮手臂。
“嗚嗚~~”
號角吹響。
“大清勇士,殺!”
漢軍旗都統(tǒng)祖澤潤舉刀嘶喊。
硝煙彌漫中,四千漢軍旗步兵,齊聲吶喊,向?qū)γ婷鬈姽ト,他們的任?wù)和剛才一樣,還是拆除明軍陣前的拒馬,以給正藍(lán)旗的鐵騎沖鋒提供條件。
因為有剛才的教訓(xùn),所以這一次他們不再是組織盾陣,緩慢前進,而是一上來就猛沖。
而在漢軍旗之后,正紅旗正藍(lán)旗的包衣奴才也做好了沖陣的準(zhǔn)備。
雖然是包衣奴才,但既然能隨軍出征,就都是年輕力壯之人,平常也有操練,也披甲,因此他們的戰(zhàn)斗力并不弱于漢軍旗,而且和漢軍旗大部分都是步兵相比,包衣奴才中有不少人是騎兵。
如果漢軍旗拆除拒馬成功,他們會是第一批沖鋒的人,然后才會是真正的正藍(lán)旗精銳。
“咚咚咚咚~~~”
建虜進攻的號角隆隆吹響之時,明軍陣中的戰(zhàn)鼓也擂動,帶隊的千總們一起搖劍吶喊:“殺!”
將士們齊聲響應(yīng):“殺,殺,殺~~”
聲震天地,四野晃動。
一連三聲,用盡最大的肺活量,澎湃之力鼓蕩胸肺,將心中的怯弱和緊張全部喊了出去。
昌平總督的丈二大旗之下,那一名緋袍文官的身邊,一個銀盔銀甲、玉面朱唇的少年,正冷靜注視著建虜洶洶而來的步兵陣。到現(xiàn)在為止,戰(zhàn)事和戰(zhàn)局的發(fā)展,基本都在參謀司的預(yù)料之中,所以面對建虜?shù)墓簦稽c都不緊張,他相信,大明將士一定能擋住建虜?shù)墓簟?br>
“殿下,”緋袍文官小聲道:“建虜火炮兇猛,為萬全計,您還是到后面避一避吧。”
朱慈烺依舊望著前方,淡淡道:“制臺不必管我,專心指揮就可以了!
“是。”昌平總督何謙再不敢多說。
此時,漢軍旗已經(jīng)沖上來了,四千多人,刀槍圓盾齊舉,喊殺震天,氣勢相當(dāng)足。
和剛才一樣,他們依然是盾牌手在前,弓箭手在后,不同的是,除了弓箭手,漢軍旗中還多了不少的鳥銃手。
雖然大部分建虜都只喜歡巨型的紅夷大炮,而不重視鳥銃的使用,但漢軍旗中的鳥銃手的比例卻相當(dāng)高,一來漢軍旗大部分都是原來的遼東邊軍,投降的同時,也帶來了原先的鳥銃,二來虜酋黃太吉對火器非常重視,剛繼位就成為了專門的烏鎮(zhèn)哈超,滿語意為重兵,也就是火器兵,在黃太吉治下,建虜火器得到長足的發(fā)展,到今日為止,建虜軍中的火器配備和火器威力,其實已經(jīng)超過了遼東邊軍了。松錦之戰(zhàn)時,雙方在松山一代,隔著山峰,架起四十門紅夷大炮對轟,原本自以為火器占優(yōu)的明軍卻被打得抬不起頭,由此可知,建虜火器之威和火器之盛。
不過和京營精武營相比,建虜?shù)幕鹌髋鋫溥是低的。
當(dāng)建虜漢軍旗開始進攻之后,陣前的神機營的火炮立刻后撤,漢軍旗沖到八十步之時,后撤的火炮已經(jīng)重新布置,并進行了校準(zhǔn),在李順的命令下,再一次的開火。
各色小炮,尤其是十門青銅炮,落點相當(dāng)?shù)臏?zhǔn)備,每一枚呼嘯而出的鐵彈子,都能帶走三到五名漢軍旗士兵的生命。
不過相比于一萬五千大軍,二十幾門火炮實在是太少太少,分母太大,所以造成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也正是因為如此,阿巴泰才會在明知明軍擁有火炮的情況下,依然下令強攻。
“嗖嗖嗖嗖……”
進入八十步,首先是弓箭鳴響,漢軍旗中的弓箭手開始向明軍方陣傾射箭雨。
箭矢破空,遮天蔽日。
除了前方的長盾,明軍陣中的圓盾手都會舉起圓盾遮擋,長槍手也會搖動長槍,格擋射來的箭雨。
“叮叮叮叮……”
箭矢落下,掀起一陣密集的箭頭碰撞金屬甲胄的叮當(dāng)聲,也有血雨飛起,中箭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臉部受創(chuàng)。
弓箭之后,進入七十步,漢軍旗陣中的鳥銃手首先開火,他們使用的都是火繩槍,裝填慢,射速慢,七十步是他們標(biāo)準(zhǔn)的射擊距離,而后他們便不再前進,就站在七十步,不停的向明軍射擊。
鳥銃是直線射擊,而明軍陣型嚴(yán)整,陣前都豎有一個人高的長盾,漢軍旗的鳥銃鉛彈大部分都打了在長盾之上,打的木屑橫飛,幾乎很難對明軍造成傷亡。
明軍大陣?yán)^續(xù)保持靜寂。
正藍(lán)旗軍旗之下,阿巴泰的眉頭越皺越深,他越發(fā)覺得,對面的明軍非是一般了。
當(dāng)漢軍旗前沖的士兵急入六十步之后,就聽見一聲凄厲的、刺人耳膜的竹哨聲忽然在明軍陣中響起。
“砰砰砰……”白煙彌漫,火光乍現(xiàn),明軍陣中的鳥銃槍響了。
雖然最前排的漢軍旗士兵都舉著木盾,但因為是快步猛沖,陣型不嚴(yán)整,所以還是有很多軍士慘叫著倒下,不過沖擊陣型并沒有打斷,漢軍旗士兵依然嘶吼著,向前猛攻。雖然他們原本都是大明的遼東軍,但投降建虜已久,早已經(jīng)不把自己當(dāng)成漢人,甚至為表示忠心,越是面對明軍,他們就越是要表現(xiàn)出英勇和無謂。
當(dāng)然了,建虜軍法殘酷,勇者重賞,怯戰(zhàn)重罰,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。
在整個松錦之戰(zhàn)中,漢軍旗發(fā)揮了相當(dāng)重要的作用,不然只靠建虜?shù)氖畮兹f人馬,根本擋不住洪承疇的援兵,也因為在松錦之戰(zhàn)中的“英勇表現(xiàn)”,松錦之戰(zhàn)后,他們才會被正式的編為漢軍八旗。。
沖鋒之中,漢軍旗的士兵很快就發(fā)現(xiàn),眼前這支明軍和松錦之戰(zhàn)的九邊精銳完全不同,松錦之戰(zhàn)中,最晚八十步,明軍是一定會開火的,但今日的明軍卻直到六十步,方才響起鳥銃聲,而槍聲一旦響起,就再也沒有停過,此起彼伏,密集無比,呼嘯而來的鉛彈打的木盾砰砰作響,很多原本不應(yīng)該被打中的士兵,都慘叫著猝然倒下。
雖然漢軍旗不能和建虜八旗相比,沒有雙重甚至三重鐵甲,但卻也基本人人都有鐵甲,以明軍鳥銃的威力,不應(yīng)該這么輕易被擊穿,但事實偏偏不是如此,前沖的漢軍旗士兵不斷倒下,即便是全甲的士兵也一樣,六十步的距離,成了他們的生死關(guān)和地獄路。
漢軍旗之后,現(xiàn)場指揮的祖澤潤臉色發(fā)青,雖然剛才他已經(jīng)領(lǐng)教過一次了,并且有一定的心理準(zhǔn)備,但明軍鳥銃的密集射擊,還是讓他頭皮發(fā)涼,雖然不能有準(zhǔn)確的數(shù)字,但他卻知道,前沖的短短六十步距離,漢軍旗最少也倒下了四百人,這還是在前方布置有盾牌手的情況下,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盾牌手,傷亡最少還得增加一倍以上。
明軍的鳥銃,怎么這么厲害?
更驚奇的是,他好像沒有看到火繩。
“殺~~”
終于,穿著彈雨和血雨,漢軍旗沖過六十步,來到了拒馬之前,然后隔著拒馬,開始和拒馬之后的明軍猛烈互刺。
如果說,在沖鋒之中,弓箭和火槍對射時,漢軍旗吃了大虧,心中都是不忿,認(rèn)為明軍憑借的就是鳥銃。一旦短兵格斗,近距離的肉搏,明軍絕不是對手--漢軍旗的自信不是白來的,他們大部分都是原先的遼東邊軍,小部分是支援遼東戰(zhàn)事的各地明軍,在投降建虜后,在建虜殘酷軍法的督促下,戰(zhàn)力都增強了不少,在松錦之戰(zhàn)中,即使面對九邊精銳都不落下風(fēng),今日面對昌平兵就更是不在話下了。
但一經(jīng)交手,他們就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做了。
面前的明軍不但鳥銃厲害,長槍刺殺之術(shù),更是遠(yuǎn)勝他們一籌。
因為是隔著拒馬刺殺,槍桿更長的明軍明顯占據(jù)優(yōu)勢,漢軍旗的長槍刺不到拒馬后的明軍,而明軍的長槍卻可以輕易的將他們扎一個透心涼。最致命的是,雖然第一線人數(shù)上漢軍旗并不吃虧,但不知道為什么,他們每個人都要同時面對兩到三桿長槍的戳刺。
道理其實也簡單,明軍都是遵從口令,一起刺,一起沖,因此才能在同等人數(shù)下,創(chuàng)造出更多的殺敵機會。
“殺!”
三排明軍長槍手,隨著口令,一齊向前突刺,又一齊收槍,宛如是吞吐的勾魂鉤,將拒馬前的漢軍旗士兵勾得七零八落,“噗噗噗……”精鐵槍頭刺中血肉的聲音,不斷在陣前響起,血雨和慘叫中,沖到拒馬前的漢軍旗士兵很快就倒下了一片。
后面的人繼續(xù)補上,繼續(xù)搏殺。
建虜軍法殘酷,沒有人敢后退。
激烈的刺殺之下,前排的明軍士兵也不斷倒下,拒馬的兩邊,雙方展開以命換命的血腥搏殺。每一秒每一瞬,都有人慘叫倒下。
雖然明軍場面占優(yōu),但因為漢軍旗死戰(zhàn)不退,所以雙方殺的難解難分,戰(zhàn)事一時陷入僵局。
正常情況下,明軍的另一個秘密武器,手榴彈該出場了,但明軍的手榴彈卻遲遲都沒有使用。
正藍(lán)旗下,眼見漢軍旗打不開局面,戰(zhàn)事陷入焦灼,博洛策馬上前,來到阿巴泰身邊。抱拳,焦急說道:“阿瑪,漢軍旗已經(jīng)力竭,讓包衣奴才們上吧,一舉擊潰明軍!”
雖然一開始,博洛并不贊同強攻明軍,不過他是一個韌性的人,任何事情,不做則已,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成功,漢軍旗和明軍處于僵持,加上正紅旗和正藍(lán)旗的包衣奴才,一定能突破明軍的防線,拆除那些礙事的拒馬。而后正藍(lán)旗鐵騎突擊,勝利就在眼前。
阿巴泰卻久久不說話,眼望著對面,滿是憂愁的老臉越發(fā)蒼白,猶豫了很久,突然一咬牙:“不,不能再攻了,我們得撤退!”
“為什么?”博洛驚訝。
“很簡單,”阿巴泰面無表情的道:“因為我們面對的絕不是昌平兵,對面指揮的也絕不是昌平總督!此戰(zhàn)怕是一個陷阱,再戰(zhàn)下去,我們恐怕都沒有辦法脫身了。”
“阿瑪……”博洛驚。雖然他早就看出,對面的明軍不一般,但他卻也沒有阿瑪這么悲觀,
阿巴泰卻已經(jīng)撥轉(zhuǎn)馬頭:“沒什么說的了,撤!”
“漢軍旗怎么辦?”博羅問。
“報~~”阿巴泰還沒有回答,就聽見一聲凄慘的喊叫.
轉(zhuǎn)頭看,只見一匹正藍(lán)旗的探馬正疾馳而來,等到了陣前才發(fā)現(xiàn),不是別人,乃是阿巴泰的四子岳樂!岳樂負(fù)責(zé)周圍的警惕,一直帶著偵騎在打探周邊明軍的動向,原本輕松愜意的工作,現(xiàn)在卻好像變得無比兇險,走時岳樂身邊有將近二十個白甲兵,現(xiàn)在卻只剩下他獨自一人,奮力策馬,不顧一切的沖到阿巴泰的面前,驚惶報道:“阿瑪,有三股明軍大隊騎兵,正從后方向我軍沖來!”
“?”
博洛大吃一驚。
————感謝“”書友20190508230723768、書友20190908094346034的打賞,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