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92章
李世民擲地有聲的話語甫一出口,偌大的宮殿瞬間陷入一片死寂,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,滿朝文武皆噤若寒蟬,再無人敢公然提出異議。
眾人雖緘口不言,心中卻未必真正心悅誠服地接受這一決定。
嘴上不便表露,不代表心里就甘愿順從,自己的嘴不能說,那就借別人的嘴說好了。
王珪輕咳一聲,那聲音雖輕,卻似在寂靜的殿堂中激起了一絲微妙的漣漪。
李泰的嘴角微微一撇,那細微的動作稍縱即逝,卻難掩其內(nèi)心的波動。
“父皇!崩钐┑痛怪^,緩緩走到大殿中央,恭恭敬敬地朝上拱手作揖,“長史命我進言,懇請父皇能對重造戶籍一事再三斟酌!
李泰話音未落,殿中幾位大臣的呼吸都為之一滯。
王珪原本低垂的眼睫猛地一顫,執(zhí)笏的指節(jié)因用力而泛白。
李世民目光如電,在李泰與王珪之間來回掃視,忽然輕笑一聲:“朕的傻兒子倒是實誠,連‘受人指使’這樣的話都說得這般坦蕩!
李世民指尖輕叩龍案,每一聲脆響都讓朝臣心頭一緊,“只是不知,這是你哪位長史的意思?”
李泰府中長史眾多,就像學堂里的教書先生不止一位。
但正如人們提起學生師長,第一個想到的必是授業(yè)恩師;
此刻眾臣目光,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王珪——這位魏王教師團隊里的“班主任”級人物。
“臣有罪!”王珪慌忙出列,雙腿一軟,“撲通”一聲重重跪倒在地,整個人如秋風中的殘葉般瑟瑟發(fā)抖。
王珪此刻面色煞白,額頭抵在冰冷的金磚上,紫袍后背已然被冷汗浸透。
“哦?”李世民瞇起眼睛,指尖的叩擊聲忽然停頓:“王卿何罪之有?”聲音不疾不徐,卻讓滿朝文武都屏住了呼吸。
王珪雙手伏地,將頭深深埋下,聲音帶著幾分顫抖與驚恐。
他急切地說道:“臣本一心為魏王殿下盡忠輔佐,絕無僭越之心!只是念及重造戶籍一事干系重大,才斗膽讓魏王殿下進言陛下三思,實乃一片赤誠,并無半分教唆之意,還望陛下明察!”
說罷,王珪以頭搶地,久久不敢抬起,只聽得大殿之中回蕩著他沉重的叩首聲,氣氛愈發(fā)緊張凝重,眾臣皆低眉垂首,大氣都不敢出。
王珪以為李泰和李承乾勢若水火,這種跟李承乾唱反調的事,李泰心里必然是樂意的。
自己只要稍稍給李泰一點壓力,李泰有了借口,便會迫不及待地向東宮發(fā)難。
他怎么會知道這重造戶籍的建議,根本就是李泰提出來的。
李承乾就知道這個提議會引起朝中絕大多數(shù)重臣的反對,為了保護李泰才搶了他的奏本。
李泰若是聽信王珪的話,真的進言說他反對重造戶籍,那不用太子出手了,天子就得扒他的皮。
出爾反爾沒問題,問題是你不得看看是對誰嗎?
李泰不可能真的進言,那你給我壓力,逼我進言,那對不起了,我可就實話實說了。
既然你非要逼我表態(tài),那就別怪我掀了這棋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