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一勞永逸
見楊過將擒殺鰲拜的過程說的如此詳細(xì),若非親身經(jīng)歷,決計道不出其中的細(xì)微曲折之處,否則稍一經(jīng)推敲,必會露出馬腳不可。
因此莊夫人更加確信眼前之人必是楊過無疑了,無論是他的年紀(jì),還是樣貌打扮,都與傳聞中的一般無二,即便對方真是作假做到了極致,那她也認(rèn)了。
楊過看了眼這偌大的宅院,故作沉思道:“少夫人,這山莊雖然僻靜幽深,但畢竟算不上什么隱蔽之所,而你們又都是女眷,只怕日子也不好過吧?”
莊夫人聞言一嘆道:“恩公所言極是,但鰲拜那惡賊一日不死,我等也不敢出現(xiàn)在世人面前,至于日子過的如何,只要能活著,大家便已是心滿意足了!”
楊過心中一動,忙問道:“既然鰲拜已經(jīng)死了,少夫人為何不回原來的莊家去?”
莊夫人道:“山高路遠(yuǎn),而我等又都是一介女流,行走江湖怕是多有不便,萬一再招來了歹人,又如何及得上此處安穩(wěn)!”
楊過想來也是,畢竟剛才一眼望去,少說有二三十人不止,如此一大家子的長途趕路,要說不惹人注意,那才奇了!
“恕在下冒昧的問一句,后我們一腳進(jìn)入院中的那七人,是否已落入少夫人手中?”
“不錯,難道那幾位與恩公相識嗎?可要我放了他們?”
楊過連連擺手道:“倒不必,倒不必,我想說的是,那七人武功不弱,少夫人能不聲不響的擒住他們七人,若想要護(hù)住這一大家子,應(yīng)該不難吧?”莊夫人聞言一愣,隨即啞然失笑道:“恩公誤會了,其實我們只是將這七人引入密閉的房間中,事先放入迷煙將幾人迷倒,后又以鐵網(wǎng)將他們罩住,這才能擒下,不然僅憑我等這些微末伎倆,又豈會是習(xí)武之人的對手!
楊過恍然大悟,后又詢問起她們何來的迷煙時,莊夫人卻道:“當(dāng)年我們本應(yīng)被押送充軍,但后來幸得兩位貴人相助,將我們安置在了此處,這些迷煙毒藥也都是那兩位貴人相贈!
楊過有些好奇的問道:“不知那兩人是何身份,他們可有透露?”
莊夫人搖了搖頭道:“我也曾詢問那兩位貴人的名諱,將來好報以大恩,但他們卻并未告知!
“不過救我們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紅衣男子,以及一個十三四歲,有點像苗人打扮的少女,那紅衣女子曾喚過少女的名字為‘阿守’,我只記得這么多了!”其實,倒并非莊夫人記不起來,而是那兩人極少開口,若非紅衣男子開口說話時,聲音低沉,儼然是名男子的話,她幾乎都要以為對方其實是個妖媚到了極致的絕美女子。
畢竟她生平之中,也從未見過這般精致美艷的五官相貌,若對方是女兒身的話,只怕艷名足以冠絕天下,絕對在那禍國殃民的陳圓圓之上,哪怕是貂蟬妲己復(fù)生,也決計不如。
但可惜的是,對方其實是名男子,總歸是美中不足。
若論相貌之俊美,對方似乎比眼前的楊恩公還要略勝一籌,但論氣質(zhì),卻是遠(yuǎn)遠(yuǎn)不如了。
畢竟對方俊美中帶著一絲陰柔,臉上如妙筆勾勒的完美輪廓上,也帶著幾分媚視煙行,給人的感覺實在有些不像男子,缺了些許陽剛之氣。
當(dāng)然,關(guān)于這些她并未與楊過細(xì)說,那兩位貴人既不想透露身份,她也不敢擅作主張的將話說得如此明白!鞍⑹郑ㄊ兀y道是何鐵手?”
楊過面色古怪,心想,果然因為融合世界的緣故,導(dǎo)致一些原有的劇情發(fā)生了改變嗎?
本來應(yīng)該是何鐵手救的莊家眾人,但現(xiàn)在卻變成了少女時期的何鐵手與另一個紅衣男子搭救,倒是有些超乎他的預(yù)料。
好在他只是一時好奇而已,并沒有打算過度深究,隨后將自己心里醞釀好的一個想法說了出來。
“少夫人,在下這倒是有個提議,你不妨可以考慮下!
莊夫人有些好奇的問道:“還請恩公指點!
楊過道:“在關(guān)洛之間有一處方外之地,名為絕情谷,此谷自唐朝代宗年初便已存在,一直隱于世外,不被世人所知,算得上一方凈土,而我如今正好是這絕情谷的谷主,如果少夫人實在沒處可去的話,不如移居絕情谷吧?”
“說出來不怕少夫人笑話,加上我在內(nèi),谷中才不過寥寥數(shù)百人,而且一個個還迂腐頑固的很,到現(xiàn)在,谷中都還沿襲著唐朝時的禮節(jié)制度。
我聽說少夫人出身名門,而三少爺在世時又是一代文學(xué)大家,在下不才,便想請少夫人替谷中的那些年輕弟子啟蒙,教授些當(dāng)代的學(xué)問知識,不知可否?”
莊夫人聽后,眉眼微微一挑道:“看來恩公并非是這絕情谷中的人了?”
楊過笑道:“我也是意外闖入此谷,后來當(dāng)上了谷主!
莊夫人實則已經(jīng)有些心動了,如果那絕情谷當(dāng)真如楊過所說的一樣,她自然愿意前往,如今大仇得報,對于俗世,她已經(jīng)沒什么好留戀的了,若能找到一個敝居之所,從此安享晚年,了卻余生,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。“恩公,不知可否容我與幾位姨奶商量一番?”
如今莊家一眾女眷雖以她為主,但此等大事,她也不可擅自替眾人答應(yīng)下來,還要問過眾人的意見后,才能下定決心。
“此事不小,少夫人可以考慮一天,也不急于一時!
想著把莊夫人忽悠到絕情谷去,不僅能給谷中增添一些生氣,最主要的是,也可順理成章的把雙兒拐回家,何樂而不為呢?
而且他剛才說的話也并非虛言,莊家如今雖只剩一眾女眷,看家護(hù)院自然也不是她們所擅長之事,但這些女眷畢竟是出自名門世家,若說打理家業(yè),那絕對是一把好手,其中不乏有精通廚藝、女紅、園藝的下人。
像是三少奶奶這些大家閨秀出身的,會的則更多了,琴棋書畫等等,完全能把絕情谷給打理的井井有條,而非像現(xiàn)在這樣亂七八糟,僅靠綠萼一人操勞支撐著。
所以于公于私,他都打定主意,要將這群人帶回絕情谷中,充當(dāng)后勤生力人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