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本身是水系靈根修士,本以為會先入門【水之法則】,想不到因緣際會,【五行法則】中竟是【土之法則】拔了頭籌!
能夠修行到元嬰后期的境界,絕大多數(shù)修士都是天資橫溢之輩,五行法則又是號稱天地間眾多法則中最易入門的,可饒是如此,尋常修士領(lǐng)悟一道五行法則,至少也要十余年之久。
若是絕頂天驕之輩,也要數(shù)年的水磨工夫。
荊雨之前詢問過已將【五行法則】盡數(shù)入門的葉星云,葉星云乃是【風靈根】,因而入門五行各個法則的時間都差不太多,平均每一道法則用了七至八年時間入門。
由此推測,荊雨領(lǐng)悟與自己最為契合的【水之法則】,估計也要五年左右時間,其余四種五行法則估摸著也得七八年左右。
可在此日日經(jīng)受玄黃之氣沖刷,卻大大加快了【土之法則】的領(lǐng)悟速度,一個月時間便即入門,不可謂不神速。
“土之法則入門后,加上苦渡玄光護佑,丘玄洞體內(nèi)無人操縱、無意識散發(fā)的玄黃之氣對我?guī)缀鯖]有了威脅,這一處倒成了我的一個絕佳的修行寶地!
荊雨甚至起了干脆在丘玄洞體內(nèi)修煉到化神的想法。
但很快他便把這個念頭打消了。
且不說此處只適合參悟【土之法則】與【空間法則】,其余法則參悟起來極慢,這一處空間嚴格意義上也并不能算是現(xiàn)世區(qū)域,更類似于微型的秘境洞天,其中法則定然是殘缺的,哪怕荊雨在此地化神,最終成就的也定然會是【偽化神】。
“參悟法則可以仿照前人道路,入門只是代表修士對這道法則有了一個基礎(chǔ)的認知,哪怕這個認知只是一葉障目的片面認知,但只要抓住了法則的一絲神韻,便算是入門,并不會影響后續(xù)根基。”荊雨暗暗想到。
嚴格意義上來講,元嬰后期修士所謂的【入門】只是與這道法則混了個臉熟,真正能夠運用法則之力,還需在化神時將現(xiàn)世的法則之力煉入元嬰竅穴之中。
若法則不入門,等同于壓根不認識天地間眾多法則之力,那將其煉入竅穴便無從談起了。
可法則入門也僅僅是籌備化神基礎(chǔ)中的基礎(chǔ),認清了法則之力,將其接引入竅穴中,使其在竅穴中蘊養(yǎng)發(fā)展、生根發(fā)芽,這一步必須在現(xiàn)世完成。
若是在洞天中將法則之力煉入竅穴,煉化的必然會是殘缺法則,往后的路子會越走越偏。
不過想到此處,荊雨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:“不對,【因果】這兩道法則哪怕在現(xiàn)世中也是殘缺的,若是有人打算將【因果法則】煉入竅穴,那豈不是意味著他注定只能成就偽化神?”
荊雨很快意識到自己對于【偽化神】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。
“或許秘境洞天內(nèi)的法則并不是【殘缺】的,而是【錯誤】的?”
荊雨皺眉苦思:“正因秘境洞天乃是【洞天境】修為以上的修士死后的體內(nèi)洞天所化,因此洞天中的法則蘊含了這些修士生前的一些錯誤理解,這才是導(dǎo)致【偽化神】誕生的原因?”
“而【因果法則】雖然是殘缺的狀態(tài),但其中并無某個人的錯誤影響,因而可以煉入竅穴,慢慢完善……”
“這樣看來,【因果法則】、【命之法則】、【乾綱法則】等等這類法則可能都遵循這個原理!
荊雨如今眼界見識早已今非昔比,論及視野廣闊要遠超一眾元嬰真君,加上悟性尚可,倒是被他蒙了個八九不離十。
在現(xiàn)世中煉化殘缺法則并不可怕,畢竟是師法自然,往后可以慢慢糾正完善。
可若是在洞天內(nèi)煉入蘊含他人感悟的法則作為根基,他人對法則的理解會如同心魔一般根種于修士內(nèi)心,從根子上便已然偏了,往后的道途只會越走越偏。
這才是【偽化神修士】戰(zhàn)力根基遠遜于正;竦脑蛩。
“如今【土之法則】已經(jīng)入門,在參悟下去也沒了用處!
荊雨暗道:“畢竟法則入門只是接引法則之力煉入竅穴的前提條件,在竅穴中沒有煉入法則之力前,再繼續(xù)深入?yún)⑽蚍▌t只是在做無用功!
“接下來還可以在此地參悟【空間法則】與【水之法則】!
前者是因為此地也有一些【空間法則】的運用,可供荊雨觀摩領(lǐng)悟,后者則是因他本身便是水系靈根修士,可以內(nèi)視己身參悟水之一道,哪怕這里沒什么合適的水系環(huán)境,參悟起來也不會太慢。
至于其余的法則?也可以參悟,但沒有對應(yīng)條件,進度會極慢,不如脫困之后再找相應(yīng)的環(huán)境加速參悟速度。
正在此時,這一處山洞中落下一人,荊雨看去,卻是個修為僅在金丹期的釋修。
“今日的玄黃之氣退去不久,又落下一人,丘玄洞這是加了個餐?”
荊雨搖了搖頭:“成吧,這小和尚還有不足一天可活,總比那種一進來便被玄黃之氣壓成碎末的要強了不少!
“不過近幾年來丘玄洞吞吃的金丹釋修越來越多了……看來百年時光,他已將整個浮屠仙洲沒有化神背景的元嬰禪君吃干凈了……”
“若是三大釋土秉持【信眾兼并】的路子走下去,如今浮屠仙洲的信眾只怕已經(jīng)被三大釋土的正堂禪君盡數(shù)收入囊中了罷?”
荊雨沉沉想到:“就看丘玄洞何時離開浮屠仙洲,那三娘的計劃也能開始實施了……”
他此時收斂氣息,化作巖塊靜靜躺在角落,也不去理會那被吞進來的金丹釋修,畢竟此人注定要死,他也懶得去與這和尚說話。
“世尊在上……”那僧人環(huán)顧四周,只覺上天無路、下地無門,似乎已然認命,雙手合十,嘆了口氣:“這一次只怕難逃此劫……”
“嗯?”
僧人自言自語的聲音令荊雨微微蹙眉,他神念一掃而過,片刻后撤去變化,猛然抬頭,面色愕然:
“云丹?”
那僧人聽到了聲音,扭頭望了過來,一張清秀俊逸的臉龐帶著疑惑,哪怕已然剃度、身著僧袍,可荊雨仍然一眼將他認了出來。
此人正是宇文宵金長子,當年在云川域失陷時蹤跡全無的宇文云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