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至在這50年里,他的壽命不僅沒有降低,反而還增加了不少,壽命變得更加漫長。
其他高層也是一樣的情況,時間已經很難在他們生命中留下痕跡,雖然他們依舊會老去,但50年確確實實不算長。
而這些年里的發(fā)展,也更加快速!
這片資源豐富的星云,帶來了大量不同屬性的能量,不斷豐富著母星,讓這里的權柄數(shù)量變得越來越多。
直到現(xiàn)在,齊原算了算,整個母星上已經擁有整156條權柄,其中105條已經被占據(jù)。
說明在整個母星上,已經整整擁有105位王級的強者。
其中,有道傀、有人類、有野獸、有戰(zhàn)甲、有戰(zhàn)艦……總之,王級實力依舊在不斷增多。
甚至不排除,會有一些強大勢力在星云中獲得權柄,并且成功突破到王級后,還沒有返回母星。
所以這些人,并不包含在母星的王級中。
同時在這些年里,各種各樣的技術也都在不斷發(fā)展。
齊原秉持著科技和超能同時發(fā)展,不僅提高個體實,同樣也支持科技的進步。
在這50年里,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,那就是戰(zhàn)艦和機甲的進步。
曾經,在母星停留在迷霧大陸外圍時,就建造過一艘宇宙戰(zhàn)艦,以星核為能量核心,擁有超凡級巔峰的實力,屬于當時的戰(zhàn)略級戰(zhàn)力。
而到現(xiàn)如今,齊原的眼界已經足夠寬廣。
而母星,也已經建立起自己第一支龐大的星際艦隊。
在母星的外圍,有兩個巨大的龐然大物,正緩緩漂浮在天空之中。
其中一個,是如同蜂窩般的球,體型相當于一個小型星球,但是又不是純粹的星球。
是利用一個星球的殘骸,配合上最發(fā)達的科技技術,自作而成的宇宙堡壘——母巢!
這是純科技類的產物,用粗俗的話來講,類似于宇宙中的航空母艦,能夠供應戰(zhàn)士們生存、休整、補給!
其中,一共蘊含著兩枚權柄,這是兩枚沒有被承載的權柄,剛好用來給母巢提供能量。
另外還有整整五枚星核,無比龐大的恒星能力,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。
除此以外,母巢旁邊還漂浮著一艘體型無比龐大的宇宙戰(zhàn)艦。
大小和小型星球相差不大,是如今最為龐大的戰(zhàn)艦,名叫銀河!
如果仔細看,還能發(fā)現(xiàn)在銀河的周圍,還停留著無數(shù)艘如同螞蟻般的小型戰(zhàn)艦,密密麻麻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當然,所謂的小型戰(zhàn)艦,也只是和“銀河”和“母巢”相比,其實它們并不算小,大多都有幾千米的長度。
銀河的建造,是齊原專門吩咐的,為的就是加強對周圍這片宇宙的掌控。
同時,銀河中也擁有著兩枚權柄,同樣沒有被承載,除此以外還有三枚星核。
能源比母巢略差一些,但也完全夠用,并且其中的權柄,有一枚是空間屬性。
所以銀河是能夠進行空間穿梭的。
這些年有一個重大的科技發(fā)展,那就是定點空間傳送。
以往的時候,利用空間裂縫傳送以后,就無法再返回了。
但是現(xiàn)在,銀河利用空間手段進行短距離穿梭后,還能夠再從原路返回。
這意味著,齊原能夠到更遠的地方占據(jù)星球和星系,獲得更加龐大的資源。
不過,銀河和母巢,只能算是星球級別的大工程,絕對算不上技術的巔峰。
真正的技術,在于機甲技術!
機械的發(fā)展越來越發(fā)達,機械師也成為舉足輕重的一員,機甲更是屢見不鮮。
而到如今,代號級神兵的數(shù)量,也已經增加了不少,是非常強悍的實力。
但是,母星的特性注定了科技側的實力,永遠只會占據(jù)一小部分。
因為總的加起來,銀河、母巢、代號級神兵占據(jù)的權柄,始終都只有很少一部分。
個體實力的強大,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。
越來越多的強者突破到王級,并且根據(jù)自己的特性,占據(jù)越來越多的星球和大陸。
母星在星云中的探索,也已經越來越深入,占領的地盤也越來越廣闊。
特別是在定點空間傳送技術開始成熟后,就不僅僅是在周圍這片星域收集資源。
而是可以到周圍數(shù)光年的范圍,進行占領地盤和收集資源。
所以,母星已經接連從星球走向星系,再從星系走向星域,真正成為一個無比龐大的文明。
母星上的人口,也有很大一部分走出星球,去往其他星球進行生活。
但是人與文明之間的羈絆,讓他們對生養(yǎng)他們的母星,擁有極其獨特的感情。