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6章
“嗬!”房玄齡挺直了身子,昂然道:“長孫司徒這是想教訓(xùn)老朽么?”
公主的靈堂,皇帝伏棺痛哭,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要是吵起來那可太夠看了。
一剎時靈堂里突然安靜了下來,除了皇帝都沒有人哭了,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他們給吸引過去了。
長孫無忌果真就擺出一副教訓(xùn)人的架式,凜然地對房玄齡說道:“于公而言,公主是君,你是臣,臣子豈可對君不敬?于私而言,此乃我長孫家事,又何勞他人置喙?”
放在從前皇帝正難過的時候,長孫無忌肯定是寧可自己受點委屈,也不會多言多語惹皇帝不開心的,現(xiàn)在長孫無忌是毫無顧忌,真要是能把皇帝給氣死,那才叫天遂人愿呢。
房玄齡寸步不讓地回道:“于公而言,公主是君,公主喪禮便是國事,哪個臣子無權(quán)商議國事?于私而言,長樂公主也與房家有親,我縱無權(quán)參與長孫家事,向陛下提個建議還是說得上話的!
房玄齡跟皇帝是兒女親家,人家給親家提個建議,怎么就不合乎法理人情了?
“講正理自可暢所欲言,講邪理豈非胡說八道?”長孫無忌也沒辦法直接讓房玄齡閉嘴,只好繼續(xù)說道:“自古以來公主喪事哪有匆忙就簡之理?”
“何為正理?何為邪理?”房玄齡盯著長孫無忌說道:“依長孫司徒所說,只有守禮制者方為正理,破禮制者皆為邪理不成么?凡事豈可一概而論?”
長孫無忌的意思是規(guī)矩必須要嚴(yán)格地遵守,而房玄齡則不以為然,他說道:“若無前太子靈柩入京一事,公主自可停靈數(shù)月!
“前太子靈柩就地等待便是,沒個因此而急葬公主的道理!遍L孫無忌這一句話說出來,李世民都忘了哭了,他轉(zhuǎn)頭看向長孫無忌。
李承乾現(xiàn)在的身份是國公而不是太子,論級別比長樂要低很多。
他雖然被特許進(jìn)昭陵,但是現(xiàn)在長樂公主已然薨逝,他就只能等長樂公主進(jìn)了昭陵之后,他才能下葬。
長孫無忌一句話說得李世民的心往下一沉,李承乾是他心尖上的心尖,無論生死誰維護(hù)李承乾,李世民就看誰順眼,誰不在乎李承乾,李世民就看誰不順眼。
長孫無忌這話說的實在是太輕巧了,完全沒把前太子當(dāng)回事。
李承乾的靈柩回京經(jīng)歷了太多的磨難,光是路上就走了兩年多。
現(xiàn)在都到了九嵕山外三十里,還要讓他就地等待半年之久嗎?承乾回家的路怎么就這么難?
李世民的目光微冷,好個長孫無忌,果然他對高明并沒有什么甥舅的情份,為了他長孫家的排場,便毫不猶豫地置高明于不顧,難怪高明會向他出刀。
看來感情這兩個字在長孫家的家族利益面前是微不足道的,既然如此也到了該拋棄感情,談?wù)務(wù)碌臅r候了。
不是有句話叫做“有賬不怕算”么?
“好了,這件事容后再議!崩钍烂裉帜税涯,清了清嗓子,對群臣說道:“朕神思雖亂,國事也不可荒廢,你們有什么事只管稟上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