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20日。
本屆歐洲杯小組賽B組第三輪,克羅地亞vs羅馬尼亞的比賽日如期而至。
熟悉的沃爾特球場。
下午四點鐘。
承載著克羅地亞男足的大巴車緩緩靠近球迷廣場。
一眼望去。
不少羅馬尼亞球迷都染著黃毛。
這不止是對于1998年世界杯的那支巔峰羅馬尼亞的致敬,也間接表達了球迷們今天對于羅馬尼亞男足的期待。
小組出線。
球迷們希望羅馬尼亞能夠復(fù)刻1998年世界杯以及2000年歐洲杯沖出死亡之組的奇跡。
“De??teapt?? - te, rom??ne~”
“Din somnul cel de moarte~”
“??n care te - ad??ncir??~”
當克羅地亞大巴車緩緩駛過人流,坐在車上的蘇飛聽到了窗外屬于羅馬尼亞球迷的高歌。
雖然聽不懂。
但蘇飛可以感受到歌聲之中的力量。
而且相比于意大利球迷。
羅馬尼亞球迷對于承載著克羅地亞球員的大巴車的態(tài)度還是很友好的。
起碼沒有老頭子對著車窗豎起中指。
......
賽前新聞發(fā)布會。
濃眉大眼,有著大鼻子的羅馬尼亞主教練維克托·皮楚爾克出現(xiàn)在了采訪現(xiàn)場。
和他一起的。
則是如今球隊的首席主教格奧爾基·哈吉。
現(xiàn)場媒體記者們的反應(yīng)很奇怪。
對于羅馬尼亞主教練皮楚爾克的出現(xiàn),并沒有作出太多的反應(yīng),反倒是哈吉的出現(xiàn),瞬間引燃了整個現(xiàn)場。
不少羅馬尼亞本土記者更是吹哨歡呼。
原因很簡單。
作為這支羅馬尼亞男足助教的格奧爾基·哈吉,是整個羅馬尼亞男足歷史最偉大的球員,沒有之一。
哈吉自1983年入選羅馬尼亞男足以來,先后和球隊一同參加了三屆世界杯,以及三屆歐洲杯。
其中1994年世界杯。
哈吉更是在十六強賽,一射一傳,幫助羅馬尼亞淘汰賽了擁有馬拉多納的阿根廷,挺進了八強,創(chuàng)造了羅馬尼亞世界杯歷史最好成績。
在今天這場對于羅馬尼亞來說生死攸關(guān)的小組賽面前。
哈吉的出現(xiàn)。
足以振奮所有羅馬尼亞的本土記者。
因為哈吉之于羅馬尼亞的地位,就相當于馬拉多納之于阿根廷。
不過激動歸激動。
作為助理教練的哈吉,并不能接受記者們的采訪,今天主要就是來到現(xiàn)場給皮楚爾克撐場子的。
早在1998年。
維克托·皮楚爾克就成為了羅馬尼亞男足的主教練,和退役前的哈吉還有過一段師徒情。
這也是哈吉愿意留在羅馬尼亞男足給皮楚爾克當助理教練的原因。
“今天是一場生死之戰(zhàn)!”
“我們的對手很強大!”
“他們是在上一輪比賽中4比2戰(zhàn)勝了意大利的克羅地亞,而意大利小組賽對陣我們的戰(zhàn)績則是4比0!
“如果換算一下的話!
“克羅地亞這場比賽很可能會進我們16個球!
就在所有記者都認為皮楚爾克會像所有瀕臨淘汰,卻又面對強敵的球隊主教練那樣,賽前在媒體面前強行裝逼一波的時候。
皮楚爾克卻表情一本正經(jīng)地開了個玩笑。
現(xiàn)場不少記者愣了一下后都笑了。
自從羅馬尼亞1994年全員染黃毛,主教練剃光頭后,他們已經(jīng)被媒體們扣上了會整活的標簽。
現(xiàn)在看來。
羅馬尼亞似乎還在堅持這種整活的傳統(tǒng)。
就連站在皮楚爾克身旁的哈吉。
也只能對于自家主教練有些“老頑童”的性格露出了無奈地表情。
等到現(xiàn)場逐漸安靜。
皮楚爾克又是話鋒一轉(zhuǎn)。
“但我打賭克羅地亞進不了我們16個球,我也堅信我們在今天有機會戰(zhàn)勝克羅地亞獲得出線的機會,這就是我的決心....”
話音未落。
皮楚爾克突然當著現(xiàn)場所有記者的面,扯下了自己的頭發(fā),是的沒錯,他戴著一頂假發(fā)。
假發(fā)下面。
正是一頂油光發(fā)亮的光頭造型。
這下子。
整個采訪現(xiàn)場瞬間炸鍋了,記者們的表情都凝固在了臉上,然后紛紛激動地抬起了手中的相機。
咔咔咔!
站在皮楚爾克旁邊兒的哈吉,表情從震驚,變成理解,接著是難以言喻的感動。
因為他就是1994年那支“黃色旋風”中的一員。
就像是球場那些染黃毛支持羅馬尼亞的球迷一般,自家主教練皮楚爾克,也在用自己“特殊”的行為,表達了對于球隊的支持。
......
屬于羅馬尼亞的賽前采訪結(jié)束了。
返回更衣室的路上。
哈吉忍不住低聲詢問皮楚爾克。
“頭兒,你確定等下也要像剛剛那樣摘下假發(fā)嗎?”
“不,我現(xiàn)在就要摘下來!
皮楚爾克微笑著再度將假發(fā)摘下,隨手丟到了一旁的垃圾桶里,引得球員通道內(nèi)工作人員一陣詫異的目光,但他似乎完全不在乎。
來到更衣室門口后。
皮楚爾克更是毫不猶豫的直接推門而入。
“先生們,我回來了。有誰能告訴我你們的熱身情況如何嗎?”
更衣室內(nèi)原本還在互相交談的羅馬尼亞隊員們。
在注意到皮楚爾克的光頭后。
安靜了下來。
互相之間面面相覷。
但是不少人很快反應(yīng)過來了主教練行為的緣由,1994年世界杯也是這一屆羅馬尼亞男足不少球員的青春,因為那一屆的“黃色旋風”不只是轟動了羅馬尼亞,甚至轟動了整個世界。
“頭兒,您怎么不提前和我們說你要效仿1994年剃光頭。早知道的話,我就染個黃毛了!
“哈哈哈對對對!”
“我也想染黃毛!可惜了!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來不及了!”
“頭兒,您這新造型太酷了!”
隨著羅馬尼亞隊長克里斯蒂安·齊沃笑著開口,其余隊員紛紛附和。
更衣室內(nèi)的氣氛很歡樂,很輕松,絲毫沒有大戰(zhàn)即將到來的緊張和壓抑。
皮楚爾克有些得意地朝著身后的哈吉揚了揚下巴。
因為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。
和克羅地亞這樣的強敵進行生死之戰(zhàn),如果球員們不能放下顧忌放開自己的話。
完全沒有任何機會。
相反的。
積極樂觀的情緒有時反倒能夠給予一支球隊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。
“好了,先生們,我知道你們都非常羨慕我的造型哈哈哈!”
“然后是關(guān)于黃毛,你們當然還有機會染,只要我們擊敗克羅地亞晉級淘汰賽,我們就能夠全體染上黃毛。”
“在全世界的鏡頭前,去致敬那支1994羅馬尼亞!讓黃色旋風再現(xiàn)!”
皮楚爾克一席話。
不少羅馬尼亞球員的眼神開始變得火熱。
這支羅馬尼亞陣中很多球員都是年輕人,年輕人,哪有不中二的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