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貞運(yùn)看了一眼孔尚乾,眼中滿是堅決之色。
見兒子輕輕的點了點頭后,孔貞運(yùn)上前一步,沉聲道:“陛下,宋至和二年前沒有衍圣公爵位,孔府依也傳承了千年,
有了爵位之后反倒是讓孔府子弟愈發(fā)的放肆了,忘記先祖?zhèn)兘⒖赘囊饬x所在了,
臣有強(qiáng)烈的預(yù)感,陛下會開創(chuàng)古之未有之盛世,前幾日李指揮使在南京質(zhì)問復(fù)社諸生的那些話,臣銘記在心,
身為讀書人,忘記了自己的根,這很不應(yīng)該,天下太平了,讀書人自己耕作也能警醒自己。
如今既然兩宗都不襲封,那這個爵位理應(yīng)被廢除,這樣也斷了所有孔府子弟對這個爵位的幻想,安心研究學(xué)問,
至于孔府、孔廟、孔林等就交由朝廷管理!
“陛下,臣贊同父親的提議,這段時間臣在曲阜也聽過不少的言論,說是孔圣是圣人,后人得到了朝廷的照顧,
那么孔廟中從祀的圣公顏回、宗圣公曾參、述圣公孔伋、亞圣公孟軻等人也為儒家的發(fā)展做出了絕對的貢獻(xiàn),為何沒有受到朝廷封賞呢?
而且在嘉靖九年,亞圣的鄒國公爵位都能罷免,為何孔圣后代的爵位不能罷免呢?
況且在孛兒只斤·窩闊臺五年,因為種種原因廢除了衍圣公的爵位,長達(dá)四十三年的時間,沒有衍圣公爵位,孔家依舊在,
所以,臣以為爵位在與不在,影響不了孔府的存在,后人也不應(yīng)該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沉睡不醒!
“好、好一個不應(yīng)該躺在先祖的功勞簿上沉睡不醒,這句話是朕南巡以來聽過最動聽的一句話!
聽著孔尚乾最后的一句話,從開始到現(xiàn)在一直淡定的崇禎猛的拍了一下寶座的扶手,臉上掛滿了笑容。
“諸位也聽聽,這是何等的格局、何等的胸襟,這才是孔圣最愿意看到了,諸位當(dāng)記住,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!”
“既然兩位愛卿提議了,那朕就聽兩位的建議,自即日起,廢除孔府衍圣公的爵位。”
崇禎說到這里,沉思了片刻,又看向孔貞運(yùn):“雖然廢除衍圣公的爵位,但因為每年孔圣誕辰都有祭孔大典,此事也需有人主持,
朕擬定設(shè)立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一職,品秩三品,主要職責(zé)是負(fù)責(zé)祭典和儒家文化交流、宣揚(yáng)等,
朕會派禮部入駐孔府,協(xié)助你工作,所需物資銀兩皆由朝廷調(diào)撥,孔愛卿可否受累?”
“哦,對了,大成至圣先師是朕重新給孔圣的尊號!”
“臣愿意為陛下分憂!”
只是稍微的錯愕后,孔貞運(yùn)便立刻答應(yīng)了下來,臉上滿是喜悅之色。
說實話,他們雖然不愿意回曲阜接掌孔府,但不代表他們不重視孔廟。
雖然支脈在所在地也建了孔廟祭拜,但這里是孔圣的出生之地,還有孔家歷代先祖埋葬的孔林,自己祖宗卻是由外人祭拜,想想都不太舒服,
如今皇帝又給了個三品的奉祀官,算是結(jié)了他的心病了。
其次則是孔圣的尊號,自魯哀公賜封尼父這個尊號開始,至今兩千年,封號是一變再變,侯、公、王爵那是封了再降,降了再封,至今已經(jīng)十七次。
最近的一次則是大明的嘉靖帝,直接將孔圣的文宣王爵給削了,改為至圣先師,
尊號在歷任封號中降到了最低,連同亞圣孟子的國公爵位都給廢掉了,足可見大明王朝對孔家的不感興趣了。
如今皇帝給的封號是大成至圣先師,雖然只是比嘉靖帝的至圣先師多了大成兩個字,那也是認(rèn)可孔圣是文道第一人了。
眾人面色有些古怪,皇帝一語成讖,前面剛說孔府如果管理不過來,那就交給朝廷管理,間隔半個時辰,竟然真的就交給了朝廷。
“陛下,臣有本啟奏!”
崇禎剛安排完,一人又站了出來,眾人定睛看去,不是天雄軍指揮使兼曲阜知縣盧象升又是誰?
這位知縣大人除了剛開始有人在曲阜鬧事,被天雄軍軍士抓取勞作后,就再也沒有說過什么了,這會兒站出來做什么?
“陛下,臣以為,孔府之事只是處理了一半,自朝廷傳出陛下要親臨孔府后,這曲阜縣城內(nèi)是人滿為患,其中以讀書人居多,
他們很多在曲阜城內(nèi)為孔家搖旗吶喊,很多時候公開抨擊朝政,例如針對土默特的兩制策略、孔府前圣子通敵事件、血脈不純等事,
觀點很明確,那就是朝廷昏聵,決策失誤等等!
說到這里,盧象升說著,又朝著遠(yuǎn)處招了招手,幾個大箱子抬了過來,指著大箱子道:“陛下,讀書人很多,臣雖然不能監(jiān)察全部,但大部分都記錄在冊,
能精確到月日時辰、主要參與人員和議政話題等等,臣均以記錄在冊,請陛下過目!”
話音剛落,本還在小聲議論的眾人瞬間安靜了下來,很多人眼中瞬間充斥著驚恐之色。
屬實沒有想到,這位知縣大人竟然鬧出了這么一出,竟然還有記錄。
洪武十五年,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各州縣文廟明倫堂立一塊臥碑,刻文明令十二條,
其中最后一條就是「天下利病,諸人皆許直言,惟生員不許!如有違犯,輕者黜革,重者拿問」。
這就是生員不得議政的緣來,太祖的本意是擔(dān)心空談?wù)`國,因為身為讀書人影響力比較大,若是妄議,容易帶偏百姓和曲解朝廷決議。
崇禎從寶座上站了起來,緩緩朝前走了幾步,每走一步臉色就凝固了一分,看的讀書人們心中突突直跳,臉色變換著。
“大明律怎么處置?”
“回陛下,大明律對此并沒有明確規(guī)定,但按照以往的處置,輕則以罵詈罪論處,笞邢十次到百次不等,重則黜革為民,追奪功名,再重者,殺無赦。”
回應(yīng)完皇帝的話后,盧象升滿臉冷笑的看著人群:“以他們妄議程度,臣以為基本都能追奪功名,但人數(shù)較多,臣以為可以折中一下,笞一百,或者三年內(nèi)不得參加科考!”
無情呀……王八蛋!
參與妄議讀書人們心中同時怒罵盧象升。
太祖雖然規(guī)定了生員不得議政,但中后期王朝局勢不穩(wěn),只要沒人舉報,算是民不舉官不究,現(xiàn)在被曲阜知縣上奏,麻煩就大了。
一旦被罷黜為名,那真是生不如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