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潘寒夢忘了,哪怕是被背叛,林方政也不會忍氣吞聲,定是要窮追到底,翻個水落石出的。
所以從一開始,潘寒夢走的就是一步因愛盲目的死棋。
林方政人生中的女人,各有千秋。如果換成龐馨欣,她是一個弈棋高手,這樣瘋狂的死棋,她不會走,所以她選擇深藏心底、體面離開。如果換成李寶璐,她是一個心氣極高又思想開放的女人,也不會干出這種事情,所以她選擇斷然轉(zhuǎn)身,不再糾結(jié)。
潘寒夢是那種從來不認命的女人,為達目的會戰(zhàn)斗到最后一刻,為了別人也愿意犧牲一切。若論瘋狂,恐怕只有齊菲菲也與之匹敵。
這從一件往事就能看出,那是林方政大一時,學校的辯論賽決賽。潘寒夢在場上,林方政在臺下為她加油。
辯題是“愛的最高境界是等待還是放棄”,潘寒夢手持正方,也就是“等待”。
辯論賽的題目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,沒有標準答案的。但有些辯題容易受到普遍價值觀的影響,比方說有的辯題是“結(jié)婚后遇上摯愛該不該離婚”,手持“應該離婚”的辯手,世俗觀念顯然是違背的,會被打上“移情別戀、薄情寡義”的標簽,哪怕再怎么辯解“先離婚再追求不是背叛”“每個人都有追求人生摯愛的權(quán)利”“婚姻是愛的結(jié)合,而不是愛的約束”等等,也很難撼動世俗觀念。
所以抽中與普遍價值觀不太符的辯方,辯論起來就會天然處于劣勢,很多時候可能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方向。
潘寒夢當時的辯論方向也是如此,在對方連番炮轟“愛不是等來的,而是雙向奔赴”“你會為了愛一個人而終生不婚”“你有過幾段戀情,有過幾個暗戀對象,哪一個是你最愛的,哪一個又是你一直等待的呢?”,一個又一個的難以跳過的坑,讓潘寒夢隊友徹底被打懵了,觀眾也爆發(fā)出陣陣哄笑聲。顯然,這場辯論賽勝負已分。潘寒夢這邊該做的應該是心平氣和完成接下來的流程,給自己留一分體面尊嚴,保持辯論賽的基本風度禮節(jié)。
但潘寒夢就是逆反,偏不認輸。情急之下甚至拋出了“我會為了愛一個人一直等待,等著急了我還會親手拆散他們!”的答辯。
林方政瞧得真切,臺下觀眾頓時爆發(fā)出一陣騷動。吹口哨起哄者有之,大聲指責沒有道德廉恥者有之,小聲謾罵賤人者有之。就連林方政也是瞠目結(jié)舌。
事實證明,潘寒夢不服輸?shù)年穹N性格,話里真假皆有。
假的是,她并沒有因為愛一個人而選擇最高境界去等待,終究和天下俗人一樣,會愛上新的人。
真的是,她愛到瘋狂時,真的會不顧道德廉恥去挖墻腳拆散對方。
違心且多變的人啊,真是復雜。
既然是死棋,就總有死的那一刻。林方政的公開羞辱,徹底擊碎了她的所有的幻想。
她知道,自己的妄念落空了。
只是,如同那年的辯論賽,哪怕身邊空無一人,她也會戰(zhàn)斗到最后一刻。
她要為自己翻盤再拼一次。
林方政的敲打,也不僅僅是潘寒夢一人。包括鞏飛蘭在內(nèi),雖然沒有在會上公開怒斥,私底下還是毫不留情的批評了一通。意思是市委編辦沒有發(fā)揮出該有的統(tǒng)籌作用,放任石中縣拖延進度,沒有有力督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