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臣等推演的結(jié)果是大同威遠城!”
“自宣府鎮(zhèn)以西,至山西鎮(zhèn)邊緣,皆峻垣深壕,烽堠相接,凡通車、馬的隘口,都設(shè)百戶防守,這就排除了大同到宣府一帶的攻擊可能。”
“而在大同鎮(zhèn)西南,四面環(huán)山,孤懸絕塞,更不可能走大量車馬!”
“威遠城是大同縱深的梯次式防御體的極沖之地,地勢平漫,無險可恃,
邊外小松山一帶,是虜酋麥力臺吉部落住牧地,察哈爾騎兵大軍可快速機動。
如果我們進攻,那小松山就是他們的防守之地,進可攻,退可守。
而且這里向東到大同百余里,向南有懷、應(yīng)等縣,都是富裕之地。
所以,不出于意外,他們就會從這里進攻!
崇禎看著地圖,又看了看眾將:“既然如此,你們可有對策?”
“陛下認同?”
“自然,朕從大局看看還行,但談到細致處就弱太多了,既然是你們推演的,那就比朕要自己看的細致。”
歷史上雖然記載了林丹汗入侵大同的事件和月份,但他并沒有看到準確的入侵地點。
或許有,但他是真沒有看到。
“既然推演了這個結(jié)果,你們可有對策?”
眾將看向了堵胤錫,似乎是推舉這位武進士作為代言人。
堵胤錫繼續(xù)道:“陛下,臣等有兩種對策,一是關(guān)門打狗,讓林丹汗進入威遠堡,然后從兩側(cè)出軍截住他們的退路,
直接將林丹汗進入關(guān)內(nèi)的大軍弄死,但絕境之下,容易造成大規(guī)模的百姓、將士的死亡;
第二是在威遠堡外設(shè)置大量、密集的陷馬坑以及拒馬樁,讓他們的騎兵無法沖鋒,
然后再抽調(diào)大軍消耗林丹汗的實力,一直耗到建奴的大軍前來,他們就只能退走!
“然后呢?”
面對崇禎的反問,眾人愣了一下,有些疑惑,敵人都退走了,還有啥?
看著眾人疑惑,崇禎只能繼續(xù)道:“你們有沒有想過,消耗了林丹汗的實力,他們擋不住建奴大軍的攻擊,
建奴將林丹汗消滅了,宣大一帶以北對建奴來說基本暢通無阻了,
他們隨時都能攻擊我們的防線,我們又該怎么辦?”
聽著崇禎的分析,眾將再次陷入沉思之中。
這種可能性很大,建奴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的,無論是增加自己的地盤和駐牧地,還是進攻大明,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。
大堂內(nèi)安靜了一會兒后,侯徇猶豫了一下,沉聲道:“陛下的意思是,先將林丹汗揍一頓,然后給點支援,
讓林丹汗和建奴狗咬狗,消耗雙方實力,我們坐收漁翁之利?”
“對,臣贊同侯大人的建議,不將林丹汗給打老實了,他們怎么會聽話呢!”
“可問題是,如果建奴久攻不下,撤軍繼續(xù)收服蒙古其他諸部,
沒有了建奴的威脅,以林丹汗的實力和他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,趁機吞并周邊部落壯大,會不會對我大明再次產(chǎn)生威脅?
他們在草原,騎兵優(yōu)勢極大,我們只能看著,都沒法阻止!”
“不會的,為什么那些部落會脫離察哈爾,投向了建奴,
一部分是建奴許諾的利益和威脅,更多的是對林丹汗的不滿,
等建奴撤走后,北邊是喀爾喀、韃靼、瓦剌等部,西邊是鄂爾多斯和退走的土默特,
南邊是我們大明,東邊是建奴和蒙古諸部,哪一個都是他們?nèi)遣黄鸬。?br>
對于眾人的分析,崇禎也是贊成的。
從林丹汗繼位開始的一些列騷操作就能看出來,他就是一個志大才疏、眼高手低、極度缺乏戰(zhàn)略眼光和政治手腕的人。
有著黃金家族正統(tǒng)王系的身份,還是有著號稱四十萬大軍的蒙古之主。
這要是給努爾哈赤或者皇太極,早就一統(tǒng)蒙古了,大明估計這會兒岌岌可危了。
“那如果建奴整合了漠北蒙古諸部后,再次率大軍前來圍殺林丹汗呢?”
不待眾人回應(yīng),崇禎就淡淡道:“那就看看我們和建奴之間誰更快的恢復和積蓄實力了,
我們現(xiàn)在不缺銀子和將士,缺的是時間,
等火器研究院提升了紅夷大炮的制造的速度,每個城堡都裝幾門,到時候他們愛從哪來就從來,來了就大炮攻擊。”
眾人再次一怔,隨即笑了,心中的擔憂瞬間輕松了不少。
對于坑皇太極的計劃,在沒有結(jié)果之前,他誰都不會說。
“好了,既然推演了結(jié)果和對策,那就傳旨給宣大總督,讓他們準備,同時讓太原鎮(zhèn)做好支援的準備!”
崇禎說完后又看向滿桂:“滿桂,宣府這邊要趁著王承胤的事情,迅速的整頓兵政,清查兵員,
缺多少就立刻招兵補齊,加速訓練,要訓練出一支敢打必戰(zhàn)之師,北京城的北大門的安全就靠你了。”
“臣明白!”
滿桂說完,猶豫了一下又道:“陛下,那宣府巡撫和萬全都指揮使還沒有處置呢?”
“帶上來!”
片刻后,兩人就到了大堂內(nèi)跪在了地上,臉色有些惶恐,這幾日發(fā)生的事情他們都一清二楚,估計皇帝這會兒要清算了。
“郭之琮,按照王承胤的罪責,你的失察之責朕就能砍了你,但現(xiàn)在正是用人之際朕先記著,
從即刻起,宣府從今以后不再設(shè)巡撫,宣府巡撫改為宣府承宣布政使司,你就擔任宣府的左布政使!”
崇禎說完又看向韓癀:“傳信給內(nèi)閣,讓他們協(xié)同督察院和軍紀檢察院,派人來組建宣府按察司以及委派右布政使!”
提到這個,崇禎都頭疼,大明的官職太特么的亂。
一省之中有總督、巡撫、都指揮使和總兵,偶爾還會有個督師,而且都能對兵權(quán)有一定的話語權(quán)。
雖然相互制衡,但效率差的不能再差了,等忙完這段時間必須得改革了。
安排完后,崇禎又看向馬洛生:“馬洛生,王承胤的事情雖然和你沒關(guān)系,但你們?nèi)f全都司的問題也不小,
各衛(wèi)缺了多少人,各衛(wèi)指揮使貪污之事,你當朕不知道?
朕再給你個機會,給你三個月的時間,配合朝廷派來的人,重組萬全都司,
三個月后若是還沒有結(jié)果,朕就砍了你,
滿桂,你看著點,若是哪個衛(wèi)所指揮使搞事情,朕允許你先斬后奏!”
三人齊齊的回應(yīng)。
郭之琮和馬洛生是劫后余生,巡撫是巡視天下,安撫軍民,
目的是節(jié)制各省節(jié)制三司,權(quán)力很大。
現(xiàn)在皇帝撤銷了宣府巡撫,他擔任布政使,主管地方民政及財政,與之前的權(quán)力天差地別。
但能撿回來一條命,還計較那么多做什么?
而滿桂心喜是因為沒有巡撫分化他這個總兵的兵權(quán),他就能集中兵權(quán)做更多的事情,
不用請示過來請示過去了,練兵的效率會更高。
待一切安排妥當后,崇禎和滿桂單獨聊了一會兒。
具體聊了什么,只有兩人知道,但滿桂的臉色滿是凝重。
“朕明天就要繼續(xù)西北巡視了,宣府就交給你們了,不要讓朕失望!”
實在是在時間緊迫,他的目的地是西安,中途還要去太原,搞定八大蝗商的事情。
對于八大蝗商,他現(xiàn)在非常的感興趣,一想到可能查抄到幾千萬上億兩的家產(chǎn),他就激動。
有了這上億兩的家產(chǎn),短時間內(nèi)不擔心銀子,他就能從容布局很多事情了,讓大明進入良性的循環(huán)。
但銀子到國庫了,那才算是自己的,所以他現(xiàn)在非常急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