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忠犬阿黃的故事》之一
梨園村,形狀宛如漏斗,北寬南窄,西高東低。
一條清澈的小河在村中優(yōu)雅的拐了一個彎,從西北方奔流向南,最終匯入漏斗底部。
這個被梨花香氣包圍的小村子,因梨樹遍布而得名。
在水口的一隅,有一處簡樸而不起眼的墳塋。
名日忠犬墳。
墳瑩下面長眠著昔日村中家喻戶曉的忠犬——阿黃。
歲月如流水,阿黃雖早已歸于塵土,但每逢清明時節(jié)或是農(nóng)歷七月半;
總有人默默地站在墳前,點上清香,擺放鮮花,以此表達對這忠犬的深切懷念。
故事的主角阿黃,曾是梨園村里一位仁慈商人王義家的土狗;
看起來平凡無奇卻擁有超凡忠誠和智慧。
王義,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商人,雖不算得上富甲一方,但他樂善好施,時常伸出援手幫助鄰里。
阿黃自幼便與他形影不離,不論是晴空萬里還是風(fēng)雨交加,阿黃總是如影隨形跟在王義左右。
對王義來說,阿黃不僅是他的寵物,更是他最忠實的朋友與家人。
阿黃的聰穎超乎尋常,不僅能夠看守護院,還能伴隨王義前往集市,幫忙攜帶物品。
在村子里,人們都熟悉了這樣一個場景:只要王義一聲令下“阿黃,去集市了”,那條黃色的身影就會歡快地搖著尾巴跟隨主人出門。
熱鬧的集市上,它會乖巧地守在王義攤位旁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小偷意圖不軌,它便會大聲吠叫以示警告,有效地防止了小偷的侵擾。
有一天,王義帶著阿黃遠赴十里鋪辦事。
十里鋪,一個熱鬧非凡的小鎮(zhèn),人聲鼎沸、摩肩接踵。
十里鋪的一個飯莊。
羅云四人閑坐一桌,正談笑風(fēng)生之際,他們注意到了一個精神矍鑠、氣宇軒昂的商人牽著一條聰明伶俐、眼神靈動似會言語的狗走進了飯莊。
王義選中他們的鄰桌落座,而阿黃則安靜地臥在他腳邊。
見羅巖他們看向他的狗;
那商人見狀主動搭話:
“看看我家阿黃,怎么樣?”
未等對方回應(yīng),他便自豪地說:
“阿黃不僅是我的得力助手,還把他當成家里的一員。”
“它不但能看家護院,甚至還會幫我捉小偷,到商店買東西!
小蘭說道:
“叫阿黃是吧,真討人喜歡!
交流間羅云和羅巖了解到王義是居住在不遠處的梨園村。
王義對羅云、羅巖的俠義之舉早有耳聞,表達了由衷的敬佩。
用餐結(jié)束后,羅云正要結(jié)賬,王義上前阻攔:
“兩位英雄,讓我請客吧,以表我對你們的欽佩,就當交個朋友。”
盛情難卻,羅云只得接受。
臨別時,王義邀請四人游覽梨園村的風(fēng)景,羅云約定來日到訪,共賞梨花美景。
雙方揮手告別,各自離去。
不久后的一天,王義在一家布莊挑選布料時不慎將錢包遺落。
阿黃敏感地意識到了主人財物的丟失,它獨自一犬返回十字鋪,憑著嗅覺一路追蹤至下水道旁,眼見錢包卻無法取出。
焦急萬分的阿黃決定返回村里叫王義。
王義見它緊咬褲腿,便跟著它到了事發(fā)地點,找回了錢包。
王義深深體會到了阿黃的忠誠與智慧。
但是命運往往出人意料。
某日,梨園村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災(zāi)害,洶涌澎湃的洪水幾乎將整個村莊吞噬。
在逃離家園的時刻,王義只顧及家人安危,許多財物都未能帶走。
阿黃在混亂中失蹤了。
洪水退去后,王義和家人重返家里,只見家園已變得面目全非,許多東西都不見了蹤影。
更令人心痛的是,他們在廢墟之中發(fā)現(xiàn)了阿黃的尸體——它靜靜地躺著,口中還緊咬著王義的錢袋子,仿佛至死仍忠心守護著主人的財產(chǎn)。
一根梁木壓在它身上,顯然它是為了去叨出錢包,被突然倒下的梁木砸中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王義一家人痛不欲生,為失去這樣一位忠心的伙伴而悲痛欲絕。
為了紀念阿黃的偉大忠誠,他們?yōu)樗谒诮ㄆ鹆艘蛔鶋災(zāi),讓忠犬的靈魂得以安寧。
阿黃的故事在村中流傳開來,成為一段永恒的傳說。
如今,阿黃的墳塋已經(jīng)成為梨園村的一個地標。
阿黃的故事也被傳遍了大半個江南,成為了梨樹村的一部傳奇。
人們都說,阿黃是村里最忠誠的狗,它的故事將永遠流傳在梨園村人的心中!
《忠犬阿黃的故事》之二
阿黃沒有死。
山區(qū)的天,就像猴子的臉,變化無常,難以捉摸。
剛剛還是一片晴朗,轉(zhuǎn)眼間烏云便布滿了天際。
羅云和羅巖這對兄弟,正和小紅小蘭走在通往梨園的小道上;
天空中的雨滴如同黃豆般大小,無情地從云層中傾瀉而下,四人匆忙尋找避雨之處。
幸運的是,路邊恰好有一個古樸的亭子,他們趕緊躲進去避雨。
“哥,這場暴雨都持續(xù)了一個時辰,我們真是選錯了出門的時間!
羅巖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。
羅云轉(zhuǎn)頭對弟弟說:
“是啊,好在這條古老的道路比河流高出許多,你看,小河里的水都快要漲得溢出河道了!
羅巖點了點頭,望著亭外連綿不絕的雨絲,不禁感慨道:
“確實,雨水還在不停地下著呢。”
“看樣子要山洪爆發(fā)了呢”小紅說。
四人靜靜地站在亭內(nèi),望著外面的世界被雨水洗刷著。
他們知道,山區(qū)的天氣就是這樣,變幻莫測,就像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一樣,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雨聲漸弱,天空中的烏云散去不少,一縷縷陽光透過云層的縫隙,灑在濕潤的大地上。
羅云和羅巖站起身,抖落身上的水珠,繼續(xù)踏上了前往梨園的路。
羅云四人走進村子,目光所及之處,只見沿河兩岸皆有水淹過的痕跡。
根據(jù)王毅之前的描述,他家的房子就在離河邊不遠處。
羅云抬頭望去,卻發(fā)現(xiàn)那里已經(jīng)沒有了房屋的蹤影,取而代之的只有一片斷壁殘垣。
他們心急如焚地快步跑到廢墟前,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碎:
土狗阿黃正被一根的橫梁死死壓住,氣息微弱,仿佛隨時都會咽下最后一口氣。
而它的嘴里,還緊緊咬著王義的錢袋子。
一個想法如同閃電般迅速在羅云心頭劃過。
他當機立斷說道:
“要先救下阿黃,然后讓它陷入短暫的昏迷狀態(tài)!
“這樣一來,梨園村的村民們就能永遠銘記阿黃的忠誠!
“羅巖,快!施展一絲真氣,護住阿黃的心脈,但千萬別讓它蘇醒過來!
羅云說完,和小紅、小蘭。把壓著阿黃的橫梁抬起一些,在這下面墊塊石頭。
羅巖聞言,毫不猶豫地調(diào)動起體內(nèi)的真氣,小心翼翼地將一絲真氣輸入阿黃體內(nèi)。
這絲真氣猶如生命之泉,源源不斷地滋養(yǎng)著阿黃脆弱的心臟,確保它能繼續(xù)跳動。
與此同時,羅巖巧妙地控制著真氣的力度,使得阿黃保持著昏迷不醒的狀態(tài)。
“阿黃,阿黃,你在哪兒?”
這一聲聲焦急的呼喊聲,劃破了日落時刻,呼聲越來越近。
王義和其他幾個人的聲音里充滿了擔(dān)憂和急切。
羅云四人聽到聲音后,緩緩地站起身來。
羅云看著滿臉焦慮的王義,輕聲說道:
“王義大哥,你不用找了,阿黃在這里......可是它......它已經(jīng)......”
王義順著羅云手指的方向看去,只見阿黃靜靜地躺在那里,一動不動。
它的身上還壓著一根沉重的橫梁,顯然是為了保護主人的錢財而遭遇不幸。
王義的心頭一陣劇痛,淚水瞬間模糊了雙眼。
他怎么也想不到,忠心耿耿的阿黃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自己。
事情已經(jīng)發(fā)生,無法挽回。
王義強忍著悲痛,默默地將阿黃抱起來,準備找個地方好好安葬它。
就在這時,羅云突然開口說:
“王義大哥,我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,得先回去一趟!
王義心情本就十分低落,再加上房屋被洪水沖毀,正需要時間去整理思緒、重建家園,于是便沒有過多挽留羅云。
此時,夜幕漸漸降臨,天邊泛起一抹淡淡的晚霞。
羅云倉促離去,王義與兩位村民則在村莊的水口默默地為阿黃舉行了葬禮,將其掩埋,立碑之上,醒目地刻著“忠犬阿黃”四個大字。
夜幕降臨,月光如水,九點多的時刻,四人悄悄返回,借著月色的掩護,細心地將墳?zāi)雇陂_,將阿黃小心翼翼地抱了出來。
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墳?zāi)够謴?fù)原狀,確保一絲痕跡都不留。
羅云隨后低聲詠誦咒語:
土狗阿黃
命不當亡
忠義精神
百世流芳
咒語甫畢,奇跡發(fā)生,阿黃竟然緩緩站起,低聲嗚咽,仿佛在訴說著它曾經(jīng)的遭遇與現(xiàn)在的感激。
回想起在橫梁下被重物壓住的那一刻,阿黃在昏迷中依稀聽到了羅云的話,心中便升起了一線希望,知道自己或許還有救。
此刻它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羅云為了救它而用了“金口銀牙”,它明白,自己再也不能回到過去的生活,必須跟隨眼前這幾位恩人,共同踏上新的旅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