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一路小跑跑到山峰之巔,對著天地吶喊:“我明白了!我明白了!我明白了......”
他回過身對著緊跟著他的老者說: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不假外求。”
說完對著老者下跪一拜說到:“多謝夫子指點迷津,多謝各位先賢!謝.....龍場悟道!此心光明,亦復何言啊!”
老者扶起他,關切的問:“先生這回是否徹底弄明白了?”
王陽明欣喜若狂的對著老者說:“對,格物致知之旨,我苦思冥想近二十年的時間,上下求索,左右彷徨后,不斷體悟,事上磨煉的思想結晶。今天終于徹底弄明白了,仿佛云開霧散,豁然見到陽光一般。不僅超脫了生死之念,而且讓未曾參透的,格物致知之旨,終于顯露真容。圣人之道,蘊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,一直以來我都是向心外求理,這方法本身就是就是一個錯誤,圣人之道,吾性足矣。”
老者捋了捋胡子開心的笑著看著他問:“哦!先生看懂了什么?老朽很好奇,可否詳細說來聽聽!”
王陽明對著老者微微一笑,抬起頭看向遠方,平靜如水的回答到:“看懂了人生!我年少時,恃才傲物,心比天高。所謂,天狂必有雨,人狂必有禍!自從第一次落榜遭受人生重大挫折以后,這一路走來十幾年的時間,我一直困在迷霧里走不出來,一直想不明白,為什么少年得志卻英雄無用武之地,我格竹七日,希望從外界找到我想要的答案,卻猶如作繭自縛,越束越緊。
這世間多少人為了追逐別人眼中艷羨的功名利祿迷失了本心,只看到別人風光的一面,卻沒看到風光背后的艱辛。
看到別人越風光時,自己的落差感就越大,就越痛苦,而這痛苦根源就像我格竹七日那樣的心態(tài),因為我們的心都在向外求,在不停的向外界尋找答案,為什么別人能輕易得到的,為什么我們就高不可攀。
我們的心向外求得越多,就越迷失自己,越找不到方向?墒俏覀儚奈聪脒^向內求,我們的本心需要的究竟是什么?我們擅長做什么?熱愛做什么?如何通過自己所擅長和自己所熱愛的去找到屬于自己發(fā)力的軌道,只有發(fā)自內心的熱愛,才能成為我們人生的驅動力。我們的生命才能如花般綻放,充滿激情!充滿生命力!充滿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推動力!”
聽他這番,駱嬰心里感觸頗多,在現實世界里自己何嘗不也是這樣,年少時恃才傲物,心比天高。所謂,天狂必有雨,人狂必有禍!
從頂峰跌落至谷底的速度,遠比攀上頂峰的速度更快,更痛苦!
駱嬰化身的老者,忍不住問出駱嬰從現實世界里帶來的疑惑:“那先生的意思是從人生低點爬上巔峰,是可以通過熱愛和努力,以及選擇對的人生軌道來達成的。那從巔峰跌入低谷時,又要如何才能重回巔峰呢?”
王陽明看著老者哈哈一笑說:“夫子這個問題提得好啊!這也是我尋找了十幾年想要的答案。”
老者看著王陽明,期待的問:“那先生可有找到答案了?”
王陽明微笑的點了點頭說:“人站在巔峰上有多少掌聲,跌入谷底的時候就有多少雙恨不得把你踩入泥底的腳。
任何人在任何地方,都會遇到厄運,身體遭逢大病,事業(yè)受到沖擊,家庭發(fā)生不幸....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,很多人都會被劈頭蓋臉地擊倒在地,自此一蹶不振。
我們雖然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,卻能夠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(tài)度,面對厄運的侵襲,當你煉就一個好的心態(tài),學會自我療愈,自然就能安然度過。
人從低處爬到巔峰容易,可是要從巔峰上跌落下來的低谷中,再次重回巔峰就是難上加難的事了!這世間又有幾人能參透并做到?”
駱嬰化身的老者激動的問:“那要何解?”
王明陽笑了笑說:“其實說難也難,說簡單也極其簡單!
駱嬰急切的問:“怎么說?”
王陽明指著山腳上的群山對老者說:“從巔峰跌入低谷時,無非就是將一切清零,忘記過去所有的光芒與成就,重新開始,回到最初的起點,重新選擇個自己擅長和所熱愛的軌道,重新攀爬到新的巔峰,或許等到有一天,再次登上新的巔峰時,回頭看看之前的成就,就會覺得那么的微不足道,就能有一覽眾山小的開闊視野!
駱嬰激動的追問:“那要如何做到將一切清零?”
王陽明看著老者意味深長的說:“由簡入奢易,由奢入簡難;由貧到富難,由富返貧易。這世間人心浮躁找不到本心,迷失自己陷入無盡痛苦的原因,究其根本就是少了顆仁德的心!良知的心!”
老者眼睛一亮追問到:“哦!何為仁德之心?何為良知之心?”
王陽明微笑著解釋到:“君子之心,便是仁德之心,便是良知之心。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
心中沒有仁德之心的人,是因為私欲心太重。
窮困時為謀取名利,容易孤注一擲,不擇手段,不惜損人利己。富貴時卻因為不能自律節(jié)儉,容易揮霍無度,德不配位而守不住財富,由富返貧,甚至背負上巨額的債務無力翻身,悔恨終身。
而有仁德之心的人,仁德厚重以仁義禮智信為本,不求名利,只為心安。不為窮困憂心悲戚,也不為身居富貴而驕奢凌人,有著平和的心態(tài)和情操。
智慧的人懂得“積善之家必有余慶”,知道仁德的長遠價值,所以更加努力積善行德。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,知行合一,致良知。
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,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,就不會長久,哪怕一時擁有,也會成為一場過往云煙,甚至為此失去更多;
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地,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,就永遠不會擺脫,哪怕用不擇手段一時擺脫了,終有一天,天道也會變本加厲的再附加上更多!
駱嬰頓時豁然開朗,這不正是自己在困在現實世界里,一直苦苦尋找的答案嗎?
王陽明繼續(xù)說:“厚德載物,但凡能成就一番非凡大事業(yè)者都必備仁德之心!
駱嬰情不自禁的問:“如何擁有仁德之心呢?”
王陽明接著說:“欲成大事者,先破心賊!
駱嬰好奇的問:“如何破心賊呢?”
王陽明哈哈一笑說:“破山中賊易,破心中賊難!這心賊有三:第一,靜中坐;破焦慮之賊,知足者富,知止者贏。不要攀附外在物質與反應,通過靜坐內觀,明心見性,身心方能合一。第二,舍中得,破欲望之賊。通過利他來利己,通過奉獻來索取。要知道不自生,故能長生,不自私能成其私。第三,事上練,破憂郁之賊。生活是道場,工作是修行,從事上干,從事上練,能力自然有了。而三賊皆破,萬事可成!”
駱嬰聽到他這一席話,仿佛云開霧散,豁然見到陽光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