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的長安,秋風(fēng)已帶著幾分肅殺之氣。
金鑾殿內(nèi),燭火搖曳,映照著群臣或凝重、或沉思的面容。
殿外,禁軍肅立,刀戟森然,而殿內(nèi)的氣氛卻比刀鋒更冷。
李世明高坐龍椅,手指輕輕敲擊著扶手,目光緩緩掃過殿內(nèi)眾臣。
他的聲音低沉而冷冽:“魏國,亡了!
短短三個字,卻如同驚雷炸響,震得滿朝文武心神俱顫。
幾位年邁的老臣甚至踉蹌了一下,險些站立不穩(wěn)。
一位身著紫袍的官員率先出列,拱手道:“陛下,魏國覆滅雖令人震驚,但細想之下,也在情理之中!
“魏國僅剩孤城一座,司馬逸又不得民心,覆滅只是時間問題!
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輕慢,似乎對魏國的滅亡并不在意。
“是!”
另一位紅袍官員立即附和:“楚軍雖強,但連番征戰(zhàn),早已疲憊不堪。”
“他們剛剛攻下魏國,必然需要休整,絕無余力再對我大唐動手!
他說著,還捋了捋胡須,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。
“不錯!楚軍不敢!”
“我大唐兵強馬壯,豈是魏國可比?”
“楚寧若敢來犯,定叫他有來無回!”
群臣紛紛出言,語氣中充滿篤定。
他們雖然對魏國覆滅感到震驚,但內(nèi)心深處卻認定楚軍不敢輕易招惹大唐。
畢竟,大唐國力強盛,在魏國還有二十萬兵馬,而楚軍剛剛經(jīng)歷大戰(zhàn),豈敢再啟戰(zhàn)端?
李世明聽著群臣的議論,眼中閃過一絲冷意。
他緩緩站起身,負手而立,龍袍上的金線在燭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。
“諸位愛卿!”
他的聲音突然提高:“你們當(dāng)真以為,楚軍會就此止步?”
殿內(nèi)瞬間安靜下來,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。
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臣顫巍巍地出列:“陛下何出此言?楚軍連年征戰(zhàn),早已師老兵疲!
“師老兵疲?”
李世明冷笑一聲,猛地一揮袖袍:“楚國先滅趙、燕、秦、晉四國,如今又吞并魏國,占據(jù)六朝之地!他們的疆域,已經(jīng)比我大唐還要遼闊!”
他的聲音在金鑾殿內(nèi)回蕩,震得群臣耳膜生疼。
幾位官員不自覺地后退了半步,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。
“若讓他們休養(yǎng)生息,待其整合六國兵馬……”
李世明的聲音突然壓低,卻帶著更加可怕的威懾力:“諸位愛卿以為,他們會先對誰動手?”
一位年輕的將領(lǐng)忍不住出列:“陛下,我大唐兵強馬壯……”
“大漢王朝如今正與大周交戰(zhàn),自顧不暇!
李世明打斷了他的話,眼中寒光閃爍:“若朕是楚寧,必定會趁此機會,先滅我大唐,再圖大漢!”
這番話如同一盆冰水,澆在了所有朝臣的頭上。
方才還信心滿滿的官員們,此刻臉色都變得煞白。
他們這才意識到,楚國早已不是昔日的楚國,而是一頭吞并六國的猛虎!
就在殿內(nèi)氣氛凝重到極點時,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。
“報——!”
一名侍衛(wèi)快步?jīng)_入殿內(nèi),單膝跪地:“啟稟陛下,前線探子急報!”
李世明眉頭一皺:“講!
“大周公主武秀寧在戰(zhàn)場失蹤,楚國皇帝楚寧親率三千精銳騎兵出城,疑似親自前往尋找!”
“什么?”
李世明先是一怔,隨后突然放聲大笑:“哈哈哈哈!天助朕也!”
這突如其來的笑聲讓群臣愕然,他們面面相覷,不明白陛下為何如此欣喜。
一位機敏的文官最先反應(yīng)過來,激動地出列:“陛下,楚寧不在軍中,楚軍群龍無首,正是我軍進攻的最佳時機!”
“不錯!”
一位武將拍案而起,鎧甲鏗鏘作響,“楚軍之所以戰(zhàn)無不勝,全因楚寧御駕親征!如今他離開大軍,楚軍士氣必定大減!”
“陛下,機不可失!”
“請立即發(fā)兵!”
“趁此機會,必能一舉拿下魏國!”
朝堂上的氣氛瞬間逆轉(zhuǎn)。
方才還憂心忡忡的官員們,此刻眼中都閃爍著貪婪的光芒。
魏國雖滅,但城池尚在,若能趁楚軍立足未穩(wěn)之際奪取,大唐疆域?qū)⒃贁U千里!
李世明眼中寒光一閃,猛地一拍龍案。
沉重的聲響讓沸騰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。
“傳朕旨意!”
他的聲音如同金鐵交鳴:“命前線兵馬即刻出兵,搶占魏國城池!若有機會……”
他頓了頓,眼中閃過一絲狠厲:“直接攻入魏都!”
“陛下圣明!”
群臣齊聲高呼,聲音震得殿外禁軍都能聽到。
李世明緩緩坐回龍椅,目光投向殿外。
秋風(fēng)卷著落葉在廣場上盤旋,仿佛預(yù)示著即將到來的腥風(fēng)血雨。
一位老臣猶豫著出列:“陛下,是否要再慎重些?”
“不必多言!
李世明抬手制止:“此乃千載難逢之機,楚寧既然敢離開大軍,就要讓他付出代價!”
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龍椅扶手上的雕紋,眼中閃爍著復(fù)雜的光芒。
是野心?是算計?還是隱隱的不安?無人知曉。
殿外,夕陽的余暉將整個皇宮染成血色。長安城的鐘聲悠揚響起,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戰(zhàn)爭敲響警鐘。
退朝后,幾位重臣聚集在偏殿,低聲商議。
“此事是否太過冒險?”一位官員憂心忡忡地說。
“冒險?”另一位冷笑道:“難道要等楚軍恢復(fù)元氣,來攻打我們嗎?”
“可是楚寧用兵如神,萬一他留下后手呢?”
“所以他不在的時候,正是最好的時機!”
夜色漸濃,一輪冷月懸于天際。
皇宮深處的御書房內(nèi),李世明獨自站在巨大的疆域圖前,手中的朱筆在魏國的位置上重重地畫了一個圈。
“楚寧!他低聲呢喃:“這次,朕要讓你知道,什么叫螳螂捕蟬!”
上次八萬大軍覆滅,他的兒子被楚寧所殺,這筆血債,他永遠不會忘記。
以前沒有機會,他沒得選擇。
如今機會就在眼前,他豈能白白錯過?
窗外,一陣狂風(fēng)突然襲來,吹滅了燭火。
御書房陷入黑暗,只有那雙在暗處閃爍的眼睛,依然明亮如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