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和四皇子楚英被楚寧的話給弄愣了。
趙國生變,誰都不想去管那邊的爛攤子。
若是趙國順利拿下來,他們肯定是想派人去治療,去分一杯羹。
可如今趙國有五萬叛軍,而并州兵馬還被打得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誰敢去接手趙國?
弄好了,確實是大功一件。
但弄不好,要是將趙國丟了,被叛軍徹底占據(jù)了,那就是殺頭大罪。
他們想將韓興和狄文耀弄下來,目的就是為了派自己人過去接手。
可如今趙國忽然變成這副模樣,他們猶豫了。
雖然此刻確實沒有派人去趙國,但他們不得不考慮此事失敗的后果。
留守趙國的并州兵馬都是楚寧的,就算楚寧不是大將軍,那些兵馬也不可能聽別人的。
偏偏那邊還有五萬叛軍,一旦打起來,并州兵馬不聽指揮,誰過去都沒用,必敗無疑!
此事,還是只能楚寧去處理。
但這話,他們自己可不敢說出口。
誰先說出口,誰就認慫!
當著滿朝文武的面,太子和四皇子誰都不想認慫。
太子眼睛一瞇,閃過一抹冷色,轉(zhuǎn)身看向一旁四皇子,問道:
“四弟,你如今是監(jiān)國皇子,此事你認為該任何處理?”
監(jiān)國皇子,當然要率先開口了。
不管楚英作何選擇,都已經(jīng)置身火架上。
楚英聞言臉色一變,他豈能不知道太子的目的,怎么可能輕易上當。
“太子兄長乃是國之儲君,如此大事,還是請?zhí)有珠L做主。”
兩人剛才還一直想搶風頭,如今遇事,都想退縮,誰都不想承擔責任。
這一幕,看得魏巡心急如焚。
“兩位殿下,這都什么時候了,你們怎么還在為此事而爭吵,現(xiàn)在應(yīng)該想辦法應(yīng)對此事!”
魏巡看向太子:“身為儲君,太子應(yīng)該拿出氣魄!”
今天被太子坑了一道,雖然魏巡一心為公,但心中難免有氣。
此時此刻,當然要讓太子先開口,也算出一口惡氣。
太子嘴皮子一抽,心中暗罵魏巡混賬。
這個時候推他出來,就是往火坑里面推啊。
雖然憤怒,但當眾被魏巡如此教訓(xùn),太子也不得不開口表態(tài):
“魏大人所言極是,如此大事,確實應(yīng)該早做決斷,本王只是顧慮四弟身為監(jiān)國皇子,擔心越俎代庖,既然魏大人覺得本宮應(yīng)該處理此事,那本宮就說說自己的想法!”
太子臉色一正,沉聲道:“如今趙國發(fā)生叛亂,并州兵馬又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值此危難之際,應(yīng)該讓楚王弟前去趙國!
并州兵馬能調(diào)動的,只有楚王弟一人,且楚王弟能征善戰(zhàn),相信去了趙國之后,定能快速解決此事!
讓楚寧去處理,一旦處理不好,就能趁機拿下楚寧。
四皇子楚英也察覺到太子意圖,當即頷首笑道:“太子兄長言之有理,此事確實應(yīng)該由楚王弟先去主持大局。”
為了徹底坐實此事,楚英還特意看向丞相和太傅兩人,問道:
“兩位大人,你們認為此事如何?”
楊文德苦笑一聲,無奈只能站出來拱手施禮:“既然太子和四殿下覺得應(yīng)該由楚王前去趙國,下官自然沒有意見!
太傅更是直接,淡然道:“趙國之事,非楚王莫屬!
誰知此言一出,楚寧卻露出一抹玩味之色。
沒事的時候,就想著整前線官員。
有事的時候,就想起他來了?
楚寧冷笑。
聲音雖然不大,但卻傳到現(xiàn)場眾人耳中。
這一聲笑,笑得眾人心頭一震。
此刻他們才反應(yīng)過來,他們在這里商量如何處理,似乎沒有問過楚寧的意思。
太子眼睛一瞇,轉(zhuǎn)頭看向楚王,冷聲質(zhì)問:“怎么,楚王弟不想去趙國?”
“趙國有事,本王義不容辭!”
楚寧冷笑道:“不過現(xiàn)在韓興和狄文耀兩位遇襲,我軍士氣低迷,如今朝廷又要追究這兩位關(guān)于戰(zhàn)利品的責任,這種情況之下,本王就算去了也沒用。”
頓了頓,楚寧轉(zhuǎn)身環(huán)視眾人一圈,朗聲道:
“諸位兄長,各位大人,趙國城池眾多,百姓數(shù)量和我朝相差無幾,若是能去趙國處理此事,父皇必定重重有賞,說不定還能成為封疆大吏!
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,還請諸位不要錯過!
楚英聞言臉色陰沉無比。
楚寧這話的意思再清楚不過,他自己沒把握處理此事,想讓其他人去處理。
可現(xiàn)場眾人誰都不是傻子,連楚寧都不想去,誰還愿意去?
這可是關(guān)系到趙國疆域的大事啊,一個不慎可是要掉腦袋的。
想到這里,楚英冷哼一聲:“十八弟這話是什么意思,你是不想為國效力嗎?”
楚寧聳聳肩:“本王說了,此事沒有把握,與其讓本王去浪費時間,不如請有把握之人前去治理趙國。”
轉(zhuǎn)身盯著楚英,上下打量一番,笑道:“四哥這幾個月監(jiān)國,聽說朝中之事處理得很不錯,還得得到父皇贊賞。
說起來,四哥才是最適合去趙國啊!
楚英心中一驚,沒想到自己會惹火上身。
“楚王弟此言差矣!”
楚英沉聲道:“趙國之事,你最為了解,何況并州兵馬乃是你一人養(yǎng)活的,其他人誰都指揮不動。
此事除你之外,不做第二人選,還請楚王弟為大局著想,莫要推遲!
說完,為了讓楚寧答應(yīng)此事,楚英還朝班列中的柳云清使眼色。
察覺到楚英眼神,柳云清連忙站出來附和:“四殿下所言極是,如此大事,只有楚王殿下親自前去趙國才能處理。”
如今是楚英監(jiān)國,在此期間發(fā)生的任何事,楚英都要承擔一定責任。
若是此事沒處理好,導(dǎo)致趙國被叛軍拿回去,那楚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。
所以,趙國不能出事!
而想確保趙國,只能請楚寧親自前去處理。
其他官員見狀,紛紛上前勸說:
“楚王殿下,大局為主啊!”
“是啊,趙國是并州兵馬辛苦打下的,相信您也不希望趙國又被叛軍拿回去吧?”
“如此大事,楚王豈能推遲?”
“趙國和并州接壤,若是趙國被叛軍拿下,并州危矣!
所有人都想楚寧前去趙國,打敗叛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